《李时珍》教案四篇
《李时珍》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好思想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 2、按照提供的段意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和他怎样为编书作准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进行分段训练。 教具准备:
鹏博士软件、自制软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提出预习要求。
今天要学的课文《李时珍》讲的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的故事。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再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1、李时珍从小立下什么志愿?他立志学医的原因是什么? 2、开始父亲同意李时珍学医吗?为什么?后来怎么才同意的?
3、读读第二、三自然段,体会体会。
4、李时珍为什么决心重新编写药物书?旧的药物书有哪些缺点?旧的药物书的这些缺点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5、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怎样的药物书才是完善的药物书?
6、为了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李时珍从哪些方面做了准备?
7、李时珍是怎样到各地采药的?把讲他到各地采药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这几句话是从哪几个方面讲李时珍采药情况的?(到了很多地方;钻进大山找药材;拜访了许多人;亲口品尝药材。)李时珍为什么要这样采药?
8、李时珍花了多长时间写成了新的药物书?
9、李时珍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读读第一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
2、这一段告诉我们《本草纲目》是一部怎样的药物书? 3、和旧的药物书对此,我们可以说《本草纲目》是一部怎样的药物书?你为什么这样说?
三、联系全文想一想,李时珍能写成著名的《本草纲目》的原因有哪些? 先讨论后总结。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总结全课。
为什么说李时珍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 板书设计: 6 李时珍 医学家 药物学家 行医 采药 写书 留心学习 走万里路 整整27年 暗自记方 访千百人
一百多万字 尝许多药 世界流传
《李时珍》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而学医的崇高思想,学习他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严谨的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2.按照提供的段意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问:你知道是一个怎样的人吗? 2.简介。谁能向大家介绍这个人物?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层次 投影出示思考题。(学生自学)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勾画出不懂的问题。
2.课文主要讲了的哪两件事,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讲的? 三、检查预习
1.出示幻灯片认读生字词。谈自己对生词的理解。说出自己用的什么解词方法? 重点:
①完善:完美。
②口尝:仔细辨别,尝尝味道。
③疑难病症:指原因不明、很难医治的疾病。 ④严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热的夏天。 ⑤流传:传下去,传开去。 2.指读课文。
3.课文主要讲了“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两件事。
板书:立志学医(2-3自然段) 编写药书(4-6自然段)
四、质疑、归纳问题
提出不懂的问题。有些问题可由学生解决,有些难题由师生共同归纳。 五、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熟记生字词,思考讨论课上归纳后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明确目标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这篇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理清了层次,了解了__内容,这节课我们更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问:
(1)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为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什么样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能被称为伟大的呢? 2.齐读。
三、学习第2、3自然段
1.轻声读2、3自然段。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全班交流。 (1)的父亲为什么不愿意让儿子当医生,后来为什么又同意了?
(2)为什么要立志学医?
(3)为什么能说出一张对症古方?想像一下是怎样“处处留心”、“暗自记下”药方的。
(4)的父亲是不是仅仅因为说出了一张古方而同意他学医的呢?(父亲被他坚定的决心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所感动。) (5)从这两自然段中你体会到是个怎样的人? 2.齐读2至3自然段。
四、学习第4自然段(重点、难点) 1.默读第4自然段。
学生自学、教师点拨、全班交流。
出示思考题:(l)这一自然段每句话说的是什么?可以分成几层?分层的依据是什么?
(2)本段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过渡) (3)第二句和第三句是什么关系?(因果)
(4)决心重新编书的原因是什么?(旧药物书“不全”、“不详”、“不对”。)
2.指导朗读。(要读出旧药物书缺陷将给病人带来的危险语气)学生练读。范读。指名读。 五、学习 5、6、7自然段 1.学法导入 ,明确目标。
课文前4自然段通过同学们的自主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家学得特别好,老师相信在5-7自然段的学习中,大家会表现得更好。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首先要围绕这个问题(出示幻灯片),先认真地、轻声地读课文,注意要边读、边勾、边想,然后小组讨论。
幻灯片:编写《本草纲目》是怎样做准备的,他是怎样写成的?你有何体会?
2.教师点拨,全班交流。
(1)学习交流第5自然段。(重点、难点) ①为编书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从积累经验和到各地采药两方面做准备。) ②哪句话概括了这个自然段的内容?(第一句)
③亲自采药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做的?读后你有何体会?
学生应回答出:①不怕劳苦、饥饿、寒冷、积累经验,具有认真的科学态度。
②请教医生、农民、渔民、猎人,表现了虚心的态度,严谨的精神。
③亲口品尝药材,他不顾危险,表明了他为编书有献身的精神。
(2)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练读。范读。指名读。 (3)交流学习第6、7自然段。
①你怎样理解“终于”一词?(说明结果得来极不容易,可结合上文回答。)
②为什么说《本草纲目》一书是中药书籍中的一部伟大的著作?(规模大,中外流传。) 六、总结
1.课文7个自然段,分别叙述了“立志学医”、“编书”等内容。你喜欢哪部分内容?为什么?
2.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从课文内容看,他具有哪些高贵品质? 3.指读全文。 教案点评:
学生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找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讨论;重难点问题全班交流;查阅有关的资料。教师谈话导入 ,介绍人物;组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运用“弄懂每句话的意思,了解句与句间的联系”的方法引导学生读懂自然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理解重难点内容。 探究活动
1.读了《》这篇课文,你最喜欢的是哪一段?这一段哪些地方写得好?
2.读了《》这篇课文后,你从身上学到了什么? 3.先想想怎样读出《》这篇课文的感情,再试着写几句赞美的话或编首小诗。
4.学了《》后,你有什么想法?或想做些什么?请试着写下来。
《李时珍》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而学医的高尚思想,学习他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表示出来的严谨的态度和忘俺的工作精神。
2.依照提供的段意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问:你知道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吗? 2.简介李时珍。谁能向大家介绍李时珍这个人物?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层次 投影出示考虑题。(同学自学)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勾画出不懂的问题。
2.课文主要讲了李时珍的哪两件事,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讲的?
三、检查预习
1.出示幻灯片认读生字词。谈自身对生词的理解。说出自身用的什么解词方法? 重点:
①完善:完美。
②口尝:仔细区分,尝尝味道。
③疑难病症:指原因不明、很难医治的疾病。 ④严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热的夏天。 ⑤流传:传下去,传开去。 2.指读课文。
3.课文主要讲了李时珍“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两件事。
板书:立志学医(2-3自然段) 编写药书(4-6自然段) 四、质疑、归纳问题
提出不懂的问题。有些问题可由同学解决,有些难题由师生一起归纳。
五、安排作业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熟记生字词,考虑讨论课上归纳后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明确目标
上节课俺们初读了《李时珍》这篇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理清了层次,了解了__内容,这节课俺们更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问:
(1)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为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什么样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能被称为伟大的呢? 2.齐读。
三、学习第2、3自然段
1.轻声读2、3自然段。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全班交流。 (1)李时珍的父亲为什么不愿意让儿子当医生,后来为什么又同意了?
(2)李时珍为什么要立志学医?
(3)李时珍为什么能说出一张对症古方?想像一下李时珍是怎样“处处留心”、“暗自记下”药方的。
(4)李时珍的父亲是不是仅仅因为李时珍说出了一张古方而同意他学医的呢?(父亲被他坚定的决心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所感动。)
(5)从这两自然段中你体会到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 2.齐读2至3自然段。
四、学习第4自然段(重点、难点) 1.默读第4自然段。
同学自学、教师点拨、全班交流。
出示考虑题:(l)这一自然段每句话说的是什么?可以分成几层?分层的依据是什么?
(2)本段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过渡) (3)第二句和第三句是什么关系?(因果)
(4)李时珍决心重新编书的原因是什么?(旧药物书“不全”、“不详”、“不对”。)
2.指导朗读。(要读出旧药物书缺陷将给病人带来的危险语气)同学练读。范读。指名读。 五、学习5、6、7自然段 1.学法导入,明确目标。
课文前4自然段通过同学们的自主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家学得特别好,老师相信在5-7自然段的学习中,大家会表示得更好。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首先要围绕这个问题(出示幻灯片),先认真地、轻声地读课文,注意要边读、边勾、边想,然后小组讨论。 幻灯片
2.教师点拨,全班交流。
(1)学习交流第5自然段。(重点、难点) ①李时珍为编书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李时珍从积累经验和到各地采药两方面做准备。) ②哪句话概括了这个自然段的内容?(第一句) ③李时珍亲自采药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做的?读后你有何体会?
同学应回答出:①不怕劳苦、饥饿、寒冷、积累经验,具有认真的科学态度。
②请教医生、农民、渔民、猎人,表示了虚心的态度,严谨的精神。
③亲口品尝药材,他不顾危险,标明了他为编书有献身的精神。
(2)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练读。范读。指名读。 (3)交流学习第6、7自然段。
①你怎样理解“终于”一词?(说明结果得来极不容易,可结合上文回答。)
②为什么说《本草纲目》一书是中药书籍中的一部伟大的著作?(规模大,中外流传。) 六、总结
1.课文7个自然段,分别叙述了李时珍“立志学医”、“编书”等内容。你喜欢哪局部内容?为什么?
2.李时珍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从课文内容看,他具有哪些高贵品质? 3.指读全文。
七、板书设计
《李时珍》教案 篇4
一、复习检查
师:(出示小黑板)请看半分钟后填写,注意记忆方法。 本草纲目 医学家 药物学家 药方 世代行医 古方 疑难病症 对症 良方 药材 药性 药效
完善 救死扶伤
师:请同学互相批改。(出示小黑板) 师:请填对8个以上的举手。请填对最多的报。 师:请最多的同学介绍经验。(怎么记忆的)
生:我是用的归类法。先记有“药”字的词:药方、药材、药性、药效;再记有“方”字的词。 生:我是记每个词的开头第一个字。 二、导读第四节
师:谁来说说我们学习第3节的方法?
生:读课文思考这一小节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 师:用学习第三节的方法学习第四节,小小班讨论交流。 师:这一节共几句话?(5) (出示小黑板)
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他走了上万万里路,拜访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师:李时珍为写书作准备,做了三件事,只要两句话就行了,你们读一启遍。
(学生读时教师圈:积累经验;采药;拜访) 师:中间三句话不写可以吗?为什么要写这三句话? 生:这三句话不能不写,这样写具体。
生;这样写突出李时珍在采药过程中不怕艰苦,不怕危险,踏实工作,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 这三句话一定要写。
师:课文具体地写了李时珍在采药过程中不怕困难、不畏艰险的动人事迹。赞扬了他的可贵精神,突出了人物形象。这三句话不能不写。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读这三句话。
师;再请同学们插图,想想:这是李时珍在向谁请教?从何见得?
生:这是李时珍在向樵夫请教。我从图上画的樵夫背上的柴禾看出来。
师:讲得对,李时珍不耻下问,向各行各业的人学习请教,为的是编写好《本草纲目》。 三、导读第五节
(指名读第五节)
师:为什么说《本草纲目》是伟在的著作?
生:因为写这本书用了27年的时间。(板书:时间长) 生:因为这本书字数多,有一百多万字。(板书:字数多) 生:这本书内容丰富,记下了一千八九种药物。(板书:内容丰富)
生:这本书流传广,已译成几国文字。(板书:流传广) 四、总结 1、梳理内容
师:这篇课文写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在行医过程中发现药物书有许多缺点,他怀着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决心重编新药物书,作了认真准备,终于写成。反映了他为人民不怕艰苦、不怕危险、踏实认真,一心为人民的好思想、好品质。 师:请大家读全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出示小黑板)
因为李时珍_____所以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 因为李时珍_____所以他父亲同意他学医了.
因为李时珍_____所以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因为《本草纲目》这部书_____所以说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师:请同学们在小小组进行说话练习,等会儿由一个小小组的四个人上台讲。 五、扩展
师:李时珍刻苦钻研、潜心研究的事迹很多,就拿书上讲他走了上万里路,拜访了千百个医生、农民就可知道这里有许多故事,同学们一定还想知道,教师向大家推荐课后阅读――《扩展阅读》。
使用感想:这个教学片断很好的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位主题,训练为主线”的教育思想。表现在 1、依据大纲,紧扣教材,突出自主训练。
2、读、说、想、看并举,培养了动口,动脑,动手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3、文道结合,教书育人,是语文课的工具性和思想性得到统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