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精炼:题型组合专练13 文言文阅读+古诗歌阅读+名句名篇默写 Word版含解析.doc

来源:小奈知识网


题型组合专练(十三) 文言文阅读+古诗歌阅读+名句名篇默写

(本卷限时35分钟)

题组一 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游鼓山记 吴 海

岁乙巳秋,郡人黄伯弘,约予与广平程伯崇、建安徐宗度,自河口买舟,顺流而下,抵.白云廨寺。过东际石桥,桥覆以舟。 沿麓稍登,鸣涧在左,荔荫团团,有大石可坐。近里许,有亭曰“乘云”。近亭有窾泉,行者掬以饮。又里许到半山亭,亭后小溪,俯瞰山下。又里许,有阁曰“玄通”,阁外疏竹斜映,倚栏平睇,江流二道,如白虹游龙,萦带长洲,靡焉而东趋,渔歌互答,西山凝晖,碧翠异状。前登岭路,影射人背。转而右,见奇光玲珑,筛林若金色,点缀树上,如花婴条,如果有叶,华彩相映,瑰丽不可名状。转而上,皆幽林.清树,半里许,夹道有小松,曰“松关”。日已下山,促行。下小坂,皆干途,迤逦达寺,已昏黑,宿超凡阁。

明日径寺右,行蔬畦间,度松林二三百步,入丛篁中,径傍小竹,微露缀其上如珠,时滴人衣,觉清爽。出篁竹微蹊,二里许,登小顶峰,峰直寺后,下视殿阁,若骑其危。西望都城,列雉数千,市廛阛阓,台前府寺,释老之宫,辉耀崇丽,州邑之雄,可谓罕丽。由

小顶而上,又里许至大顶。使僮仆伐披棘,拟步而后可进,若是二百武,少转而南,然后

造乎鼓山之巅。乃拂石刻,观晦翁大字,读沈公仪铭,摩挲徐鹿卿《请雨记》。记漫,久不.可辨。

中宵月色如午,罡风忽起,联立东望扶桑,以候朝旭,奔星矢驰,四面相射,有玄云横亘在海面,高四五丈,不得视其初出之景,须臾日上已高,山烟水霏苍茫,远近隐显迭出,.恍然如画图中,又一奇也。

至寺已近午。寺左有灵源洞,石磴垂梯,两岸崇塘,通以石梁,白云亭其上。坐稍久,洞谷生风,时来袭人。起观蔡君谟书,有奇石立道侧,号将军石。于是履危栈,度石门,求

晦翁题名,赵子直诗,抵“天风海涛”之亭极焉。孤撑巉岩,凭栏欲堕,川分谷擘,江面如沼,险绝清旷,遂兼得之。

夫升培塿者隘一方,陟冈阜者薄百里,乃今纵目力于霄汉,纳溟渤于胸次,晦冥昼

夜,收拾举尽。岂非所处者益高,所见者益远,所造者益深,则所获益富邪?

(选自《闻过斋集》,有删改)

[注] ①阛阓:市场,商场。②武:半步,泛指脚步。③培塿:小土丘。④溟渤:指溟海和渤海。这里泛指大海。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抵白云廨寺 .B.如花婴条 .

C.记漫,久不可辨 .D.远近隐显迭出 .

抵:到达 婴:缠绕 漫:随意 迭:交替,轮换

2.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描写鼓山风景的一组是( )

①过东际石桥,桥覆以舟 ②阁外疏竹斜映 ③迤逦达寺,已昏黑 ④下视殿阁,若骑其危 ⑤须臾日上已高,山烟水霏苍茫 ⑥川分谷擘,江面如沼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表述了“我”和其他三人一同游览鼓山的经历:首先雇船向东,下船后登鼓山,晚上住在了白云廨寺;第二天从寺院的右边再次登山,在山上看了日出的景象,然后回到白云廨寺,观看了灵源洞相关的景物。

B.文章以议论作结,表达了作者在游览鼓山后的感受:登上小土丘只能看一方的景色,登上山冈能够看到百里的景象,如果站得特别高,就能极目远眺,胸纳大海,这就是所谓站得越高看到的事物就越多的道理。

C.作者在游览鼓山时,不仅注重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还十分注重对文化景观的观察,比如在大顶峰看沈公仪的碑铭、徐鹿卿的文字,在灵源洞时不怕危险,踏着栈道走过石门看晦翁的题名以及赵子直的诗歌等。

D.作者游览的景色中有个名叫“乘云”的亭子,它在鼓山的半山腰,亭子的后面有一条小溪流,它的上方有个叫“玄通”的阁楼,站在这个阁楼上可以看到稀疏的竹子、如白练的江流以及听到渔歌互答等。

4.请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沿麓稍登,鸣涧在左,荔荫团团,有大石可坐。(4分)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径傍小竹,微露缀其上如珠,时滴人衣,觉清爽。(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起观蔡君谟书,有奇石立道侧,号将军石。(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往岁游鼓山不果,为客所嘲。乃草《游山解》以答客,欲以不游游之。客曰:“必若所云是欲为宗生卧也然跬步之近尚不能至何况岱舆员峤远在大海其将能乎”?余无以应。

(选自蒋奕芳《游鼓山记》)

题组二 古诗歌阅读(8分)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秋波媚

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陆 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1)“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三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襟怀?(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阕为例,分析这首词的浪漫主义特色。(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三 名句名篇默写(6分)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3)吴丝蜀桐张高秋,_____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

(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5)____________________,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定风波》) (6)移船相近邀相见,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7)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何以解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答 案 题型组合专练(十三)

1.选C C项,漫:模糊不清。

2.选C ①写四人到鼓山的路程,越过石桥,把船停泊在桥边;③是写四人的行程。 3.选D D项,亭子后面有小溪流的是“半山亭”,不是“乘云亭”。

4.(1)(我们)沿着山脚逐渐攀登,左边有轰鸣的涧水,聚集在一起的荔枝树荫下,有可以坐的大石头。(关键词:“麓”“稍”“团团”)

(2)路边的竹子,露水点缀在竹叶上就像珍珠一样,不时滴在人的衣服上,(让人)觉得很清爽。(关键词:“径”“缀”“时”)

(3)(于是,我们)站起来看蔡君谟写的字,(并且看到)有一块叫作将军石的奇石立在路旁。(关键词:“起”“侧”“号”)

5.答案:必若所云/是欲为宗生卧也/然跬步之近/尚不能至/何况岱舆员峤/远在大海/其将能乎?

译文:过去游览鼓山没有成功,被朋友嘲笑,我于是写了《游山赋》回答他,想用不到实地的方法来游览鼓山。这位朋友说:“一定要像你说的那样,这不过是你为你像宗生一样躺卧在家里(神游)找个借口罢了。但是,只有一两步远的地方,尚且不能到达,何况岱舆和员峤两座山,在很远处的大海里,你能写出那里的情况吗?”我无言以对。

参考译文:

乙巳年秋天,同郡的黄伯弘,约我和广平的程伯崇、建安的徐宗度,从河口雇船,顺水流向东,抵达白云廨寺。经过东面的石桥,把船停在桥边。(我们)沿着山脚逐渐攀登,左边有轰鸣的涧水,聚集在一起的荔枝树荫下,有可以坐的大石头。走了大概一里,有一个叫作“乘云”的亭子。靠近亭子有泉水,行路的人可以用手捧着喝。又有一里地左右到了半山亭,亭子后有小溪,(站在亭子中)可以俯瞰山下的景色。又大概一里,有一个叫作“玄通”的楼阁,楼阁外面是相互掩映的稀疏竹子,倚靠栏杆平视,看到两条江流,像白虹、游龙一样,缠绕着长洲,沿着长洲向东流,(站在“玄通”阁,能够听到)互答的渔歌,(能够看到)西山凝聚着斜晖,碧绿、青翠,形状不一。前面登岭的路上,太阳光照射在人的背上。转向右面,看见玲珑的光色,从树叶中透露出的光就像金子一样,点缀在树上,就像花朵缠绕着树的枝干,就像果实旁边生长叶子一样,光华与色彩相互映衬,其色彩的瑰丽不能用语言表述。转

身向上爬,都是幽深的树林和青翠的树,走了半里地左右,路两边有小小的松树,叫作“松关”。夕阳西下,大家都催促着走。走下小山坡,都是主道,曲折地到达白云廨寺,天已经昏黑,(我们)住在了白云廨寺的超凡阁。

第二天走白云廨寺的右面,行走在菜畦间,过松林走了二三百步,进入一片翠竹中,路边的竹子,露水点缀在竹叶上好像珍珠一样,不时滴在人的衣服上,(让人)觉得很清爽。走出竹林有一条小路,走了二里左右,登上小顶峰,山峰就在白云廨寺的后面,向下看(白云廨寺的)宫殿楼阁,像骑在高高的山崖上。向西望都城长洲,有几千个城垛,栈房、集市、高台寺院、佛教和道教的宫殿等,光辉照耀、崇大富丽,雄壮的州城,可以说是罕见的美丽。从小顶峰向上,又一里多到大顶峰。让僮仆砍伐荆棘,踏着僮仆的脚印才能登上去,像这样走了两百多步,小路慢慢转向南面,然后登上了鼓山的山顶。就拂去石刻上的灰土,观看晦翁的题字,阅读沈公仪的碑铭,抚摸徐鹿卿的《请雨记》。但文字模糊,很长时间也不能辨别。

夜半,月色像正午的太阳,忽然刮起了劲风,我们站在一起向东望着,等待朝阳的出现,光像奔跑的星星、射出的箭一样,射向四面八方,海面上有黑色的云彩,有四五丈高,不能够看到太阳初升的景象,不一会儿太阳就已经升起很高了,山中的雾气、水中的烟气苍茫一片,远远近近忽隐忽现,恍如人在图画中一样,这又是一种奇观。

回到白云廨寺已经接近中午,白云廨寺的左面有灵源洞,有像垂下的梯子一样的石阶,洞的两边有比较大的水塘,有石梁连接,白云亭就建在上面。坐了一会儿,洞中吹来凉风,时时吹拂着人。(于是,我们)站起来看蔡君谟写的字,(并且看到)有一块叫作将军石的奇石立在路旁。于是,我们踏着高高的栈道,越过石门,看晦翁的题名,赵子直的诗歌,到“天风海涛”亭的边上。亭子用支柱撑在悬崖上,站在栏杆边上,就像摇摇欲坠一样,河流分开山谷,江面就像沼泽,险峻、清绝、旷远的景色,于是都看到了。

登上小土丘只能观看景色,登上山冈只能看到百里的景色,如今向天空中极目远眺,在胸中接纳大海,白天黑夜明明暗暗,全都能看到。这难道不是站的地方越高,看见的事物越多,到达的地方越远,获得的感受越丰富吗?

6.(1)表现出词人热爱祖国而又无比乐观的襟怀。“悲歌击筑”,用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表示誓死夺取胜利的决心;“凭高酹酒”,这里不只是祭奠为国捐躯的将士,更重要的是预祝收复长安,获得全胜;“此兴悠哉”一句,直接抒发了这一壮志豪情。

(2)运用拟人手法,“多情”的“南山月”、“待人来”的“灞桥烟柳”“曲江池馆”等,赋予了客观景物以饱满的情感。大胆的想象,上至“明月”“暮云”,下至“烟柳”“池馆”都在期待宋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抗金战争的乐观态度,这两种手法的运用,增添了这首词的韵味,使作品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情调。

7.(1)断肠人在天涯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3)空山凝云颓不流 (4)驽马十驾 (5)莫听穿林打叶声 (6)添酒回灯重开宴 (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8)唯有杜康

情感语录

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

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

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 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 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 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 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

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 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 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

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

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

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

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

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16.有一种缘分叫钟情,有一种感觉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结局叫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

17.冷战也好,委屈也罢,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一句软话,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我都能笑着原谅

18.不要等到秋天,才说春风曾经吹过;不要等到分别,才说彼此曾经爱过

19.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爱的这么卑微,卑微的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欣喜不已

20.当我为你掉眼泪时,你有没有心疼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