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四年级数学《垂直与平行》教学反思

来源:小奈知识网
小学四年级数学《垂直与平行》 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大家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的数学课堂也逐渐变得真实而生动,教学的设计朴实而又创新,学生学得扎实而又愉快。 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垂直与平行》。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角的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由于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哪些线是交叉的,哪些线是不交叉的。因此我们在课中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体验在同一平面内,不交叉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交叉里有一种特殊的叫做互相垂直,让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思维的层面来。针对本节课,我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准确把握教学起点,努力还学生一个“真实”的数学课堂。 本节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复习有关“直线”知识入手,唤起学生的回忆,为新知的探究学习做了较好的街接准备。同时,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吸引、感染学生。

2、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手段朴实无华。 回顾在《垂直与平行》的课堂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以分类为主线”展开探究活动,提出“在无限大的平面上同学们想象的两条直线的样子画下来?”“能不能把这几种情况进行分分类?”这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通过想一想、画一画、分一分、说一说等多种活动进行观察、思考,逐步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相交中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种情况。这样的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通过分类,分层理解,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发现数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发现垂直与平行现象。在处理教学难点“在同一平面内”时,我利用课件出示一个长方体,在长方体的不同面上画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提问

学生是否平行,帮助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关系 “必须在同一平面内”,直观到位。

3、新知的训练点和拓展点扎实有效。除了从主题图中找垂直与平行现象,从生活中找,从身边找,还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行和垂直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拓展知识面,使学生克服学习数学的枯燥感。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过程中来,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当然,朴实不是不追求完美,真实不是为了展示平淡无奇,扎实不是简单重复的机械操作和训练。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要充分应用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扎扎实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让我们的学生动起来,让课堂融入我们的智慧和思考,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有不少不足之处,如1、重难点处理速度较快,后进生没有理解到位,以后的教学中应因材施教,照顾后进生。2、有一名学生的发言不够准确,我没有及时指正出来。3、时间把握不够好,后面还有一个小环节没有完成,学生们也失去了一个自我小结、交流的机会,这也算是一个遗憾吧。 总之,面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将真实地对待,坦然地看待,将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中加强“新理念”的再学习、再实践,相信自己能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成长,在不断的自我实践中发展,在不断的自我成长中创新。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在下图中,以直线为旋转轴,可以得到圆柱的是( )。

A. B. C. D.

2.有两个两位数的自然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90,这两个数的和是( ) A.96 B.48 C.60

3.某公司有员工700人元旦举行庆祝活动,A、B、C分别表示参加各种活动的百分比如下图,规定每人只参加一项,不下围棋的共有( )人。

A.259 B.441 C.438

4.观察下面的点阵图形,根据圆点的变化,探究其规律,则第8个图形中圆点的个数为( )。

A.25 B.26 C.27 D.29

5.一件商品,先提价20%,以后又降价20%,现在的价格与原来相比,( ) A.提高了

B.降低了

C.不变

D.无法确定

6.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已将图中的3个小正方形涂上颜色(如图),若再从其余小正方形中任选一个也涂上颜色,使得整个涂色部分的图形,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那么符合条件的小正方形共有( )个。

A.5 B.4 C.3 D.2

7.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5,余数是3,若甲、乙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那么余数( )。 A.是300

B.是0.3

C.是30

D.不变

8.把完全相同的两个半圆合成一个整圆后,它们的( ) A.面积不变,周长减少了 C.面积不变,周长增加了

B.面积增加了,周长不变 D.面积和周长都减少了

9.一个三角形最小的角是50°,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无法确定

10.按下面描述搭成的积木,从左面看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百米赛跑的达标成绩是15秒,超过15秒的部分记为“+”,低于15秒的部分记为“-”,下列各数据是一些同学的成绩:-2.5、+1、0、-2、+3、+1、+5、-4、0、-1(小于或等于15秒为达标),这次百米赛跑的学生中达标的学生有______名。

12.一块长1米20厘米,宽90厘米的纸板,剪成直径30厘米的圆片,最多可以剪(_____)块。 13.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91°另两个角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14.将下图中的硬纸板片沿虚线折起来,便可以做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A面所对的那个面是字母(_____)。

15.2.864保留一位小数约是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约是________,保留三位小数约是________。 16.若x是最小的非0自然数,y是最小的质数,z是最小的两位合数,则x+y+z=(________) 17.在三角形ABC中,如果3∠A=∠B,2∠B=∠C,那么∠A=_____度.

18.有黑白小球各三个,平均分装在、甲、乙、丙三只小盒里,并在盒子外面贴上“白、白”(甲),“黑、黑”(乙),“黑、白”(丙)的小纸片,但是没有一只小盒里装的小球的颜色与纸片上的相符合,现已知丙盒子里装一个白色小球,那么这三个盒子里装的两只小球颜色分别为_____. 19.

8=2:5=( )÷60=( )% ()20.九千零九十九万五千零六十写作(______________)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_______)亿,改写成以“万”为单位记作(______________)万。 三、判断题

2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 ) 22.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是质数。(___) 23.轮船在陆地上行驶。 (_____)

24.A和B都是不为零的自然数,并且A÷14=B×13,那么A<B。 (_______) 25.最简分数的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______. 四、作图题

26.根据描述,把行走的路线图画完整。

玲玲从学校出发向东偏北30°方向走300米后,向东走100米,最后向北偏东40°方向走200米就到玲玲家了。

五、解答题

27.有15位同学,每位同学都有编号,它们是1号到15号.1号同学写了一个自然数,2号说:“这个数能被2整除”,3号说:“这个数能被3整除”,……,依次下去.每位同学都说,这个数能被他的编号数整除.1号作了一一验证,只有编号连续的两位同学说得不对,其余同学都对,如果告诉你,1号写的数是六位数,那么这个数至少是多少? 28.图形与操作。

(1)按要求在图中画一画。

(2)计算变化后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3)你能求出原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吗?试一试。

29.快、慢两列火车分别从甲、乙两站同时开出,相对而行。经过2.5小时相遇,相遇时超过中点25千米,已知慢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问快车走到乙站还需要多长时间?

30.有一个圆柱形水泥广告柱,底面直径是1.2米,高2米,将它的表面涂上红色油漆,估计每千克油漆可以涂2.4平方米,涂完这根柱子需要油漆多少千克?(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31.解比例或方程。 (1)4.2×(x-5)=63 (2)16:x=0.75:

32.把一个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6厘米,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3.六(1)班第一小组六名同学参加数学竞赛,每人做对的题数如表: 学生姓名 做对题数 用正负数表示 李启芳 11 李铭迪 7 冯缘 陈珈怡 8 章永涛 俞华丽 14 平均数 10 ﹣2 +2 0 (1)根据数据,将表格中的两个空格补充完整.

(2)这组同学投中个数的众数是 ,中位数是 . 六、计算题 34.解方程。

3x÷75%= 135%x-x=7 35.求未知数。

x+60%x=28 0.3∶90%=12∶x 3.2-2.5x=0.7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D B A C A A C 二、填空题 11.6 12.12

13.5° 44.5° 14.D

15.9 2.86 2.864 16.13 17.20

18.“黑、黑”(甲);“黑、白”(乙)“白、白”(丙). 19.24 40

20.1 9099.506 三、判断题 21.√ 22.× 23.× 24.× 25.√ 四、作图题

26.

五、解答题 27.300300

28.(1)

(2)8cm2

(3)20.56cm 29.1

2小时 330.6千克

31.(1)20 (2)40 32.84厘米

33.(1)根据数据,将表格补充如下: 学生姓名 做对题数 用正负数表示 (2)8,10 六、计算题

34.x= x=20 x=24 35.x=30; x=36; x=1

李启芳 11 李铭迪 7 冯缘 8 陈珈怡 8 章永涛 12 俞华丽 14 平均数 10 +1 ﹣3 ﹣2 ﹣2 +2 +4 0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在“苹果重量的A.苹果重量

2相当于橘子的重量”中把( )看做单位“1”. 3B.橘子重量

C.苹果与橘子的重量和

2.从A城到B城,甲车要行10小时,乙车要行8小时,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 ) A.10:8 B.8:10 C.5:4 D.4:5

3.一个长4dm,宽3dm,高5dm的长方体鱼缸,倒入水后量得水深3.5dm,倒入的水是( )升。 A.60

B.52.5

C.42 后得0.( )

B.800 C.900

D.70

4.从 里面连续减去________个 A.700

D.1000

5.某班有女生24人,比男生人数的多4人,男生有多少人?设男生有x人,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x﹣4=24

B.x+4=24

C.x=24+4

6.某商品的标价是1500元,打七五折出售后仍盈利95元,则该商品进价是( )元。 A.1595

B.1235

C.1030

D.995

7.有6瓶饮料,其中有1瓶过了保质期,现从中任取一瓶,没过保质期的可能是() A.

1 5B.

5 7C.

1 6D.

5 68.把一个直径4毫米的手表零件,画在图纸上的直径是8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 A.1:2

B.2:1

C.1:20

D.20:1

9.在a与b两个整数中,a的所有质因数2、3、5、7、11,b的所有质因数是2、3、13,那么a与b的最大公因数是( )

A.210 B.6 C.55 D.42

10.一个圆锥体和一个圆柱体的高相等,它的底面积比是5:3,那么圆锥体与圆柱体的体积比是( ). A.25:9 B.5:3 C.5:9 二、填空题

11.小王开出租车,一个星期的收入情况如下表. 星期 日 一 148 二 132 三 105 四 117 五 142 六 190 收入(元) 160 (1)小王平均每天收入________?

(2)照这样计算,1个月(按25天计算)可以收入________?

12.小王休息的时候想帮妈妈做下面的事情:用洗衣机洗衣要21分钟,扫地要用6分钟,擦家具要用10分钟,晾衣服要用3分钟。她经过合理安排,做完这些事情至少要花_________分钟。

13.小亮和小明玩“石头、剪子、布”游戏,他们有同样多的石子,输一局给对方一颗石子,小亮赢了3局,小明比开始多了9颗石子,他们最少玩了(______)局。

14.2004年,我国小学生总数达一亿一千二百四十六万二千人。这个数写作(________),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大约是(_______)。 15.2

的分数单位是________,它的分数部分有________这样的分数单位。

16.6千克7克=(____)千克 2时15分=(_____)时 17.3÷( )=0.6=( ):15=

 =( )%=( )折 5018.爸爸和妈妈同时从起点出发,几分后他们第1次同时回到起点?

(1)爸爸4分后第1次回到起点,________分后第2次回到起点,________分后第3次回到起点,________分后第4次回到起点……这些数都是________的倍数。

(2)妈妈6分后第1次回到起点,________分后第2次回到起点,________分后第3次回到起点,________分后第4次回到起点……这些数都是________的倍数。

(3)所以,爸爸和妈妈________分后第1次同时回到起点,这个数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公倍数。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请写下来,并试着解决问题。

19.建筑工人使用的铜锥是一个圆锥体,底面直径6厘米,高10厘米.如果每立方厘米铜重8.9克,这个铜锥重________克

20.现有3、0、9、1四个数字,能组成一个最小的奇数是_____. 三、判断题

21.折线统计图只能够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_____) 22.

比较大小时用两个分母的积作公分母比较简便。(_____)

23.在乘法中,一个乘数乘10,另一个乘数也乘10,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20。(_____) 24.甲数比乙数少25%,甲数和乙数的比是3:4._____.

25.交换比例的两个内项或两个外项,比例仍然成立。 (____) 四、作图题

26.根据下面的描述画出路线图.(用1厘米的线段表示20米)

在金银岛西偏北45˚距金银岛180米的地方停靠着一只小木船,小木船南偏东15˚距小木船100米处是松树

林,松树林的东偏北30˚距松树林120米的位置是同学们的宿营地. 五、解答题

27.商场打折促销时,李阿姨买了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共用了544元,其中上衣按标价打七折,裤子按标价打八折,上衣的标价为400元,则裤子的标价是多少元?

28.下图是4×5×6正方体,如果将其表面涂成红色,那么其中一面、二面、三面被涂成红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块?

29.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空中绕地球6周需要10.6小时,运行12周要用多少小时?(用比例解) 30.相同的字母表示相同的数字,现在老师在黑板上写了21BBB这么一个五位数,它是不是3的倍数呢?先判断,再说明你的理由是什么?

31.某校共有学生1159人,中年级学生人数是低年级学生人数的1.2倍,高年级学生人数是低年级的1.6倍.这个学校有低、中、高年级学生各多少人?(按低、中、高的顺序填写)

32.如图所示,A,B,C三地之间有三条公路相连,三条公路的路程之比是AB:BC:AC=2:4:5.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出发,甲车沿A→B→C方向行驶,乙车沿A→C→B方向行驶,2

3小时后在B地和C地之间4的D地相遇.已知汽车沿A→B方向和C→B方向行驶的速度都是每小时60千米,沿B→C方向行驶的速度是每小时90千米,沿A→C方向行驶的速度是每小时75千米,求C、D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33.把含糖25%的糖水40克与含糖40%的糖水60克混合后,糖水的浓度是多少? 六、计算题 34.计算。 (1)(2)(3)(4)

35.脱式计算。

12×(+-) 375+450÷18×4 4,5-2.8+0.7 3.7×6+3.7×4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D B C D D B C 二、填空题

11.142元 3550元 12.24 13.15 14.1亿 15.

4个

16.007 2 17.9、30、60、六 18.(1)8;12;16;4 (2)12;18;24;6 (3)12;4;6 略 19.38 20.1039 三、判断题 21.√ 22.错误 23.错误 24.正确 25.√ 四、作图题

26.五、解答题

27.330元

28.52块;36块;8块 29.2小时

30.是3的倍数;理由:最高两位数字之是2+1=3,3÷3=1,即21是3的倍数 111,222、333……999都是3的倍数

因此,21BBB无论B为任何自然数(包括0),这个数都是3的倍数. 31.低年级305人;中年级366人;高年级 488人 32.45千米 33.34% 六、计算题

34.(1)2 (2)67 (3)

(4) 33 8635.1;475;2,4;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