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地理人教版高中选修6 环境保护高中地理选修6-1单元训练

来源:小奈知识网
word资料可编辑

高中地理选修6-1单元训练

一、单选题

姓名 1 11 2 12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1~2题。 3 13 4 14 5 15 6 16 7 17 8 18 9 19

10 20

1.图中甲、乙、丙、丁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人口 B.乙表示环境 C.丙表示资源 D.丁表示经济系统

2.P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①生产过程中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 ②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③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④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废气,通过高烟囱“越境”到北方邻

国加拿大,引起了国际纠纷。这主要反映了环境问题产生原因中的什么矛盾? A.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 B.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

C.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 D.资源的有效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告诫我们,

在环境问题上,要正确处理的什么矛盾。 ( )

A.资源的有效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 B.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

C.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 D.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

5.下列关于当代环境问题特点的叙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学习参考

word资料可编辑

A.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B.过程的不可逆性 C.规模的全球性 D.治理的不可行性

6.人工合成的DDT被试验证明具有卓越的杀虫特性,但是

大规模使用几十年后,才发现它进入了食物链的各个环节,损害了一些动物和人类的健康。这一问题说明了环境问题的什么特点? ( )

A.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B.分布的广泛性C.规模的全球性 D.过程的不可逆性

7.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鉴于环境问题危害的不可预见性,人类不应再合成新的、

自然界原来并不存在的物质,从而避免环境问题的产生

B.原始森林被砍伐后,人们可以重新造林,但是人工林中

的动植物、微生物乃至土壤,并不能恢复到原始森林本来的面貌

C.随着人类活动的空间不断扩大,联系的不断增强,现阶

段的环境问题全部演变成全球性范围内的问题

D.由于南极和北极地区,环境恶劣,人烟稀少,所以不存在环境问题

8.下列现象中,主要由人为因素而形成的是 ( )

A.我国华北平原农作物受寒潮的侵袭 B.臭氧层出现空洞,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C.我国因水旱灾害,每年损失巨大 D.2000年春夏之交我国北方不少地方出现蝗虫灾害,农作物因而减产

我国一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耗费巨资移植大树进城。据统计,移植大树的成活率不超过60%,据此回答11~12题: 9.移植大树成活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病虫害防治不力 B.移植过程中受损伤 C.生存环境改变 D.人为破坏严重

学习参考

word资料可编辑

10.大量移植树木对树木原生地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

①加剧水土流失②诱发地质灾害③增加酸雨频率④影响生态群落⑤增加地表水的下渗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下列环境问题不能够反映当代环境问题的规模全球性特点的是 ( )

A.臭氧层破坏问题 B.生物多样性锐减问题C.海洋污染

问题 D.水土流失问题

12.下列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是 ( )

A.要想富,上山去砍树 B.讲卫生,用一次性饭盒

C.过日子,多子多孙多福寿 D.到市场买菜,自备菜篮子 13.“一个地球,一个家庭”表达的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主题是 ( )

A.大力发展经济,解决贫困问题 B.颁布保护环境的法律,建立环保机构

C.加强全球合作,共同保护环境 D.进行国土规划,搞好国土整治

14.下列叙述中,与“绿色奥运”理念相符的有 ( )

A.在硬件建设方面,要把保护古都风貌、突出北京特色放在重要地位

B.到2008年奥运会时,每平方千米都有天气预报

C.在市民中提倡主人翁意识、学习意识、参与意识、自律意识

D.到2008年,本市90%的公交车和全部出租车、环卫车、邮政车都将使用清洁燃料 15.沙尘暴的袭击敲响了环保的警钟,要尽快遏制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局面,我国应( ) ①坚决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适度放慢经济建设的速度

学习参考

word资料可编辑

③加大环保宣传,提高环保意识 ④加强环保方面的执法力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要实现人类同环境的协调发展,就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据此回答19~20题: 16.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 ( )

A.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B.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C.全球共同合作,打击恐怖主义,保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实现人口零增长、经济零增长、环境污染零增长 17.能促使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的社会行为是 ( )

A.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 B.大量使用聚乙烯塑料饭盒 C.限制使用再生纸 D.垃圾分类回收 “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被破坏。它是英国经济学家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性的经济模式。据此回答23~25题:

18.下列经济模式不属于“牧童经济”的是 ( )

A.刀耕火种,毁林开荒 B.围湖造田,开垦荒山

C.南水北调,发展生产 D.发展工业,污水排入江河

19.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 )

A.全球变暖 B.破坏性地震 C.酸雨危害 D.土地沙漠化

20.下列行为中,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C.封山育林,永不采伐 D.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二、综合题

学习参考

word资料可编辑

21.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圈层Ⅰ代表________________;圈层Ⅱ代表

_______________。

(2)A表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从环境

中获取________ 和__________;B表示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产生

的_________又要排放到环境中去。

(3)C表示_________ 作用于环境;D表示环境对人类的

_____________作用。

(4)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当人类向环境______________

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___________速度,或者向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5)乱砍滥伐森林可用图中的箭头__________表示,任意

排放有害物质可用图中_______

箭头表示;酸雨危害可用图中箭头________表示;植树种草可用图中箭头______表示。

(6)由于图中B所表示的人类活动而产生的环境问题,其

中位于大气圈的有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等,位于水圈的有___ __________________ 等。 22.下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学习参考

word资料可编辑

中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

(l)读图,描述我国可持续发展区域的空间分布规律 。 (2 ) M 地区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3 ) N 地区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严峻生态问题是 。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读图,滇池是昆明市著名的天然湖泊,在上世纪60—70

学习参考

word资料可编辑

年代为了发展牲猪业,有人从外界引进一种水葫芦的水生生物放入湖水中养殖,作为猪饲料,殊不知水葫芦在湖中疯狂生长。目前,昆明市政府每年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处理它。

(1)分析滇池水葫芦疯狂生长的原因。(6分)

(2)昆明市政府为何要花费大量的“三力”来处理它?(6分)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D 11 D 2 B 12 D 3 B 13 C 4 C 14 D 5 D 15 D 6 A 16 A 二、综合题

21.(1)人类社会 环境 (2)物质 能量 废弃物

(3)人类 反馈 (4)索取资源 再生 排放废弃物 (5)A B D C

学习参考

7 B 17 D 8 B 18 C 9 C 19 B 10 A 20 A word资料可编辑

(6)大气污染 (或 全球变暖、臭氧空洞、酸雨 ) 水污染 (或赤潮) 22.(l)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到较差状态。

(2)环境污染 资源、能源不足 (3)土地荒漠化

23. (1)纬度较低,滇池终年温暖,阳光充足;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使湖水富营养化;为外来物种,缺少天敌。

(2)滇池中水葫芦的疯狂生长,水中缺氧造成鱼类大量死亡;水质变差,并导致湖泊萎缩;滇池为昆明的著名风景区,理应水清鱼跃。

学习参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