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 .Sei.Bul1.2013,19(19) 1l 安康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综述 毛大建 罗长安 (1安康市种业管理局,陕西安康725000;2安康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陕西安康725000) 摘要:简述了安康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中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思 路及对策建议,主要包括:科学规划、精心实施、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加大科技扶持力度等。 关键词:现代农业园区;农业园区建设;发展现状;对策;安康市 中图分类号F3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31(2013)19—11-02 现代农业园区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突破口,借鉴工业 示范带、县有示范园、镇有示范点”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1.4农产品认证工作进展IliON 目前,全市已认定无公害 农产品产地57个,品种16个,覆盖面积0.8万hm ;认证绿色 园区的经营理念,依托园区这一重要载体,推动农业生产要 素向园区集中、优势产业向园区集聚,推进农业产业化、多功 能化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加快新农村建设、促 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 食品2个,有机食品3个;拥有1个省级名牌,6个市级名牌;7 个品牌获国家原产地地理标识登记保护。 展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安康市立足秦巴山区特 点,更新观念、转变方式、创新机制,以提升农业产业化程度 和生产力水平为目标,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科学规 划,主攻产业,完善政策,健全机构,夯实责任,培育业主,加 快土地流转,落实关键措施,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使 全市现代农业稳步快速发展。 2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基础设施落后目前,园区存在着生产道路较差、电力 设施不到位、排水除涝不通畅等问题。汉滨区河西宇通蔬菜 合作社园区,近两年均因排水不畅造成内涝受灾,损失较大, 尤其是大棚内滴灌设施不配套,常用拉软皮管大水漫灌,设 施效应未能很好发挥。 2.2规模小,建园标准低受资金、观念等影响,大部分园 1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成效 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腹地,经济相对落后、自然条件较 差。农业主管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立 区还停留在初级发展水平。园区规模较小,大多在6.69hm 左右,66.67hm 以上的很少,且生产单位分散,存在着布局的 足实际,谋划发展,狠抓园区规划、市场主体、土地流转、配套 随意 和盲目性,规模效应不明显。 2.3科技含量较低机械化、产业化程度较低。农业输出 多为初级产品,农民文化素质偏低,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要 求,表现在“三少三低”,即:高标准园区少、品牌少、精品少; 服务、包抓责任5个落实;突出畜牧养殖、设施蔬菜、富硒粮 油、特色瓜果、休闲农业5大产业;全力推进工作重心到园 区、技术人员驻园区、项目聚合到园区、干部成长在园区5项 工作。几年来,建成了一批优势产业积聚、农业特色明显、示 范带动作用突出的现代农业园区,全市现代农业稳步快速 发展。 农业机械化程度低、产品附加值低、劳动生产率低。 2.4资金投入不足安康市经济基础薄弱、园区建设多靠 项目支撑,自我造血功能不足,融资压力大。农业园区是一 1.1投资热情高涨,发展势头强劲全市规划建设县级以 个高风险、高投入的产业,设施园区投入均在2万元/667m 以 上。受贷款风险评估机制制约,农业园区很难获得金融支 持,制约了园区发展壮大。 2.5品种布局不合理据调查,有的园区定位模糊,小而 上现代农业园区257个(其中省级2O个、市级91个、县级146 个),规划面积5.55万hm。,建成面积1.43万hm ,辐射带动 1.79万hm ,全市已启动建设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154个。 1.2加快土地流转,带动农民增收启动建设的现代农业 全、零而散;有的在品种上追求洋、新、奇、特。往往没有考虑 技术、市场和生态是否适应。在具体生产中,失地农民变为 职业农民,仅仅是身份转变,没有从技术、技能、意识上成为 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农民。有的园区恢复到大锅饭时代的管 理模式,导致效率低、效益差。 园区共流转土地0.93万hm ,安置农民就业8 200人,园区培 训农民5.1万人,带动农民13.2万人,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6 729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1 720元,带动农民户均 增收2 686元。 1-3形成了一批精品园区辖区内汉滨阳晨、健民、鸿盛现 代农业园区,汉阴城关五一、绿硒现代农业园区,石泉池河、 明星现代农业园区等已初具规模,汉滨区跻身152个国家现 代农业示范区之列,园区示范效应初显。全市已形成“市有 作者简介:毛大建(1956一),男,农艺师,从事良种推广工作。 3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对策 3.1科学规划,精心实施园区规划要理念超前、设计科 学、主线突出、要素聚集、功能齐全、责任明确、机构健全。园 区业主要按照设计方案高标准实施,在精品、亮(下转52页) 收稿日期:2013—09—27 52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 .Sci.Bul12013,19(19) .素看,西农223、小偃22和西农979成穗667m 为43.1、46.7和 39.7万,穗粒数35.6、35.1和41粒,千粒重46.2、43和41.4g, 667m 产量分别为602.5、579.1和572.8kg。陕159和西农 9871成穗667m 分别为43.8和40.1万,穗粒数35.6和40.7 粒,千粒重40和34.9g,667m 产量530.2和484.2kg,西农9871 产量最低(表2)。 表2参试品种产量调查 农户 品种 667m2)【砸 J Lg, 准对照产量,西农9871、西农501、陕139等品种667m 产量 在484.2~513.5kg,九麦2号、西农223、小偃22和西农979等 均在567k ̄667m 以上,较对照多40kg左右,体现出良好的环 境适应性。在2011年从人春到5月中旬,降水量只有历年同 期的49%,且气温显著偏高,土壤失墒严重,多数参试品种受 到影响的情况下,仍有较高的单产,体现出了很好的产量增 长潜力。 (理论产量2)位次 kg/667m(2)在陕159、九麦2号、西农223、小偃22和西农979几 L ‘, 个品种中,西农223单产排名第一,但成熟期较小偃22偏晚 2d,落黄也不如小偃22;西农979成熟期较小偃22偏早2d, 但产量不如小偃22;九麦二号和陕159成熟期较小偃22偏 晚,产量也不如小偃22。因此,小偃22在所有参试品种中, 综合性状最好,适宜大面积推广。以上仅为一年试验结果, 有待进一步试验验证。 参考文献 …马晓群,张宏群,吴文玉,等.安徽省冬小麦品种生态气候适宜性分 析和精细化区划fJ】.中国农业气象,2012(2):86—92. 3结论 (1)在参试品种中,以陕159的667m 产量530.2kg为标 (上接11页)点上做文章。功能上分核心区和辐射区,布局 【2懒纯佳,千怀遂,段海来,等.淮河流域小麦一水稻种植制度的气候 适宜性【J].中国农业科学,2011(7):26—33. (责编:徐焕斗) 高效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需求,面向有一定文化基础、产业 基础和创业愿望的中青年农民,开展创业培训。培养一支 上既要有新优特品种展示区,还要根据园区实际,结合市场、 技术、人力、资金等因素,发展市场需要、投入少、回报高的 品种。 “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晓政策、建组织、讲文明” 的职业农民队伍,解决“地谁来种”、“猪谁来养”“农业靠谁来 3.2加大投入。夯实基础要多方融资,加大招商引资力 发展”的问题。 度,吸引各方力量及资金投入园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功能,加快改善农业设施装备,逐步提高设施农业在高效农 业中的比重。同时组织技术推广单位在园区大力推广新技 3.6充分发挥品牌效应进一步加大农业“三证”认证力 度,加快省级名牌、市级特色品牌产品的创建进程,促进以茶 叶、蚕桑、魔芋、中药材、食用菌、生态鱼等为代表的特色产业 升级改造步伐,使石泉蚕桑、岚皋魔芋、富硒茶叶、瀛湖生态 鱼等优势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扎实推进。 术、新机具、新设备,逐步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现代化水平。 3.3加大科技扶持力度一方面,把园区作为农业科技的 “孵化器”。引导和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合作共建、技 术入股,参与园区建设。另一方面,把园区作为农业科技的 “转化区”。鼓励园区通过多途径,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 应用新模式,使各项农业科技在园区得到最大程度的转化; 发挥园区生产相对集中、技术普及相对较快、生产管理相对 4结语 安康市地处秦巴腹地,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相对 发达地区比,在资金、技术、物流、市场等方面存在很大差 距。因此,在发展现代农业园区过程中,一定要更新发展观 念、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机制,因地制宜,由小及大,找准 规范等优势,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把园区打造成标准 化生产的先行区和样板区。 3.4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园区的 适合山区发展的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之路;同时深挖园区内部 潜力,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 益,提升园区的自我生存能力。 参考文献 【l】吴亚荣,邱明强,王成兵.关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思考lJ].现 代农业科技,2008(20):329-330. [2]陆从萍,李文昌.加快园区建设发展现代农业[J1.江苏农村经济, 2011(8):41—42. 科技先导作用,通过新品种引进、繁育、推广等促进当地农业 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升级。通过创新机制,把先进的经营管 理理念引入农业领域,实行“公司+基地+农户”和“龙头企业+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让企业与 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充分发挥带动作用。 3.5加大培养职业农民队伍力度在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基 [3] 善祥,郑敏.我国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J].中国 地质矿产经济,2003(8):12—14. 础上,着重培育具有较强创业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在传 统农业和高效农业领域,普遍展开的“菜单式”培训,不仅以 整村推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培训为主,还要根据 【41崔用慧.全市农业局长座谈会上讲话【z】.2o12(7). [51m ̄萍.全省现代农业园区观摩会新闻报道[z1.2012(9). (责编:徐焕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