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导:在不同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内部存在温度差时,就会通过这些微观粒子的振动,位移和相互碰撞而发生。
热辐射:某物体向外界辐射的能量与其从外界吸收的辐射能不相等时。该物体就与外界产生能量传递。
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面时与该表面发生的传热过程。 2. 工业上常见的填料有哪些
拉西环填料、鲍尔环填料、阶梯环填料、弧鞍填料、矩鞍填料、格栅填料、金属鞍环填料。
3.恒速过滤时,过滤速率——,过滤压差随滤饼厚度的增加而——;恒压过滤时,过滤压差——,过滤速率随滤饼厚度增加而_______ 增大 不变 增大
4. 能全部吸收辐射能量的物体称为—b—。
A. 灰体 B. 黑体 C. 镜体 D. 透热体 5 颗粒在空气中的自由沉降速度——d—颗粒在水中自由沉降速度。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无法判断 6.已知SO2水溶液在三种温度t1、t2、t3下的亨利系数分别为E1=0.0035atm、E2=0.011atm、E3=0.00625atm,则___ A t1 8.吸收塔的设计中,若填料性质及处理量(气体)一定,液气比 增加,则传质推动力---,传质单元数---,传质单元高度---,所需填料层高度--。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判断 . 9一个液膜控制的吸收过程,为加大吸收速率,可采取__b___和_____d_等措施。 A.增大气相湍动 B. 增大液相湍动 C.采用物理吸收 D.采用化学吸收 2. 在常压塔中用水吸收二氧化碳,ky和kx分别为气相和液相传质分系数,Ky为气相传质总系数,m为相平衡常数__d___。 A.为气膜控制且Ky≈ky B.为液膜控制且Ky≈kx C.为气膜控制且Ky≈kx/m D.为液膜控制且Ky≈kx/m 3.用填料吸收塔处理低浓度气体混合物,当气体处理量增大,若按比例增大吸收剂的流量(即L/G不变),则Kya 增大 , HOG 增大 , NOG 降低 , 吸收率降低 1)在传热实验中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总传热系数K接近于空气侧的对流传热系数,而壁温接近于饱和水蒸汽侧流体的温度值。 (2)热传导的基本定律是傅立叶定律。间壁换热器中总传热系数K的数值接近于热阻大一侧的α值。间壁换热器管壁温度tW接近于α值大一侧的流体温度。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愈小,则该壁面的热阻愈大,其两侧的温差愈大。 (3)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愈大,则该壁面的热阻愈小,其两侧的温差愈小 (6)厚度不同的三种材料构成三层平壁,各层接触良好,已知 b1>b2>b3,导热系数λ1<λ2<λ3,在稳定传热过程中,各层的热阻R1>R2>R3,各层导热速率Q1=Q2=Q3。 (7)物体辐射能力的大小与黑度成正比,还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8已知当温度为T时,耐火砖的辐射能力大于铝板的辐射能力,则铝的黑度_D_耐火砖的黑度A大于B等于C不能确定D小于9.降尘宝做成多层的目的是 增大沉降面积,提高生产能力。 8.气体的净制按操作原理可分为重力沉降、离心沉降、过滤 ,旋风分离器属 离心沉降 9.过滤是一种分离悬浮在__ 液体或气体中固体微粒的操作。10.(2分)过滤速率是指__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滤液体积 __ 。在恒压过滤时,过滤速率将随操作的进行而逐渐 变慢 11离心分离因数是指物料在离心力场中所受的离心力与重力之比;为了提高离心机的分离效率,通常使离心机的 转速 增高,而将它的_直径适当__减少。 12.(2分)离心机的分离因数越大,则分离效果越好_;要提高离心机的分离效果,一般采用_高转速。小直径的离心机。 二、选择题: 1.欲提高降尘宝的生产能力,主要的措施是( C )。 A. 提高降尘宝的高度 B. 延长沉降时间 C. 增大沉降面积 2.为使离心机有较大的分离因数和保证转鼓有关足够的机械强度,应采用( B )的转鼓。 A. 高转速、大直径; B. 高转速、小直径; C. 低转速、大直径; D. 低转速,小直径; 3.用板框压滤机恒压过滤某一滤浆(滤渣为不可压缩,且忽略介质阻力),若过滤时间相同,要使其得到的滤液量增加一倍的方法有( A )。 A. 将过滤面积增加一倍; B. 将过滤压差增加一倍; C. 将滤浆温度到高一倍。 4.板框压滤机组合时应将板、框按(B )顺序置于机架上。 A. 123123123…; B. 123212321…; C. 3121212……3 5.有一高温含尘气流,尘粒的平均直径在2~3μm,现要达到较好的除尘效果,可采( C )的除尘设备。 A. 降尘室; B. 旋风分离器; C. 湿法除尘; D. 袋滤器 6.当固体微粒在大气中沉降是层流区域时,以(C )的大小对沉降速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A. 颗粒密度 B. 空气粘度 C. 颗粒直径 7为提高旋风分离器的效率,当气体处理量较大时,应采用( A )。 A. 几个小直径的分离器并联; B. 大直径的分离 ; C. 几个小直径的分离器串联。 8颗粒的重力沉降在层流区域时,尘气的除尘以( A )为好。 A. 冷却后进行 B. 加热后进行 C. 不必换热,马上进行分离。 13.旋风分离器的临界粒径是指能完全分离出来的( A)粒径。 A. 最小; B. 最大; C. 平均; 14.旋风分离器主要是利用(B )的作用使颗粒沉降而达到分离。 A. 重力; B. 惯性离心力; C. 静电场 15.离心机的分离因数α愈大,表明它的分离能力愈( B )。 A. 差; B. 强; C. 低 ***答案*** B 16.(2分)恒压过滤时过滤速率随过程的进行而不断( B )。 A. 加快; B. 减慢; C. 不变 ***答案*** B 17.(2分)要使微粒从气流中除去的条件,必须使微粒在降尘室内的停留时间( A )微粒的沉降时间。 A. ≥; B. ≤; C. <; D. > ***答案*** A 18.(2分) 板框过滤机采用横穿法洗涤滤渣时,若洗涤压差等于最终过滤压差,洗涤液粘度等于滤液粘度,则其洗涤速率为过滤终了速率的( C )倍。 A. 1; B. 0.5; C. 0.25 19含尘气体中的尘粒称为( B )。 A. 连续相; B. 分散相; C. 非均相。 三、判断题: 1.离心机的分离因数α愈大,表明它的分离能力愈强。(T ) 2.通过旋风分离器能够完全分离出来的最大颗粒直径,称临界颗粒直径。( F ) ***答案*** × 3.固体颗粒在大气中沉防是层流区域时,以颗粒直径的大小对沉降速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 ***答案*** √ 4.旋风分离器是利用惯性离心力作用来净制气的设备。( T ) 5.若洗涤压差与过滤压差相等,洗水粘度与滤液粘度相同时,对转筒真空过滤机来说,洗涤速率=过滤未速度。( T ) 6.沉降器的生产能力与沉降高度有关。( ) ***答案*** × 7.恒压过滤过程的过滤速度是恒定的。( ) ***答案** × 8.要使固体颗粒在沉降器内从流体中分离出来,颗粒沉降所需要的时间必须大于颗粒在器内的停留时间。( ) ***答案*** × 9. 为提高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当气体处理量大时,解决的方法有:一是用几个直径小的分离器并联操作。( T ) 10.在气一固分离过程,为了增大沉降速度U,必须使气体的温度升高。( ) ***答案*** × 11.颗粒的自由沉降速度U 于扰沉降速度。( F ) 12. 通常气体的净制宜在低温下进行;( T )而悬浮液的分离宜在高温下进行。( T ) ***答案*** √ √ 13.粒子的离心沉降速度与重力沉降速度一样,是一个不变值F。 14. 做板框压滤机的过滤实验时,滤液的流动路线与洗水的流动路线是相同的。( ) ***答案*** × 15.板框压滤机采用横穿法洗涤时,若洗涤压差=最终过滤压差,洗涤液粘度=滤液粘度,则其洗涤速率=1/4过滤终了速率T。 16.(2分)物料在离心机内进行分离时,其离心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称为离心分离因数。( ) ***答案*** √ 17滤渣的比阻越大,说明越容易过滤。( ) *答案* × 18.恒压过滤时过滤速率随过程的进行不断下降。 √ 19.袋滤器可用于除去含微粒直径小至1μm的湿气体的净制F。 20.欲提高降尘室的生产能力一倍,应将降尘室的高度增加一倍F。 1、 从技术原理上看,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可以分为 隔离技术 、 分离技术 和 转化技术 三大类。 2、环境污染控制技术中,转化技术是利用化学反应或生物反应, 使污染物转化成无害物质或易于分离的物质,从而使污染物质得到净化与处理。 13、热量传递主要有三种方式: 热传导 、对流传热和 辐射传热 。传热可以以其中一种方式进行,也可以同时以两种或三种方式进行。 14、导热系数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气体的导热系数对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液体的导热系数对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5、换热器传热过程的强化措施多从以下三方面考虑:增大传热面积、 增大平均温差 和 提高传热系数 。 18、反映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的主要指标有 临界直径 和 分离效率 。 25、吸收操作本质上是混合气体组分从气相到液相的相间传质过程,所用的液体溶剂称为吸收剂,吸收后得到的溶液称为吸收液。 26、吸收操作本质上是混合气体组分从气相到液相的相间传质过程,混合气体中能显著溶于液体溶剂的组分称为溶质,吸收后的气体称为吸收尾气(或净化气)。 1、从传热角度看,下面几种冷却发电机的方式中,( D )的冷却效果最好。 A.水冷 B.氢冷 C.气冷 D.水沸腾冷却 2、物体能够发射热辐射的基本条件是( A ) A.温度大于0K B.具有传播介质 C. 具有较高温度 D.表面较黑 3、下列气体中,可以视为热辐射透明体的是( B ) A. 二氧化碳 B. 空气 C. 水蒸汽 D. 二氧化硫气体 4、有两台同样的管壳式换热器,拟作气体冷却器用。在气、液流量及进口温度一定时,为使气体温度降到最低应采用的流程为( D )。 A.气体走管外,气体并联逆流操作 B.气体走管内,气体并联逆流操作 C.气体走管内,气体串联逆流操作 D.气体走管外,气体串联逆流操作 7、在外径为d的圆管外包裹厚度为b的保温层(导热系数为λ),保温层外的对流传热系数为α 。若 d<α/λ,则对单位管长而言( C )。 A. 当b=λ/α-d/2 时,热损失最小 B. 当λ/α=d+2b 时,热损失最大 C. 当 b=λ/α-d/2时,热损失最大 D. 包上保温层总比原来(不包)要小 8、为减少室外设备的热损失,保温层外包一层金属皮,一般说来应该是(A ) A. 表面光滑,颜色较浅 B. 表面粗糙,颜色较深 C. 表面粗糙,颜色较浅 D.表面光滑,颜色较深。 9、327 ℃的黑体辐射能力为 27℃黑体辐射能力的( C )倍。 A. 4 B. 8 C. 16 D. 32 11、在管壳式换热器中,冷热流体之间换热,若将壳程由单程改为双程,则传热温度差( A )A. 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12、气体吸收时,若可溶气体的浓度较高,则总体流动对传质的影响是( A )。 A. 增强 B. 减弱 C. 不变 D. 不确定 16、降尘室的生产能力与下列哪一项无关(C)。 A、降尘室的沉降面积 B、颗粒的沉降速度 C、降尘室的高度 D、降尘室的层数 17、下列沉降设备中,哪一种不是利用离心沉降的原理来分离悬浮物的(B)。A、旋液分离器 B、沉降槽 C、旋风分离器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为什么多孔材料具有保温性能?保温材料为什么需要防潮? 答:多孔材料的孔隙中保留大量气体,气体的导热系数小,从而起到保温效果。(2分)水的导热系数较大,如果保温材料受潮,将会增大整体的导热系数,从而使得保温性能降低,所以要防潮。 2、有一个套管换热器,内管外侧装有翅片,用水冷却空气,空气和水各应走哪里(管内和壳间)?试解释原因。 答:装有翅片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加大接触面积;另一方面是为了破坏边界层形成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要提高传热器的传热效果,应当提高限制步骤的传热效果。因此,在用水冷却空气的换热过程中,空气对流传热慢,是制约因素。所以,翅片应放在空气一侧,即空气走壳间,水走管内。 3、燃烧废气中含有SO2,欲采用吸收法去除。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提高去除效率的方法。 答:吸收法可近似认为单向扩散,为了提高吸收效率,可以增加SO2的浓度(浓缩尾气),换用高效的吸收液(碱液等);同时及时更换新的吸收液;增大吸收液与SO2的接触面积(雾状喷淋);适当增加温度和压强,以加快碱液对SO2的吸收速率。 4、在空气-水间壁换热器中,为强化换热可采取哪些措施?传热壁面的温度接近于哪一侧的温度? 答:(1)提高总传热系数:气侧传热控制,所以强化气侧,走管外,加翅片;水侧提高流速;提高温差采用逆流操作。 (2)接近水侧温度,因为水侧热阻小,温差小。 5、简述气体辐射的特点。 答:(1)不同气体的辐射能力和吸收能力差别很大; (2)气体的辐射和吸收对波长具有选择性; (3)气体发射和吸收辐射能发生在整体气体体积内部 6、列管式换热器为何要进行热补偿? 列管式换热器中,由于两流体的温度不同,使管束和壳体的温度也不相同,因此它们的热膨胀程度也有区别。若两流体的温度差较大(C050以上)时,由于热应力会引起设备的变形,甚至弯曲和破裂。因此我们要考虑热补偿 判断 1、在并联管路中,它们的阻力相等,同理在串联管路中,它们的流速也是相等 的。(稳定流动)。 2、转子流量计可以读出任何流体的流量。 3、用雷诺准数来判断流体的流动形态时,在SI制中属层流范围,在cgs制中属 湍流范围。 6、沉降器的生产能力与沉降速度及沉降面积有关,与沉降高度无关。 7、气相与液相所组成的物糸称为气相非均相物糸。 8、用板框式过滤机进行恒压过滤操作,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 滤液量不断增加,生产能力也不断增加。 9、多层导热时,其推动力为各层推动力之和,阻力也为各层阻力之和。 10流体对流传热膜糸数一般来说有相变时的要比无相变时为大 11、多层平壁稳定导热时,如果某层壁面导热糸数小,则该层的导热热阻大,推动力小。 12、若以饱和蒸汽加热空气,传热的壁面温度一般取空气和蒸汽的平均温度。 13、所谓黑体就是人们所讲的黑颜色的物体。 14、在同一种流体中,不可能同时发生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 16、对流传热糸数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 17、黑体、镜体、和灰体都是理想化的物体,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 18、总传热糸数K可用来表示传热过程的强弱,与冷、热流体的物性无关 6、10、17为对,其余都为错 二:选择题 1、层流和湍流的本质区别是( D ) a.流速不同; B、流通截面积不同 C雷诺数不同d层流无径向流动,湍流有径向流动; 2、选择下述流体在管路中常用的流速 (1)、过热水蒸汽( D ),(2)、水及一般流体( A );(3)、压强较高的气体( C ),(4)、粘度较大的液体( B ); _ A、1-3sm,B、0.5-1sm,C、15-20sm,D、30-50sm 6、在一个过滤周期中,为了达到最大生产能力应( D ) A、过滤时间应大于辅助时间; B、过滤时间应小于辅助时间; C、过滤时间应等于辅助时间; D过滤加洗涤所需时间等于1/2周期; 7、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过滤速率与过滤面积成正比;B、过滤速率与过滤面积的平方成正比; C、过滤速率与滤布阻力成反比;D、过滤速率与操作压差的平方成正比; 8、在降尘室中,尘粒的沉降速度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C )。A、颗粒的几何尺寸 B颗粒与流体的密度 C流体的水平流速; D、颗粒的形状; 9、旋液分离器是利用离心力分离( B )。 A、离心机可分离液液混合物; B、离心机可分离液固混合 C、离心机可分离气固混合物; D、 离心机所分离的不均匀混合物中至少有一相是液相; 10、传热过程中当两侧流体的对流传热糸数都较大时,影响传热过程的将是 ( B )。 A、管壁热阻; B、管内对流传热热阻; C、污垢热阻; D、管外对流传热热阻; 11、下述措施中对提高换热器壳程对流传热糸数有效的是( A) A、设置折流挡板; B、增大板间距; C、增加管程数; D、增加管内流体的流速; 12、在确定换热介质的流程时,通常走管程的有( ACD ),走壳程的有(BEF )。 A、高压流体; B、蒸汽; C、易结垢的流体; D、腐蚀性流体; E、粘度大的流体; F、被冷却的流体; 13、采用多管程换热器,虽然能提高管内流体的流速,增大其对流传热糸数,但同时地导致( C )。 A、管内易结垢; B、壳程流体流速过低;C、平均温差下降; D、管内流动阻力增大; 14、增大换热器传热面积的办法有( B )。 A、选用粗管排列; B、选用翅片管; C、增加管程数; D、增加壳程数; 15、关于传热糸数K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传热过程中总传热糸数K实际上是个平均值; B、 总传热糸数K随着所取的传热面不同而异; C总传热糸数K可用来表示传热过程的强弱,与冷热流体的物性无关; D、 要提高K值,应从降低最大热阻着手; 3.何谓沉降?沉降可分为哪几类?何谓重力沉降速度? 沉降是指依靠外力的作用,利用分散物质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异,使之发生相对运动而分离的过程。沉降可分为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颗粒以加速运动的末速度这一不变的速度作匀速沉降运动,这一速度称为重力沉降速度 4、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汽加热空气, 问: (1)传热管的壁温接近于哪一种流体的温度? (2)传热糸数K接近于哪一种流体的对流传热膜糸数? (3) 那一种流体走管程?那一种流体走管外?为什么? 传热管的壁温接近于蒸汽的温度;传热糸数K接近于空气的对流传热膜糸数;空气走管内,饱和蒸汽走管外。(蒸汽散热快) 5、换热器的设计中为何常常采用逆流操作? 因为逆流操作:推动力大,所需的传热面积小;减少载热体的用量。 5、何谓过滤介质?对过滤介质有何要求? 过滤介质:一种多孔性物质。 要求:多孔性、阻力小;有一定的机械强度;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 7、何谓加热剂和冷却剂?举例说明之? 加热剂:给出热量对物料起加热作用的载热体称为加热剂。例蒸汽。 冷却剂:取走热量对物料起冷却作用的载热体称为冷却剂。例水。 8、叙述导热糸数、对流传热膜糸数 传热糸数的单位及物理意义? 导热糸数:在壁厚为1m时,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以热传导的方式所传递热量的多少。单位是:KmW.。 传热糸数:当冷热流体的温度差为1K时,通过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热量的多少。单位是:K mW.2。 对流传热膜糸数:当流体与壁面温度差为1K时,通过单位面积 单位时间内以对流传热的方式所传递热量的多少。单位是:KmW.2。 9、强化传热的途径有哪些? 强化传热的途径有:增加传热面积;(增加有效传热面积)增加温度差;(采用逆流流动) 增加传热糸数K(增加流体的湍流流动,防止垢层热阻的形成及及时地消除垢层热阻) 4、叙述双膜理论的论点? 相互接触的气、液两流体 间存在着稳定的相界面,界面 两侧各有一个很薄的有效层流 膜层,吸收质是发分子扩散的 方式通过此膜层;在相界面处,气、液两相达到相平衡;在膜层以外的中心区域,由于流体 的充分湍动,吸收质的浓度是均匀 的,即两相中心区的浓度梯度为0, 全部浓度变化集中在两个有效层流 膜层内。 3、填料可分为哪几类?对填料有何要求? 填料主要可分为实体填料和网体填料;要求要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高的空隙率,一定的化学稳定性和一定的机械强度,重量轻,造价低。 二:判断题(30分) 7、在吸收计算中,用比縻尔组成来表示是为了计算上的方便。 8、吸收操作线总是位于平衡线的上方是由于气相中的温度高于液相中的温度。 9、一个气相传质单元高度是指这段填料层内的浓度变化与推动 力相等。 10、有一二元混合物,加入一定量的萃取剂后,其能用萃取的方法来分离此二元混合物。 11、 是指诸操作线的交点。 ,认为 13、临界含水量是区分结合水分与非结合水分的分界点。 14、含结合水分为主的物质,为了加快干燥时间,可采取增加空气流速的办法。 15、任何温物料只要与一定温度的空气相接触都能被干燥为绝干物料: 判断题 7、为对,其余都为错 3、什么位置为适宜的进料位置?为什么?、 跨过两操作线交点的梯级所对应的加料位置为适宜的加料位置。此时所需的理论塔板数为最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