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课外文言文(一)
一、(2020·广东) 二、阅读(二)(9分)
(孔)祯,高宗时为苏州长史。曹王明为刺史,不循法度,祯每进谏。明曰:“寡人天子之弟,岂失.于为王哉!” 祯曰:“恩龙不可恃,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乎?”明不悦,.明左右有侵暴下人者,祯捕而杖杀之。明后果坐法,迁于黔中,谓人曰:“吾愧不用孔长史言,以及于此!” ..
(选自《旧唐书·文苑传》)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循法度(遵照) .C.被捕而杖杀之(用杖刑) .
B.恩宠不可恃(倚仗) .D.以及于此(比得上) .
1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大 王 不 奉 行 国 命 恐 今 之 荣 位 非 大 王 所 保 独 不 见 淮 南 之 事 11.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孔祯是个怎样的人。(3分)
二、(2020·江苏扬州)(三)文言文阅读。(13分)
夏馥,字子治,陈留圉人也。少为诸生,质直不苟,动必依道。同县高俭及蔡氏,凡二家豪富,郡人畏事之,唯馥闭门不与高、蔡通。桓帝即位,灾异数发,诏百司举直言之士各一人。太尉赵戒举馥,不诣,遂隐身久之。灵帝即位,中常侍曹节等专朝禁锢善士谓之党人。馥虽不交时官,然声名为节等所惮,遂与汝南范滂、山阳张俭①等数百人并为节所诬,悉在党中。诏下郡县,各捕以为党魁。馥乃顿足而叹曰:“孽自已作,空污良善。一人逃死,祸及万家,何以生为?”乃自翦须,变服易形入山中,为冶工客作,形貌毁悴,积佣三年,而无知者。后诏委放,俭等皆出,馥独叹曰:“已为人所弃,不宜复齿乡里矣!”留赁作不归,家人求不知处。
(选自《高士传》[晋]皇甫谧著)
(注)①张俭:党锢祸起,张俭遭朝延通缉而逃亡,许多人因收留他而家破人亡。 9.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4分) ①灾异数发___________ ②悉在党中___________
1
③诏下郡县_________ ④变服易形入山中_________
10.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中常侍曹节等专朝禁锢善士谓之党人 11.翻译句子。
①太尉赵戒举馥,不诣,遂隐身久之。(2分)
②馥虽不交时官,然声名为节等所惮。(2分)
三、(2020·辽宁大连)阅读下文,完成9—12题。(9分)
江阴葛延之,元符①间自乡县不远万里省苏公于儋耳②公留之一月。葛请作文之法,诲之曰:“儋州虽数百家之聚,而州人之所须,取之市而足,然不可徒得也,必有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钱是也。作文亦然。天下之事散在经、子、史中,不可徒使,必得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意是也。不得钱不可以取物,不得意不可以用事,此作文之要也。”葛拜其言,而书诸绅。 .
(选自《容斋随笔》,有删减)
(注释)①元符:宋哲宗年号。②儋(dān)耳:地名。③绅:古代士大夫東在腰间的大带子。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儋州虽数百家之聚 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B.然不可徒得也 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C.然后为己用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 ..D.而书诸绅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10.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元符间自乡县/不远万里省苏公于儋耳公留之一月。 B.元符间自乡县/不远万里省苏公于儋耳公留之一月 C.元符间自乡县不远万里省苏公于儋耳公留之一月。 D.元符间/自乡县不远万里省苏公于儋耳/公留之一月。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3分)
12.苏公运用_________、_________ 的说理方法将“作文之法”讲得浅显易懂。(2分)
2
②
四、(2019·湖北武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晋侯之弟扬干乱行曲梁,魏绛戮其仆。晋侯怒,谓羊舌赤曰:“合诸侯,以为荣也。扬干为戮,何辱如之?必杀魏绛,无失也!”对曰:“绛无贰志,事君不辟难,有罪不逃刑。其将来辞,何辱命焉?”言..终,魏绛至,授仆人书,将伏剑。士鲂、张老止之。公读其书曰:“臣闻师众以顺为武,军事有死无犯为敬。君合诸侯,臣敢不敬?君师不武,执事不敬,罪莫大焉。臣惧其死,以及扬干,无所逃罪。不能致训,至于用钺。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公跣而出,曰:“寡人之言,亲爱也。吾子之讨,.军礼也。寡人有弟,弗能教训,寡人之过也。子无重寡人之过,敢以为请。” .
晋侯以魏绛为能以刑佐民矣,与之礼食,使佐新军。(选自中华书局《左传》,有删节)
【注释】①魏绛:晋国中军司马,主管军法。②仆:指驾车的人。③羊舌赤:与后文的士鲂、张老同为晋国大臣。④公:指晋侯。⑤礼食:国君在太庙宴请臣子。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失也 失:耽误 .B.其将来辞 辞:陈说 .C.吾子之讨 讨:处罚 . D.子无重寡人之过 重:看重 .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见于司寇 A.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 B.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 C.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 D.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 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侯在曲梁举行盟会,大会诸侯,扬干扰乱了军队行列,魏绛杀了他的车夫。 B.魏绛不惧晋侯问罪,主动来见晋侯,却遭将士伏击,幸得士鲂、张老二人解救。 C.魏绛认为军中将士要服从命令,宁死也不应触犯军纪,所以一定要从严治军。 D.晋侯了解了魏绛的心意后,承认了自己的过失,不但没有杀魏绛,还重用他。
11.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绛无贰志,事君不辟难,有罪不逃刑。
五、(2019·山东威海)阅读下面语段,完成9-10题。(4分)
臣闻众少成多,积小致巨,故圣人莫不以暗致明,以微致显;是以尧发于诸侯,舜兴乎深山,非一日而显也,盖有渐以致之矣。言出于己,不可塞也;行发于身,不可掩也;言行,治之大者,君子之所以动
3
⑤
④
①
②
③
天地也。故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行发于身,不可掩也。
10. 结合本段文字的中心观点,谈谈你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怎么做。(2分)
六、(2019·四川攀枝花)阅读下面的古文选段,完成5—8题。(每题3分,共12分)
广既从大将军青(卫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汉武帝)诫,.以为李广老,数奇(运气不好),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赵食其)合军出东道。 5.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合并) B.东道少回远(稍稍) ..C.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暗中) D.固自辞于大将军(固然) ..6.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 B.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 C.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 D.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 7.下列对“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广没有向大将军告辞就离开了,怒气冲冲地回到了自己的军部。 B.李广没有向大将军道谢就离开了,怒气冲冲地回到了自己的军部。 C.李广没有向大将军告辞就离开了,怒气冲冲地来到了自己所在的部门。 D.李广没有向大将军道谢就离开了,怒气冲冲地来到了自己所在的部门。 8.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将军卫青、右将军赵食其、前将军李广都是此次与匈奴作战的汉朝将领。 B.李广二十来岁就开始与匈奴作战,所以特别想当先锋,率先战死在单于面前。 C.汉武帝、大将军卫青及右将军赵食其都认为李广年龄大,不适合与单于正面作战。
4
D.李广是一个不听将令的人,他最终没有和右将军赵食其合军。 七、(2019·江苏苏州)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后五年,伐越。越王勾践迎击,败吴于姑苏,伤阖庐指,军却。阖庐病创将死,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乎?”夫差对曰:“不敢忘。”是夕,阖庐死。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二年后伐越,败越于夫湫。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伍子胥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后必悔之。”吴王不听,用太宰嚭计,与越平。
其后五年,而吴王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伍子胥谏曰:“勾践食不重味,吊死问疾,且欲有所用之也。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今吴之有越,犹人之有腹心疾也。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吴王不听,伐齐,大败齐师于艾陵,遂威邹鲁之君以归。益疏子胥之谋。
(节选自《史记·伍子胥传》)
【注】①伯嚭(pǐ):人名,吴国大臣。②种:文种,越王勾践的谋臣。③吊死问疾:哀悼死去的,慰问有病的。
8.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 A. 败吴于姑苏 .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B. 阖庐病创将死 .
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C. 吴王将许之 .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D. 乃兴师北伐齐 .
伐竹取道(《小石潭记》)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乎?”
③
①
(2)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
11. 伍子胥认为“勾践不死必为吴患”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5
八、(2019·湖北黄石)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共12分)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无所知名。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信拜礼毕,上坐。信曰:“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①蓐食:蓐,早晨未起身,在床席上进餐。②下:即为胯下。③蒲伏:同“匍”。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布衣,即为布制衣服,为古代庶人之服,这里借指平民,如“布衣之怒”。 B.拜,在这里表示授予官职,“拜大将”就是“授予大将军”。
C.三秦、河南,古地名。随着时间推移,古今词义所指有的有变化,如“三秦”;有的没有变化,如“河南”。 D.列传,是《史记》中的一种传记的体类,内容是记叙人臣的事迹,以便流传后世。 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 B.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 C.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 D.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韩信为布衣时,很穷困而且无所事事,经常去亭长家蹭饭,因饭不好,最后大怒而去。 B.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就亲自把他追回来,后来韩信得到重用,被授予大将军一职。
6
C.韩信受到汉王重用后,趁机指出要充分利用民心,并献计汉王向东出击,最后让汉王一举平定三秦。 D.本文在人物塑造上很有特色,运用一些典型小故事,把主人公塑造得栩栩如生,如“胯下之辱”。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3分,共6分) (1)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3)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九、(2019·湖南株洲)(二)
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夫妻相敬如宾。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乃就候之谓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 庞公笑曰:“鸿鹄巢于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栖;鼋鼍穴于深渊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栖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因释耕于垄上,而妻子耘于前。表指而问曰:“先生苦居畎亩而不肯官禄,后世何以遗子孙乎?”庞公曰:“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表叹息而去。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反。
(节选自《后汉书·逸民列传》)
1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乃就候之/谓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 B.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乃就候之/谓曰/夫保全身孰若/保全大下乎 c.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乃就/候之谓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 D.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乃就候之谓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 2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庞公是一位避世隐居的高人,自食其力,从没有进过城府。 B.荆州刺史刘表去请庞公出山,特意带了很多钱财表示城意。 C.庞公不愿做官,运用比喻给刘表讲了一番人各有志的道理。
7
D.庞公的妻子也是一位不慕荣华富贵的人,于庞公志趣相投。 十、(2019·江苏宿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16分)
黄忠字汉升,南阳人也。荆州牧刘表以为作中郎将,与表从子磐共守长沙攸县。及曹公克荆州,假行裨将军,仍就故任,统属长沙太守韩玄。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随从入蜀。自葭萌③受任,还攻刘璋,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益州既定,拜为讨虏将军。 建安二十四年,于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渊众基精,忠推锋④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迁征西将军。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诸葛亮说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关、马⑤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先主曰:“吾自当解之。”遂与羽等齐位,赐爵关内侯。追谥刚侯。
(选自《三国志·蜀书六》,有删改)
【注】①假:临时的,代理的。②委质:归顺,归附。 ③葭萌:指葭萌关之战。 ④推锋:手持兵器冲锋。⑤关、马:指关羽、马超。当时关羽镇守在外。 7.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是 岁 先 主 为 汉 中 王 欲 用 忠 为 后 将 军
8.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益州既定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B.素非关、马之伦也 又留蚊于素帐中(《幼时记趣》) ..C.遂与羽等齐位 遂反溯流逆上矣(《河中石兽》) ..D.明年卒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为学》) ..9.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迁征西将军”中的“迁”指“升官”,《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中的“迁客”即升官之人 B.“建安二十四年”中的“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建安二十四年”是一种用帝王年号来纪年的方法 C.“金鼓振天”中“金鼓”即打仗时用于指挥进退的军鼓和铜锣,“击鼓”表示要进攻,“鸣金”表示要收兵。
D.“追谥刚侯”中“谥”是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如欧阳修谥“文忠”。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5分) ⑴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2分)
②
①
8
⑵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3分)
12. 文中的黄忠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