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若干探究

来源:小奈知识网
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若干探究

摘 要:在21世纪,各高校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特色专业建设方面,高校只有加大对特色专业的建设力度,不断改善教学环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促进高校发展,适应社会对特殊人才的需求,从而有效提高高校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该文主要介绍了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建设方向,并对高校特色专业的建设进行了科学的定位,同时,具体阐述了特色专业建设的内容,以期为我国高校在未来的特色专业建设中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校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 教学方式 建设定位 为适应社会发展,高校在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对特色专业的建设力度,积极探求社会需求,大力培养对社会有用的特色专业人才,不断推动社会发展。这是提高高校竞争能力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 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目标

特色专业主要是指高校对某个专业进行重点培养,对相关专业进行专业化建设,加强教学模式的改革,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有效提高所培养人才的整体质量,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在高校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要求着重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专业科研量,同时,不断提高该专业的社会服务能

力。在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数量方面,要严格限制培养的人员数量和规模,对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的着重点应该放在提高人才基本素质上而不是人才数量上,特色专业应该将“扎实基础、提高能力”作为最根本的培养目标。

在高校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要求高校要对社会需求进行充分的调查,充分掌握社会的需求和劳动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还要结合该高校教学的实际情况,适当对某专业进行特色专业培养,不断提高特色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在有效提高高校竞争能力的同时,有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这完全符合高校教学要求。

2 高校特色专业的建设方向

高校特色专业的建设与社会发展水平、劳动市场的实际需求、以及行业未来发展息息相关,因此,高校在进行特色专业时,要加强社会调查力度,充分掌握社会劳动市场的实时动态,科学掌握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科学设立特色专业。

由于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人才培养计划难以跟上经济发展,因此,在劳动市场上出现了多种人才大量空缺的现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趋势,这要求高校在进行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要充分把握住这一特点,科学预测未来的人才需求方向,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建设特色专业,积极培养相关的人才,进而有效实现高校与社会的共赢。

我国高校的教学科目由我国高等教育部门制定,在教学过程中,高校不能够对相关的专业进行随意的变更,这就使得各专业难以真实反映出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及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这严重限制了我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效率,不利于社会发展。为有效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科学性,要求高校在进行专业设置过程中,要加强对社会劳动市场的调查力度,充分把握人才动态,科学制定特色专业培养方向,加强对特色专业的定位,不断提高对特色专业的建设力度。

不同高校在进行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要充分掌握其他高校的特色专业的建设方向,在特色专业建设上,尽量避免与其他高校重复,确保各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加强特色专业、个性专业的建设。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这一要求可以有效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培养广度和深度,尽量满足社会需求,进而有效促进社会建设、发展,同时对提高高校的声誉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例如,在当今世界,逐渐向海洋时代迈进,浙江海洋学院在专业设置中,加大了海洋专业的设置,如航海专业、轮机专业、海产养殖专业等。

3 高校特色专业的建设内容

在高校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涉及到多个教育系统工程,包括对教学资源的配置、教学理念的设置、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师资力量的建设、以及各种教学设施的配备等。

3.1 教学资源的配置

在高校教育中,教学资源的配置水平直接决定了该专业的教学质量,因此,在高校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学资源的配置力度,科学调配教学资源,不断提高特色专业的教学质量。例如在浙江海洋学院新校区建设上,加大了海洋设施的建设力度,全面建成了完善的轮机工程设施,这对培养轮机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 教学理念的设置

教学理念是特色专业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它决定了特色专业的建设方向、以及未来人才培养力度,由于特色专业的建设是基于社会发展基础之上的,因此,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高校要充分结合社会劳动市场的需求,加强对教学理念的设置,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力度。针对航海专业人员短缺问题,浙江海洋学院大力发展海洋特色,加强海洋教学理念的设置。

3.3 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

在高校特色专业建设中,要加强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根据特色专业培养理念,着重培养特色人才,加强特色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模式的设置,不断强化高校对特色人才的培养。

3.4 师资力量的建设

为有效提高高校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

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建设,结合高校特色专业的设置方向,积极吸收具有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参与高校特色专业教学过程,进而有效提高特色专业的教学质量。浙江海洋学院在发展海洋特色专业过程中,加大了对这一方向的投入力度,大力引进专业教师,加强对海洋专业的专业化培养。

4 结语

总之,在高校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高校要加强对社会劳动市场人才需求的调查,充分把握劳动市场动态,时刻掌握特色专业建设方向,在坚持为社会服务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的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并根据相应的特色专业培养计划,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加强特色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强对特色专业的培养力度,有效提高特色专业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汪上,刘朝臣.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8(11). [2]郑确辉.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2(26). [3]徐精明,刘朝臣.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