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新闻报道角度的选择

来源:小奈知识网
业务探索I NEWS WORLD 浅析新闻报道角度的选择 。张申菊 【摘要】方便快捷的现代通信手段基本上已经消除了各新闻媒体对重大事件报道的时间差,独家新闻的概念已经成为过去式。 新时期下,我们的新闻报道角度选择应该从“人无我有”到“人有我精”式的模式转变。选择最佳的新闻角度,是今天新闻传播发展的 现实要求。新闻报道是否成功?新闻报道角度选择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新闻报道新闻角度角度选择 在新闻媒体竞争Et益激烈,在业界还 在为“渠道至上”还是“内容至上”争论 在发现、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 所呈现出不同的风景。同理,对同一新闻 和侧重点,构成事物的各个因素和各个侧 面,都是新闻报道可以选择的角度。中国 古代著名诗人苏东坡有一句脍炙人口的 诗句把这个道理诠释得很明白:“横看成 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他描写的 是在庐山面前,因看山的角度不同,大山 事实,不同的媒体不同的记者在同一时期 会做出不同的报道,有的新颖出彩,有的 不休的时候,媒体人应该从新闻本身找突 破——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就是“角度 则千篇一律。受作者个体身份、性格、素 养、情感、学识等因素的影响,判断和选择 新闻角度的能力自然就不同。 一制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角度决定影 响力,新闻角度是一个关乎报道成败的关 键因素。所谓新闻角度,是指新闻采写者 个新闻角度就是作者为受众提供 这也意味着这些人的信息价值选择很大 程度上决定着地方纸媒的信息取向。对每 一况,纸媒不可避免与网媒产生不自主或自 或以政策的执行者和推动者自居,这是非 主的互动性,网络成为地方纸媒新闻线索 的重要来源之一,而诸多地方纸媒为对瞬 息万变的新闻发展进行实时追踪、增强竞 争力,同时加大新闻报道影响力度,纷纷 开设自己的网站。如笔者所在的滁州日 报,在滁州新闻网开办后,迅速投入大量 的人力和物力不遗余力地炒热西涧论坛, 与民生相关的新闻均通过纸媒、论坛互 正常的一种表现。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 新闻媒体在妙笔著“文章”的背后,是介 入事件进程但并不介入事件发展,新闻媒 个人来说,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事莫过 于柴米油盐酱醋茶,而对纸媒的受众层来 说,每一个“柴米油盐酱醋茶”信息都会 引起相对应受众的密切关注。但在“柴米 油盐酱醋茶”信息的传播中,“自媒体” 占据了信息发布的快捷性,但其信息传播 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和权威性,而地方纸 媒能有效地填补这一空白。2011年11 月,滁州城市供水的主要取水点——西涧 湖周边环境整治进行半年后,仍有诸多问 题残留,市民对此议论纷纷。有鉴于此, 体只是新闻信息的记录者和传播者,所刊 播的信息一定要尽可能站在第三方的公 正立场。口 参考文献 ①席雪浪, 多媒体时代助推民生新 闻影响力》,《新闻界 ,2008(6) 动,既实现了媒体公信力与影响力的提 升,又有效地拓展了纸媒新闻线索来源。 民生新闻报道的内容中,反映老百姓 日常生活的占相当大的比例。时下许多民 生事件在纸媒、网络、微博等多媒体的介 入下,强大的舆论很容易加强舆论的强势 ②薛政,《新阅读时代与报纸生存空 间》, 新闻实践 ,2011(7) ③吴天祥, 地方党报如何做好时政 新闻与民生新闻的融合》, 新闻世界 , 2011(9) 《皖东晨刊》记者跟随执法人员一同进行 实地探访,随后《谁还在污染着我们的 “大水缸”?》等系列文章出炉,文章通过 实地目击和背后思考的方式,把这一事件 权利地位,尤其是网民的参与,在满足社 会公众知情权,表现百姓现实生活的前提 下,很容易非法强行闯入社会个体的私人 空间,公开个人隐私。这也提醒着我们新 ④孔丽颖, 报纸民生新闻的重要性 与操作性 , 新闻三味 ,2008(z1) ⑤董丽霞,((报纸民生新闻的发展创 新思路 ,((中国地市报人》,2011(1O) 的前因后果、事件进展等娓娓道来,促使 了该地环境整治工作的加速进行。 介入不越权 网媒时代,出于获取新闻的线索等情 闻从业人员,新闻媒体越权干预司法、立 法、执法,或以保护弱势群体的面目出现, (作者单位:滁州日报社) 责编:叶水茂 jir闻啦J謦r eoteO ̄gis!Of 27 NEWS WORLD l业务探索 的一个观察事物的“窗口”,从不同的窗 口就会看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风景。 什么是最佳角度?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也是 选择新闻角度的坚实基础。构成事物的诸 个因素和各个侧面,都是新闻报道可以选 择的角度。哪些因素、哪些侧面会给人以 新的感觉、新的启示、新的教育、新的指 导,选择哪一个侧面更鲜明、更能叩响受 众的心弦,就应该选择哪个侧面作为新闻 道的最佳话题。新闻记者在选择新闻角度 时,要紧紧围绕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 的问题,选用受众的利益视角或者最关切 意,让人耳目一新,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以小见大找角度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有许多看似平凡 的视角进行主题的立意。善于从群众的角 度去思考,捕捉信息,寻找角度,提炼主 题。比如,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抑制 物价上涨、反对社会腐败以及医疗、教育 的小事,却很能说明大问题。从传播者的 角度来看,所谓以小见大说的是表现大主 题时可以“寓大于小”,选择小角度,大处 着眼,小处着手。在选择报道角度时,不要 一等问题。惟有如此,新闻报道才能出奇制 胜,更容易让受众产生共鸣,乐于接受。实 三、抓事物的个性特征选角度 客观事物有很多侧面,但是它们都又 有各自的特点,我们也总会找出它最突出 的一面。那么在选择角度时,我们也要考虑 这一点,找出事物的个性特征,抓住它的特 现千篇一律的弊病。突出主题是新闻报道 味追求大角度,角度过于大,新旧材料 掺杂在一起,就不容易做到收放自如,反 之,作品泛泛而谈,只能使受众了解事物 的概貌、轮廓,报道效果自然也不会很理 报道的角度。这个角度既能深刻反映报道 现新闻的有效传播。 对象的本质,又能准确体现时代的需要,受 众最想知道、作者最能讲透、行文引人人 胜的角度,这就是新闻报道的最佳角度。 那么,在新闻报道中如何才能寻找、选择 到新鲜脱俗的角度,做到“人人眼中有, 者认为,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坚持 “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三贴 近原则,开阔思维,挖掘和选择那些能给 人以新感觉、新启示,且脉络清楚、特色鲜 明的新闻因素作为最佳报道角度,可从以 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想。报道角度选择小一点,如同钉子一般, 入口虽小、钻得却深,这样就比较容易集 中笔墨,突出特色,写起来也更细腻一些, 挖掘得深一些,能取得好的宣传效果。因 此可以说“以小见大的角度“真可谓是窥 一人人笔下无”,更好地表现报道主题呢?笔 点并充分展示出来。这样可以避免报道出 最基本的要求,新闻如果能找准且把握好 事物的一个特点,那么这篇报道就是成功 斑见全豹,一滴水见太阳的好角度。 六、逆向思维选角度 千古文章重独至,陈陈相因无好文。 相似的新闻很多,选择不同的角度会报道 出不同的效果、不同的深度。新闻角度的 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独特、新 颖。这就要求记者能善于挖掘出新闻事实 背后的丰富内涵,做到“同中见异”,求得 的。所以,目前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的报道都 是通过发现并提炼事件的一个特点来进行 报道,从而有效地突出特色。第7届中国新 闻奖通讯特别奖获奖作品《北京有个李素 丽》采用的就是典型的抓事物的个性特征 选角度。作者围绕“热心服务”这个点,在 报道的每一个部分都能体现出这个关键 词。同样的题材如果我们只是从李素丽的 、全局宏观高度和大局意识找角度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用这句 诗词来形容寻找最佳新闻角度需要登高 效应最为贴切。全局宏观高度和大局意识 与众不同。要做到这点就要改变习惯性思 维。思维可以是双向的,在平常的采访报 道中,新闻作品多数是顺向思维,即从正 面观察事实,顺向谋篇布局。实际上,思维 可以是逆向的,针对一个新闻事件,可以 反着来寻找一个别人没有注意的更深刻 的切入点去另辟蹊径,这样才有可能以新 方法、新途径做出视角独特的新闻报道。 另外思维纵向的可以从过去到现在,从昨 是最能展现全景的角度,从全局高度、宏 观视野去全方位地报道新闻事件,突出报 道的宏大性、全面性和权威性。这是媒体 完成重大事件的主要报道任务的常用报 道角度,在党报报道本行政区内的重大事 件中常常采取这种视角。比如:《人民日 报》在对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共产 党成立90周年、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重 大主题的报道中,都采用了这种视角。 二、关注民生选角度 生活、工作、社会活动等多个角度来写,便 不会有这般突出的效果和影响力了。 四、抓新意找角度 由于工作和形势的需要,新闻媒体不 可避免地要重复报道一些社会生活中发 生的某些相同或相近的人或事,如每年的 道方法没有革新精神,老是“照葫芦画 瓢”,报道出来的新闻和专题,就会老一 都要对重大主题或节日进行宣传报道。报 天到明天;横向的可以在同行业之间进行 比较等等;思维可以是连续式的,选准一 个角度,顺延着把线索找下去。思维还可 以是抠挖式的,从大量材料、讲话中挖出 对于新闻报道的角度,西方记者有着 这样几种选择的标准:最能说明问题的角 套、公式化。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令人生 厌。在这种情况下,要想避免报道“千人 一有价值的新闻报道角度,有时一个不起眼 的线索,只要选好了角度,配合上立意标 度;最能引起人们兴趣的角度;读者最易 离读者最近的角度;最有人情味的角度。 面”,就要旧瓶装新酒,善于抓新意。这 接受的角度;读者最关心的角度;时空距 就要求记者推陈出新,从不同的角度,运 新的内容,就可能是一篇精彩的报道。作 用不同的报道方法,并根据不断发展变化 的形式,善于将过去的报道与今天的现实 联系起来,从旧闻中发现新闻,提出新问 为新闻工作者不应满足于一般的浮光掠 影的报道,一个好的新闻角度更不可能信 显而易见,在这几个标准里,有四条都与 受众有着紧密联系。因此,从一定意义上 关心的问题,就是新闻人应该特别关注的 问题。百姓热议的社会焦点,就是新闻报 手拈来,我们要紧跟时代的观念,具备强 烈的职业道德,积极主动深入地去找,不 新形势。这样才能跳出常规俗套的圈 说,最佳角度是受众的关注和需要。受众 题、子,旧题材也才能报出鲜活的新闻来。犹 断地学习、积累,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 才有可能不断地突破陈旧的思 如老树开新花,找准新花,就容易写出新 质。这样,28 2012年第5期 耪闻啦带 业g-探索I NEWS WORLD 传统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上的“巧用 ’, 。卢军民 【摘要】当今,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新媒体凭借其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优势日益被人所关注,而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 传统意义上媒体的新闻传播具有群卫星,容易受到人们的信任。因此,如何将两者的优势有效地结合,用来报道突发事件,这是每一个 传统媒体人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通过多年的采编实践,笔者以为必须在四个“巧用”上下功夫。 【关键词】传统媒体报道突发事件 一、“巧用”新兴媒体信息,发掘新闻 2年级的同学(2个男孩1个女孩)遇到 入调查(副)》的稿件,当晚编辑人员也 线索,增强时效性 了一个戴眼镜的年轻男子,声称带他们去 精心制作了一个“关注”版。24日23时 毋庸置疑,新媒体凭借其信息传播速 公园玩,他们就跟着走了至今未归。希望 14分,本报网络监测人员又从@珠海公 度快、传播范围广等优势日益被人所关 有知情人士与历小姐联系。” 安中发现一条有价值信息:“好消息传 注,这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 该报负责网络监测的工作人员监测 来!孩子全部找到!平安无恙!”25日零时 战。 到这条微博求助信息后,一方面继续关注 34分@珠海公安再次传出最新消息:涉 面对严峻的局面,传统媒体人只能因 事件的进展,同时,将此信息转发给热线 案犯罪嫌疑人已抓获,案件正在审理中。 势利导,让新媒体的优势为我所用。同时, 记者和政法线记者跟进。随后,热线记者 于是,前方记者再次根据这些新变化写出 充分发挥报纸传播具有权威性,受到人们 很快从华昌小学和家长处得到了证实。跑 《珠海警方27小时解救3名失踪3小学 信任的优势。具体地说,就是要从新媒体 政法线的记者也与警方取得了联系,共同 生(主)一涉案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副)》 传播的信息中,发掘新闻线索,增强传统 关注着事件的进展。在当天下午5时的编 的长篇通讯,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向读者 媒体报道突发事件的时效性。 前会上,决定社会版面的编辑提前介入, 报告事件的全过程。应该说,这是一次新 在这方面,《珠江晚报》做了有益的 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工作。 兴媒体优势和传统媒体优势很好融合的 尝试。如2012年2月24日上午10时07 随后,前方记者采写出《华昌小学3 例子。 分,珠海市民历小姐发微博求助:“23日 名小学生“失踪”31小时(主)疑被拐 近年来,随着微博等传播形式的兴 下午4时多放学时,有3名前山华昌小学 走,孩子亲友发微博求助;中珠警方已介 起,以及平板电脑等载体的普及,新闻传 维定势。 上已经消除了各新闻媒体对重大事件报 多时候是多种视角的综合运用,以求获得 七、分析对比选角度 道的时间差,独家新闻的概念已经成为过 新闻报道的最佳效果。记者要想培养自己 实践证明,比较是识别客观事物、选 去式。新时期下的要求我们的新闻报道角 有一双洞察秋毫的“新闻眼”,必须努力 择报道角度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分析对比 度选择应该从“人无我有”到“人有我 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长期深入 视角是指通过现在同过去比较,正面与反 精”式的模式转变。选择最佳的新闻角 生活、观察生活,对生活不断有新的认识、 面比较,先进与落后比较,正确与错误比 度,是今天新闻传播发展的现实要求。新 新的理解、新的感受,要学会透过现象来 较,此一人事物与同类人事物比较,或者 闻没有视角会陷入混沌,强扭视角又会歪 揭示生活的本质,才能捕捉到新闻的最佳 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轴上的比较,通过对 曲事实,要想创作出成功的报道,就必须 角度,创作出真正能够反映时代特点的好 比分析研究,从中筛选出最佳的独特的报 依照新闻规律和新闻事实来对新闻视角 新闻。真正成为“人民的知音”。口 道角度。 进行合理选择。在实际工作中,选择新闻 (作者单位:大同广播电视台) 如今,方便快捷的现代通信手段基本 视角方式方法的运用,并不是单一的,很 责编:姚少宝 耔闻啦J警r 2o12 ̄5期 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