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的图要以米位单位,把0图层设为当前图层,白色,然后用PL线逆时针方向勾画
出建筑的轮廓线(或者是用命令bo,点击pick points,选中封闭的建筑轮廓线区域,即可自动生成一条逆时针封闭的多段线),注意这条多段线不能纽绞以及重叠的顶点。 2. 新建一图层,命名为loop,并且把改图层的颜色改为红色
3. 键入offset,把已经绘制的建筑轮廓线往外偏0. 1米的轮廓线,并把改轮廓线改为loop
图层。
4. 键入命令change/p/t,改变0图层的建筑轮廓线的高度即建筑的实际高度;或者是ctrl+1,
在弹出的对话框找到thickness选项,键入高度(loop图层的建筑轮廓线高度为0)。 5. 设置日照参数
(1)、点击建筑日照/节气及城市参数,设置对应的参数 (2)
A、点击建筑日照/日照等时线,
两者打钩;
B、DX与DY是要计算的网格步长,一般设置为10;
C、点击设置网格,从左往右选取要计算的范围,此时格数会有所变化,一般可以参照选取后的下方格数改写上方的格数(选取完可以按需要设置);
D、图层名为
E、网格的插入点的Z轴是设置该建筑的一层窗台高度,一般为
0.9-1.2米;
F、标注时数一般为当地日照要求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最低要求时数(深圳是3小时);时间间隔为1小时;
G、点击遮挡集合,从右往左选取建筑轮廓线,然后点击OK,无差错就会开始计算日照值。
结论:等时线是封闭的并且是连续的,但是不穿越建筑本身,等时线端是从建筑的一端点开始到另一端点或者是另一建筑的一个端点结束。在设置日照参数的时候,标注时数项应查阅当地相关的日照规范,再按照规范来确定的计算标注时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