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实践探讨

来源:小奈知识网
教改论坛航海教育研究(MER) 2019年第4期第36卷富朋嗾IS专驰谍7果程展政”兵庭蔬诃陈宏(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福州 350007)摘要:分析高职专业课\"课程思政”存在的\"两张皮”现象及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模糊问题,结合\"航

海概论”课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实践,提出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 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及“思政元素”,完善协力推进殳德树人的机制。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航海概论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 8724(2019)04 - 0085 - 03—、弓I言理论课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三 全”育人体系,形成全方位协同育人效应的一种教

2016年12月,*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

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 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 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同时指出:“要用好课 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 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 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

育理念。自“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提出以来,高职院校 教育工作者从理论及实践层面对“课程思政”教

育理念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卩勺。 本文结合高职航海专业“航海概论”课“课程思 政”实践,探讨提高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

实施效果的对策。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 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⑴这意味着高校

二、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现状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尚处于起步阶段,“三全育人”的理念还没有完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了思政课程之外,学生在校 期间的每门课程都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又要将思

树立起来。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存在思想政治教 育与专业课程教学“两张皮”现象,思想政治教育

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课程思 政” 一词最早由上海市委、市政府于2014年提出, 它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一

呈现“孤岛”困境。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

认识模糊,很多专业课教师仍然认为,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主要还是各级领导、思政课程教师和辅导

种教育理念,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课程教 学和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

员的责任,同时,专业课教学学时紧、授课工作量 大,且教师未能加强自身思政理论的学习和品德 修养,对在专业课教学中如何开展教书育人,在方 法和手段上感到迷茫。在教育理念上,未能正确

声。⑷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课程思政”不是要改 变高职专业课的本来属性,更不是要把高职专业

课改成思政课程模式或者将所有课程都当作思想 政治理论课,而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公共 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与思想政治

认识知识传授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 关系;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各门课程思政教育资源

收稿日期:2019 -08 -28作者简介:陈宏(1962 -),男,教授,主要从事航海技术教学与研究。—85 —陈宏: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实践探讨未能得到充分挖掘;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教师思想 政治教育能力和意识有待提升;在管理机制上,相

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重视良好师德

师风对学生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关部门协力推进立德树人的机制体制有待不断完

善。2.充分挖掘各门课程思政教育资源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

三、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实施建议意见》指出:“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

1.提高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课程思政”关键是教师队伍,要改变高职院

政治教育资源,健全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o,,[10] “课程思政”就是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

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两张皮”现象, 首先教师对“课程思政”应有充分的理解,教师要 认识到,专业课程教学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内涵,将

过程中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及“思政元素”,探索将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

融合,在潜移默化中传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理想信念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是帮助和引导学生树 立正确人生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

观,避免说教和简单的理论灌输。以“航海概论”课程为例,表1为该课程内容 与“课程思政”资源的部分对接。从表1可见,

径,⑼只有专业课教师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 性和必要性,才能积极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和

“航海概论”课程内容的每一部分,都可以挖掘到 丰富的“课程思政”对接资源,结合专业特点和

“课程思政”教学能力。高职专业课教师作为“课

程思政”的实施者,不仅要有扎实的学识,还需要 不断提升自身思政理论水平,正确认识知识传授

“航海概论”课程内容,精选“课程思政”对接资

源,以达到有机融合、润物无声的良好教育效果。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在职业素养方面,要有理

表1 “航海概论”课“课程思政”资源对接举例课程内容“课程思政”资源1 •课程概述(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建设海洋强国;(2)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出席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视频;(3)2019

年7月11日第十五个中国航海日,“*的海洋强国梦”——视频;(4)正确剖析所学专业在国家建设、社会

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培养学生爱岗敬业(1)中国船员数量世界第一,介绍6月25日世界海员日及相关视频;(2)开讲啦:人民海军首位女实习舰长韦慧

2.船员晓开讲视频及相关励志船员视频;(3)从职业素养的角度挖掘思政元素,要求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精神和认真 负责的工作态度(1)“辽宁”号航空母舰及中国第二艘航空母舰相关视频、照片;(2)中国建造世界最大绞吸式挖泥船“新海旭”

3•船舶的种类号、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等相关视频、照片;(3)中国每年建造的舰船总吨位稳居第一的视频及照片;(4)介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集团经营船队综合运力排名世界第一,其中,集装箱船队规模居世界第三,干散货 船队、油轮船队、杂货特种船队运力均居世界第一4.船舶主要设 (1)由理论讲解转为体验式教育,安排港口现场教学,熟悉船舶及其设备的同时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现代化港口

备配置和作用的发展,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离不开航运;(2)观看中国最大集装箱船舶和智能船舶视频、照片—中国港、上海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2)介绍全球十大班轮公司排名及数据,介绍 5.船舶营运和 (1)观看视频:超级工程—航行性能全球十大港口及数据;(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航运及相关行业翻天覆地的变化,增强民族自豪感(1)2013年以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积极探索和开展极地航海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中国作为迅速崛起的近极

地国家,国际实力蒸蒸日上,若能有效地把握北极航道这条新兴航线,打造“冰上丝绸之路”,必能为中国的海洋

6.航海基础知 强国梦奠基助力(收集相关视频和资料)。(2)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现场教学,感受船政在近代中国先进科技、

识新式教育、工业制造、西方经典文化翻译传播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生动展现历史上的仁人志士的爱思想,折

射出中华民族励志进取、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忠心爱国的优良的传统文化理念;就一个人物及一艘舰船提交一 篇有感船政魅力的文章,教师点评抓住“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相关主题—86 —陈宏: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实践探讨3. 丰富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在教师备课编写教案时要了解学生关注的社

完善」山在学生评教体系中体现育人评价元素, 使德育元素成为学生评教的重要内容,从而提升

会热点,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借助现代信息技 术,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案例教学、讨论式 教学、情景模拟、翻转课堂、运用新媒体和“讲故 事”等,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把正确的思维方法、

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四、结语高职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实践是一种教育 教学理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广大专业

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传授给学生,增加“课

程思政”的亲和力,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航海概论”课程教学任务不仅要“授业”(传授航

海基础知识),“解惑”(学到的航海知识应用到港 口与航运企业的运营管理),更要“传道”(培养学

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实现立德树人),充分利 用“航海概论”课程“课程思政”资源的视频案例

素材,培养德技并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 型技术技能人才。4. 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在课堂教学上,需要不断探索不同课程的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提升教师运用信息化和新

媒体的能力,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浸润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正如*同志提出

的,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 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

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学校层面,开展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的探 索与实践,收集优秀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包

括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与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组

织教师交流和学习。要科学、合理地实施诊断与 改进,听取教师“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碰到的困

难及发现的亮点,研究下一步的工作思路,不断提 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5. 完善协力推进立德树人的机制学校在政策上应完善协力推进“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机制,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设立专

项资金鼓励教师申报立项研究,加大师资培训力

度,鼓励、支持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充 分发挥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从而使思政教育在

专业课堂中潜移默化地完成。由专家、督导、思政

教师、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安 排听课、与教师和学生开展座谈会等活动,除了课

堂满意度之外,还要增加对“课程思政”效果的评 价比重,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接受程度、成效是否达

到,以及如何与时俱进对思政内容的不断改进和

课教师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 技术技能培养有机统一。在明确目标的同时,更 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一定要站

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去看待高职专业课“课程思 政”的改革。教师的每一堂课、每一个眼神、每一

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次答疑,都起着言传身 教、耳濡目染的作用,因此,要不断提升高职课程

思政教育的活力。只有变简单灌输为科学“浸润

滴灌”,才能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专业课中,才能

培养德技并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技

术技能人才。参考文献:[1]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

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

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 -12-09

(01).[2] 张宏彬.高职院校如何实施课程思政[N].中国教育

报,2019 - 04-16.[3] 程德慧.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

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9(03) :72 -76,[4] 周亦文.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各类课程协同育

人机制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8(22) :15 -17.[5] 张森.高职院校建设\"课程思政”之路径剖析[J].教

育教学论坛,2018(37) :253 - 254.[6] 王石,田洪芳.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4) :15 -18.[7] 何衡.高职院校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困

境及突破[J].教育科学论坛,2017(30):27 -30.[8] 邹宏秋.着眼教学实效探索高职思政课与专业教育

融合新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1(22) :38 - 39.[9] 肖紫嫣.高职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方法策略

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01)=95 -97.[10]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

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 (2017 -

02 -27) . http://baike. baidu. com/item.[11] 程舒通•职业教育中的课程思政:诉求、价值和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5):72-76.—87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