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一、 完善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工作标准。保证护理工作正常运转,提高工作质量,杜绝差错发生。对每一项工作细节都应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二、科室建立护理质量改进、院感防控、病房管理等质量控制小组,责任到人,做到有人管、有人查、谁违犯谁负责。
三、严格三查十对制度。三查即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检查,十对即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药名、用药浓度、用药时间、用药剂量、用药方法、有效期。
1物品不齐全不交接;○2衣帽不整齐不四、严格交接班制度,做到六不接:○
3本班工作未完成不交接;○4上一班为下一班未做好准备工作不交接;○5交接;○
6环境不清洁不交接。 危重患者护理不周不交接;○
1爱岗敬业,始终如一的把患者利益视为第一位,五、加强护士责任心培养:○
2准确完成各项操作。○3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4认真努力工作。○
上班时间应有积极稳定的情绪、敏锐的观察力与思维能力,患者抢救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工作认真负责,确保护理质量。
六、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遵守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管理规范,把好无菌关,防止发生医院感染。、
七、ICU 医院感染防控管理:1进入ICU的人员必须更衣更鞋,并严格控制进入ICU的人数,尽量减少人员流动。2每天早晨打扫各病室的卫生。用500mg/L含氯制剂擦洗物体表面、地面;每周彻底擦洗一次;ICU病室空气净化器每日开放4小时以上,治疗室每天用紫外线消毒2小时,紫外线灯管每周用95%酒精擦拭并做标记,常规通风2次/d;定期进行空气培养、物表采样监测,如不合格要
分析原因并重新消毒直到合格为止。落实VAP、导管相关感染、尿路相关感染预防措施。
八、仪器安全管理
1.ICU固定仪器设备有专人(主班护士)管理,护士长总体负责。 2.各仪器定点放置,每班清点仪器数量,并每班交接。 3.根据各仪器不同仪器要求,由工程师来检测仪器。 4.如各仪器损坏应标识后告知负责人员处置。 5.每日对使用仪器进行清洁。
6.终末消毒时按照各仪器的消毒要求进行。 7.呼吸机有“备用”牌标识时才可使用。
8.物品管理:无菌物品与非无菌分开放置;无菌物品做到定位、定数量、定专人负责、定时清理、定时补充。
九、特殊感染的管理:对于乙肝、破伤风、狂犬病、绿农杆菌等特殊感染的患者,应放置单间,按隔离技术规范并加强医护人员个人防护。在吸引瓶内放入1000~2000mg/L含氯制剂,一次性包、敷料、器械严格按照医院感染要求进行处置。
十、ICU病人留置管路安全管理(非计划性拔管防范措施)
1.向清醒患者讲明各导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取得患者的配合,酌情使用胸带、肢体约束带,对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的患者,及时报告医师,合理使用镇静剂。
2.检查气管插管的位置、深度、导管粗细,固定方法是否合适,并做好交接
班记录。
3.移动患者时,避免造成插管移位或脱机;脑室引流管除导管固定牢固外,在头部加带网罩。
4.留置胃管患者及时检查胃管固定是否牢靠,记录胃管的深度及日期。 5.胸腔引流管置于患者上臂下,避免被患者抓到;协助患者翻身活动时注意管路长度,用手适当提高胸管并安置适当,搬动患者时防止导管脱出。
6.动静脉置管选择注射部位时,避免关节活动处,操作时应小心以防将穿刺针拉出;双腔尿管避免囊液减少而致尿管脱出,并且要定期检查及增添囊液。
十一、提高护理专业技能业务素质,系统、计划性完成ICU专科护士培养。鼓励支持ICU护士积极参加各级护理学历考试,积极订阅各类护理刊物,不断了解新技术以提高专业技能及应变能力,以扎实的专业知识指导护理实践,从而适应迅速发展的医疗技术,全面提高ICU的护理工作质量。
十二、加强安全质控管理,预防差错事故,自发树立高度的护理安全防护意识。
十三、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对容易发生的护理缺陷与差错反复强调针对已发生的差错事故,认真组织讨论,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制定整改措施,把差错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提高ICU护理质量。
十四、分级督促制度:充分发挥ICU质控体系的作用,落实护士长、质控小组的协作与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十五、本制度自2021年xx月xx日起施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