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高效课堂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理念,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以人为本,让每个学生在课上有事做,最大限度地动动手和动口,使每个脑、
学生都有所发展,有所收获,在40分钟内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
笪
蒙自市第四小学罗慧仙
方法,围绕一个“母问题”,浏览多篇文章,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批注式阅读,并鼓励每个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要求后进生汇报好词佳句,中上学生能读懂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把自己的想法和作者的思想融为一体进行交流。课堂上,全班学生和谐、轻松的课堂动起来,师生沉浸在平等、氛围中,教师教得不累,学生学得愉快,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
二、技能的高效性
书籍就是一部丰富的生活史,善恶美丑、爱恨情仇、酸甜苦辣样样俱全,现实中没有一个人的生活有着如此的广度和厚度,儿童只能靠阅读获取全面的知识,感悟五彩缤纷的“一主两翼”的课程体系和单生活。主题阅读
元主题教学法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心灵与思想的塑造。主题阅读的大单元教学成为快速、深度阅读和心灵阅读的根本所在,扎实、有效地提高着阅读教学的质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主题阅读教学中“以文带文课型”“读写联动课型”彰显了这“以文带文课型”可以分一理念。每个单元的
为一篇带一篇和一篇带多篇,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学习或类比学习,将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迁移到自学略读课文中,读为基础,写为延伸,读中学写,读写结合。“读写联动课可分为:一文多读,一读一得,得得相连,以型”
读带写;多文带写,一文一得,得得相连,以读教师可以寻带写等方式。教学完一篇文章后,
找有价值的写作点让学生练笔,培养阅读和写作的技能。
三、情感的高效性
新课标提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是让学生
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
教育研究2016.11~12一、知识的高效性主题阅读教学是以单元为整体的大单元教学,“单元导读”“整体识分为
“以文带文”“读写联字”
动”“自主阅读”“基础训练”“展示分享”等课型,每一种课型都充分体现了新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标提出的
原则。主题阅读教学把整个单元作为一个系统,以单元主题为“魂”,将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教材的编辑意图结合起来,以一个单元为单位组织教学。单元主题好比一根藤,课文好比藤上的瓜,以“藤”串“瓜”进行整体设计,整体施教,用大语文观统领教学的各个环节,把各个知识点放在大的语言环境中,采用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的方法将课外阅读引入课内进行。教师不仅是在教教材,更是在整合课程资源;学生不仅是在读教材,更是在学知识、学文化。每个单元的学习,学生都能不同程度地获取新知识,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教学每个单元时,教师可从“单元导读”入趣。
手,整体把握单元主题,明确学习重点和学习
87
教育随笔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教师要善于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会公民”
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加以培养,不仅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更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好好学习。主题阅读中,我们倡导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思想,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情感,一个主题就是儿童的一个智慧世界,由此,可以说:主题阅读是塑造心灵的阅读,是竖立生命的阅读。一个主题统领三套教材并列的三个单元,形成了由22篇文章组成的一个同主题大单元。从教材的角度来说,是以语文教材为主体,以主题读写、经典诵读为学生在同一主题下,阅读由课内引向课两翼。
外,由文本扩展为文化,这种以主题引导的扩展性和建构性阅读,不仅是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习惯的养成,更是一种文化的主体生成,一种人文素养的内化和提升。主题阅读的单元教学,对于教师来说不仅是在教教材,更是在扩展教材、生成教材;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在读教材,更是在感悟教材;对于师生共同体来说,则是在教———生成———读———感悟的过程中,实现语文素质和文化
涵养的提高。主题阅读的“两翼教材”是依据主导教材来编排的,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类:一是历史的经典。如爱国志、故乡情、民族魂等,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二是时代的如生态平衡、环境保护、新兴科技等,此热点。
类主题与时俱进,注重东西方文化的整合,富有时代特点;三是社会的焦点。如战争与和平、人际交往等,使读书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与实用性。四是做人的品质。如自立、诚信等,使读本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与教育性。主题的经典性、时代性、人文性和社会性决定了主题阅读是心灵成长的阅读。如小学一年级“爱”的主题设计按爱家人、爱周围的人、爱陌生人、爱同一民族的人、爱不同肤色的人……如此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螺旋上升,按这样的序列编排课文,引领儿童一步一步深入感悟主题思想丰富的内涵,让儿童从小就懂得“爱”的人文内涵。
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理念,教师应立足于学生,以人为本,让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陶行知师生观
审视当下中学师生关系,不难发现,师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现象非常普遍。陶行知把师生关系看作学校基本要素之一,他否定当时社会师生之间权威和服从的关系,并严肃批判师生间的“知识贩卖”现象:在教师方面,他们来到学校抱了一个“维持饭碗”的态度。由于教师的薪金是按着他们所担任教授的钟点多少来定的,所以他们认为自己在教室里讲课好像是出卖他们的话。而在学生方面,以为交了学费来上课,就是花了钱来买教师的话。这样看来,学校简直成一
88教育研究2016.11~12个“卖话买话”的大市场,教室便成了“卖话
买话”的铺店。陶行知认为这种师生间“知识贩卖”现象是当时大学存在的通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太疏远,甚至变成了一种商业关系。陶行知进而批判了当时大部分教师为了教书而教书,忽视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用教师的权威泯灭学生的天性,学生得不到任何成长和发展。他认为师生之间只有形成一种友爱互助的关系,才能促进彼此的发展,才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摘自《教育探索》/张玉株陈滔娜/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om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2219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