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特稿 2010/03/, ̄,第296 l ~ 鹫≥l100 ≤ ^一 一 篓 _ 擎一 成都市人事局—— ■ 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2009年.成都市人事部门以 人才优先、民生为本、确保稳定为 88.1 %.1680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一是突出政策体系建 设.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政策体 系 二是突出创业带动就业。全市初步形成以青年(大学生)创 业园为支撑,创业项目推荐、培训辅导、资金扶持、政策支持、 配套服务为一体的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扶持机制。三是突出 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服务.服务范围实现农村基层公 主线。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 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深化人事 制度改革为重点.完善措施、扎实 工作,迎难而上、稳中求进,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服务和保障经济增长。将人才发展摆 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和带动经济社会科 学发展,营造成都发展后发优势。一是坚持人才发展优先布 共服务、社会管理、产业发展领域全覆盖。四是突出发挥市场 促进就业的主渠道作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搭建市场平台.多 层次开展培训.进一步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五是突出困 局.多层次完善人才发展规划体系。二是坚持人才资源优先聚 集,努力抢抓机遇引进急需人才。三是坚持人才资本优先积 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实现了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 高校毕业生全部就业的目标 稳慎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2009年成都 累.大力加强产业人才培养培训。四是坚持人才结构优先调 整.着力破解城乡人才二元分割,为人才进入企业、服务产业 市人事工作各项改革顺利推进.实现了全面完成改革任务与确 保社会和谐稳定“两手抓”、“双促进”的目标。公务员规范津贴补 和深入农村、服务基层创造条件。 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和保障民生改善。将 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要位置,全市共 贴工作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顺利实施.事业单位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平 稳推进,以聘用制为核心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日趋完善。 有5.45万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本地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 成都市劳动保障局—— . 民生为本统筹城乡 成都市劳动保障部门按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建设总体部署,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主线。努力应对 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叠加影响.以民生为本 统筹城乡.劳动保障事业改革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 系由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制度、全市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由城镇 职工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两大 支柱构成.缴费和待遇标准多层次. 城乡比较充分就业局势稳定 全面贯彻落实应对国际金 融危机和灾后恢复重建的一揽子特殊政策措施.千方百计稳 保险关系市域内无障碍转接 ’ 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 通过 定和扩大就业.有力地巩固和发展了全市城乡比较充分就业 局势。通过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构建“大创业”、“大就业” 格局,扩大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范围.健全完善职业教育和职业 全面贯彻落实“三法一条例”.大力 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仲裁工作。深化 和谐劳动关系“四项创建”活动,全市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 全市有5个区被命名为“省级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示范城区”. 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乡镇街道(社区)和企业。覆盖企业 9682户、职工186.3万人,全市城镇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 97.6%。 技能培训体系等举措.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9万人.失地农民 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12.8万人.动态 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3%.农民集中居住区 就业率达97%.流动人口就业率达89% 城乡一体社保格局基本形成 紧紧围绕保障全民“老有所 养、病有所医”目标,积极深化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通 过着力消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碎片化”.全面实施城乡居 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制度.探索建立新型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全 面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等措施.实现了全市基本养老保险体 就业社保公共服务城乡趋同。按照“高效、快捷、便民”的 思路.以强化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劳动保 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全市劳动保障基层和基础工作进 一步夯实.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统筹 四JII劳动保障/民生】3 城乡劳动保障综合配套改革规划体系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