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环境研究

来源:小奈知识网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环境研究

作者:江安凤

来源:《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5年第6期

江安凤

(南京晓庄学院教务处,江苏南京,211171)

[摘要]高校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关系着高校发展、人才培养以及整个教育事业的未来。随着社会转型及高等教育环境的变化,多元文化思潮的并存,高校部分青年教师在思想意识、身心健康、业务能力等方面产生了焦虑与茫然,影响了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等。因此,研究青年教师面临的目标与任务、政策与制度、业务与技术等环境,以及上述环境对其政治信念、政治能力、政治价值观等素质提升的重要影响,是当前高校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青年教师自身成长的应然之意。

[关键词]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环境

[中图分类号]G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5)06-0144-02

[收稿日期]2015-09-16;[修回日期]2015-10-26

[基金项目]南京晓庄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研究项目“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研究”(2013-2014年)

[作者简介]江安凤(1973-),女,安徽宣城人,江苏省南京晓庄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高校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关系着高校发展、人才培养以及整个教育事业的未来[1]。青年教师与学生年龄接近,与学生接触较多,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影响最直接,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2]。

然而,随着社会转型及高等教育环境的变化,多元文化思潮的并存,高校部分青年教师在思想意识、身心健康、业务能力等方面产生了焦虑与茫然,影响了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等。因此,研究青年教师面临的目标与任务、政策与制度、业务与技术等环境,以及对其政治信念、政治能力、政治价值观等素质提升的重要影响,是当前高校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青年教师自身成长的应然之意。

一、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的新环境

现代教育词典中对“环境”的解释为“周围的情况和条件”。思想政治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3]。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总是在一定环境中工作和生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新环境,如对青年教师寄予深厚期望的目标与任务环境、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保障和提出更高要求的政策与制度环境、给青年教师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的业务与技术环境等,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目标与任务环境

目标是想要达到的境地和标准,教育目标就是所培养的人才达到的标准。2010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的主要战略目标是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样的教育环境与教育任务对高校青年教师寄予了厚望。

(二)政策与制度环境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师[2012]10号)、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党[2013]12号)等系列文件,上述文件制定的相关制度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业务与技术环境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美国新媒体联盟(New Media

Consortium,简称NMC)在近五年的《地平线报告》中阐释,在教育中普及应用并将成为主流的技术有电子书、移动设备、平板电脑、增强现实、基于游戏的学习、基于手势计算、学习分析、物联网、大规模在线开放网络课程、翻转课堂、3D打印机、可穿戴技术、量化自我、虚拟助手等等。

这些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势必给高等教育带来巨大的震动,首先是引发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的更新和调整;其次是大学传统学习形态发生根本性改变,知识传授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方式的变化[4];最后将出现的不仅是一场学习的革命,也是一场教学的革命。面临新环境的巨变,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生力军,由于其在适应科学技术发展方面有很敏锐的应变能力,因此,在这场技术革命中,很自然把青年教师放到了改革的风口浪尖上,使其必须转变教师角色,应对新的技术带来的挑战和新问题。

二、新环境对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提升产生的影响

百度百科解释“政治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核心,是政治主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获得的对他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发生长期稳定的内在作用的基本品质,主要包括政治理论知识、政治价值观、政治信念、政治能力、政治立场、政治品德、政治水平等”。上述定义表明个体政治素质是其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显然要受到各种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高校在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明确认识青年教师面临的目标与任务环境、政策与制度环境、业务与技术环境等外部环境对青年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影响。

首先,目标与任务环境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对高校青年教师寄予了厚望,坚定了青年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勇于实现教育目标和任务的政治信念。

其次,政策与制度环境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明确了高校青年教师责任和发展方向,坚定了高校青年教师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如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高校教师要切实肩负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业,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等。

再次,政策与制度环境中“创新青年教师管理机制、完善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和青年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机制”,为高校青年教师丰富政治理论知识、提高政治水平、形成高尚的政治品德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如在《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

[2012]41号)和《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师[2012]10号)等文件中

强调:高校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和完善理论学习制度,创新理论学习的方式和载体,围绕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创新教师管理新机制;要高度重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政治上引导、专业上着力培养、生活上热情关心,建立完善党委统一领导、专门部门负责、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的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促进广大青年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创新创造、锤炼高尚品格,完善青年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机制等。

最后,业务与技术环境中大数据时代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引发的教育技术革命,如随着优质教育资源大规模扁平化扩散,尤其是MOOC平台中大量名校名师推出的在线课程等等,这些使得青年教师不得不顺应科技发展的趋势,一方面要依赖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发课程资源,加强教学设计,以吸引更多的学生[5];另一方面,还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与研究,不断提高教师媒介素养,即提高识别信息的能力、分析信息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评估信息的能力、传播信息的能力和创造信息的能力,使在自己在面临海量的数据面前能够持有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和敏锐的政治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 http://www.gov.cn/zwgk/2012-09/07/content_2218778.htm, 2008-08-20.

[2]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 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 htmlfiles/moe/s7060/201305/152333.html, 2013-05-04.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10.

[4]吴剑平,赵可.大学的革命:MOOC时代的高等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2.

[5]莫甲凤. MOOC时代如何提升大学教师教学能力[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29-133.

[编辑:何彩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