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者签署个人辞职书的情况下,公司只需支付劳动者实际工作时间的工资,无需支付经济补偿。如果劳动者未签署个人辞职书,而公司在试用期内解除合同,公司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如果公司能提供证据,只需支付劳动者实际工作时间的工资,无需支付经济补偿。如果公司无法提供证据,劳动者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者选择赔偿,公司需支付两倍的经济补偿金,至少一个月的工资。
法律分析
1、如果劳动者签了个人辞职书:就是劳动者有试用期内主动解除合同了:这样的情况,公司只需给劳动者实际工作时间的工资、却不必给劳动者经济补偿。
2、如果劳动者不签:公司在试用期内解除合同,就必须拿出证据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
(1)如果公司有这样的证据:公司是依法解除与你的劳动合同,要给劳动者实际工作时间的工资、却不必给劳动者经济补偿;
(2)如果公司拿不出证据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就是公司违法解除合同,此时,如果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公司应当履行;如果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公司应给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的2倍作为赔偿,即:在劳动者工作不满3个月时,除给劳动者应得的实际工资外,还应给劳动者一个月的赔偿金。
拓展延伸
员工试用期被辞退,补偿金的法律权益如何保障?
员工试用期被辞退,补偿金的法律权益保障主要依据劳动法相关规定。根据我国劳动法第25条,如果雇主解雇员工试用期内,应当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具体金额可根据试用期工资和实际工作天数计算。补偿金的支付应当及时,并且不能低于法定最低标准。此外,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雇主辞退员工应当提前30天通知,未提前通知的,应当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如果雇主未按照法律规定支付补偿金,员工可以通过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或法院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员工在试用期被辞退时,应当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维护自身权益。
结语
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员工试用期被辞退,补偿金是其法律权益保障的重要内容。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5条和第39条,雇主解雇员工试用期内需要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补偿金额应根据试用期工资和实际工作天数计算,且不得低于法定最低标准。如果雇主未按规定支付补偿金,员工有权通过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或法院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在试用期被辞退时,员工应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积极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