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犯罪有很多种,主要是指犯罪构成中主观方面为过失的犯罪,比如过失杀人罪、失火罪、交通肇事罪等都属于过失犯罪,至于量刑的问题要结合罪名及犯罪的具体情况判断。根据我国刑法的具体规定,过失犯罪最多判7年。
一、缓刑的过失犯罪要撤销缓刑吗
缓刑期间过失犯罪要撤销缓刑。犯罪包括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所以过失犯罪属于犯罪的一种,只要是在缓刑期间出现了重新犯罪,一律撤销缓刑。因为过失犯罪的主观恶性比故意犯罪明显要小,因此刑法对过失犯罪的处罚比对故意犯罪的处罚要轻。
二、过失犯罪还需要承担哪些责任
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犯罪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承担相关刑事责任,例如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般来说,过失犯罪的量刑都会比照故意犯较轻而定,因为缺少了主观故意,可以对其适当减轻处罚。所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表现在主观意志上,而是体现在客观的一个效果上,此类犯罪都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过失犯罪除了承担法律规定的刑事责任外,有可能还要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或者行政责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