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什么情况下可以保释出狱

来源:小奈知识网

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以保释犯罪分子:
1、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分子;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分子;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以及怀孕或者正在哺乳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分子;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一、假释"制度是对罪犯进行改造的一种刑罚制度,使获准假释的罪犯能够有条件地提前释放,即“提前出狱”。““条件”假释主要表现为:
1.基本的假释条件
(1)不具有人身危险性,并且再次犯罪的危险:对累犯和蓄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掷危险物质或有组织的暴力犯罪的罪犯,不得假释。即便减为无期徒刑,有期徒刑之后也不得假释。犯罪人,减为无期徒刑后,还应明确规定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2)达到一定的刑期: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原判决的刑期内执行二分之一以上;被判死缓的罪犯,减刑15年以上,减刑、假释,减刑15年以上,才能假释。
如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免除上述刑期。通常涉及国家政治、国防、外交等特殊需求情况。
(3)确有悔改的表现:认罪悔改;遵守法律法规和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与思想、文化、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参加劳动,努力完成劳动任务。
其中,不主动退赃、协助追缴赃款赃物,赔偿损失,有能力不履行财产性刑罚,或服刑期间利用个人影响力、社会关系等不正当手段企图获得假释的,不认定为“确有悔改表现”。
(4)其他条件:符合上述条件后,还应结合具体犯罪情节、原判刑罚的情况、行刑的始终如一、罪犯的年龄、身体状况、性格特点、假释后生活来源、监管条件等综合考虑。
2.假释程序条件
对犯罪人的假释程序,按照“减刑”程序,由执行机关向中级法院提出假释申请。法庭组成合议庭审理,对符合假释条件的,予以假释。未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
3.宽限假释条件
其核心是有悔改表现,不存在重犯的危险,对某些情节较轻、身体危险性不大的罪犯,可宽大地把握假释条件:
(1)过失犯、中止犯、被胁迫犯、(2)由于防卫过当、紧急避险而被处以有期徒刑以上刑罚;(3)犯罪时不满18岁;(4)基本丧失工作能力,在假释后生活中确实存在生活困难的老年人,患重病或肢体残障的罪犯,(5)在服刑期间表现尤为突出。
4.假释的检验条件
获准假释的罪犯,需要接受一定期限的复审,其中,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是未执行完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10年。检验期内: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报告自己的活动,(3)遵守会客规则;(4)离开所住城市,县或迁居,应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二、保释条件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保释不致发生社会危害性的。
(三)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的,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保释有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两种方式。对同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决定保释的,不能同时使用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
三、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与本案无牵连;
(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四)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
取保候审的条件与执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