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如果发现用人单位有违反劳动合同的行为,可以通过投诉举报、申请劳动仲裁或劳动诉讼等方式来解决问题。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者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经济补偿,并加付赔偿金。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劳动者可以投诉劳动行政部门或劳动监察大队。
法律分析
如果违反了劳动合同,可以在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请求其解决问题。也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
在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可以和劳动者就竟业限制和服务期,约定违约金,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这两款约定时,要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的规定,劳动者可以当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投诉,也可以去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一、加班未休发成工资怎么办
加班未休发成工资可以通过投诉举报或者是申请劳动仲裁和劳动诉讼的方式来解决。不发加班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结语
劳动者在遇到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的情况时,可以通过投诉举报、申请劳动仲裁或劳动诉讼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基层人民法院将根据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不同来管辖。如果用人单位有违法行为,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经济补偿,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对于违反劳动规章制度或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情况,劳动行政部门也可以给予警告并处以罚款。如果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规定了竟业限制和服务期等条款,劳动者违反约定时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并支付违约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五十条 【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七十四条 【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事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下列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一)用人单位制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及其执行的情况;
(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三)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遵守劳务派遣有关规定的情况;
(四)用人单位遵守国家关于劳动者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
(五)用人单位支付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报酬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
(六)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监察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四条 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