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工伤起诉期限是多久内

来源:小奈知识网

工伤起诉期限一年,认定工伤后可依法要求赔偿,时效中断需重新计算。工伤起诉需提供身份证、病历、工资单等材料。起诉流程包括申请、填写申请表、审核认定、复议或行政诉讼、劳动能力鉴定、协商或仲裁、起诉和上诉。

法律分析

一、工伤起诉期限是多久内

工伤起诉期限应当在一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认定工伤,而且这一年的期限无法中断、中止。而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是可以中断、中止的,所以只要认定为工伤,可以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要求赔偿。只要期间向对方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只要期间向对方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时效是中断的,要重新计算。视具体情况而定。

二、工伤起诉流程需要材料是什么

1.受伤者身份证;

2.门诊病历本;

3.医院住院病历,包括住院病历首页,入院记录,体格检查表,专科检查表,辅助检查表,手术记录单,出院记录,检查报告单。病历需到住院医院医务科或档案室、病案室复印并盖公章;

4.关于休息误工的医疗诊断证明、工资单或者收入证明,扣发工资收入证明;

5.关于需要护理的证明、护理费发票或收条;

6.交通费住宿费票据;

7.认定工伤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鉴定费发票;

8.视情况提供其他材料。

三、工伤怎么打官司起诉

1.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

3.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审核认定。

4.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5.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提起复议或行政诉讼。

6.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7.就工伤赔偿事项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的,应及时申请劳动仲裁。

8.当事人一方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9.对一审判决不服的,15日内提出上诉。二审判决为终审判决,送达后发生法律效力。

结语

工伤起诉期限为一年内,无法中断、中止。工伤认定后,可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要求赔偿。工伤起诉流程需要提供相关材料,如身份证、病历、医疗证明、费用票据等。工伤起诉的流程包括申请认定、审核、决定、复议或行政诉讼、劳动能力鉴定、协商或仲裁、诉讼等。如有不服判决,可提起上诉。具体情况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六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工伤保险的政策、标准,应当征求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的意见。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十一条 工伤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

跨地区、生产流动性较大的行业,可以采取相对集中的方式异地参加统筹地区的工伤保险。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有关行业的主管部门制定。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