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渔歌子》教学设计

来源:小奈知识网

  学习目标 :

  1、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渔歌子》。

  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看注释等方式读懂词的意思。

  2、根据词中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3、体会诗中所表现的内容、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

  1、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感受词的音乐美,培养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词的意思,根据词中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体会词中的意境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创设意境,导入课题

  1、教师:同学们,我们先放松一下,请你看看画面,猜猜是哪首古诗,背一背。(课件出示:《江雪》《忆江南》《小儿垂钓》)

  2、教师:同学们积累的古诗真不少。你有没有发现这些诗歌中其实有一首是不一样的?(词)那什么是词呢?(词是诗的一种,配上音乐可以唱歌,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叫长短句。)

  3、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词——《渔歌子》。(课件出示古诗)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有的诗词积累,巩固诗与词的区别,进一步了解词的`知识,从而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创建学习古诗词的氛围,初步入情入境。】

  4、解题:渔歌子,词牌名。

  5、了解作者及背景:先让学生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教师再进行补充,最后课件展示相关资料。【张志和:唐代诗人。字子同,初名龟龄,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年轻时在朝廷过个官,后因仕途不顺而隐居江湖,自号“烟波钓徒”。与颜真卿等为好友。擅长歌词,能书画、击鼓、吹笛。作品多写隐居时的闲散生活。《渔歌子》这首词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设计意图:在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课上借助搜集的资料,有助于学生对诗人及写作背景的了解,为学习古诗打下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和学生搜集、运用资料的能力。】

  二、读中明意,读中悟情

  (一)、课件范读,营造气氛。

  (二)、学生自读,读通、读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把词读准、读通、读顺,注意“塞”“鳜”“箬”“笠”“蓑”的读音。

  2、巩固字音,记忆字形,重点掌握多音字“塞”在文中的读音。

  【设计意图:词语的朗读教学是理解一首词的基础,每一首词都有自己的意境,这些意境正是由这一个个的事物组构而成的,读词语便是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了解这些事物,为下一步对诗词的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检查、指导:

  1、指名读生字,并组词。

  2、指名读词,师生正音。

  3、指导朗诵,读准节奏,读出韵味。

  4、男生齐读,女生齐读,最后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利用多层次的朗读指导,让学生自读自悟,由浅入深地激发学生通过朗读来感悟诗词之美。其实,这也是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让学生读通,读出节奏和韵味,不仅是让学生在读中去体悟,更是通过朗读、倾听、感悟等学习方法,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