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奈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望洞庭教学反思范文

望洞庭教学反思范文

来源:小奈知识网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诗语言凝练,所描绘的意象所构成的意境美,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能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但是在很多时候,古诗的教学,都只是注重了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而忽视对意境的感悟。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诗境”难以感悟,这也是我们古诗教学的难点。《望洞庭》这首诗总体给人空灵、缥缈、温柔、宁静、和谐的感受,特别是诗中形象的比喻,形、色和谐,让人感到洞庭山水如设色淡雅、造型精致的`艺术品,玲珑剔透。

  根据这首诗的特点,本节课,我力图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丰富想象,感受水天一色物象的画面美,从而感悟空灵、缥缈的意境美。为了突破难点,我在设计时整首诗紧扣“和”教学,首先从“色调”方面来引导学生试着想象下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和”。其次抓形象的比喻,从形、色两方面引导学生想象洞庭山水工艺品般的画面美,进一步品味“和”。在学习后两行诗,感悟诗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人别出心裁的比喻后,巧妙引出唐五代诗人雍陶的《题君山》中的名句“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两首诗都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写出了洞庭的宁静、和谐的景象。这两句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把名句拿出来让学生进行赏析,想象画面。使学生在体会巧妙的比喻同时,洞庭的山水的秀美也给他们留下深深的印象。最后是拓展6句古诗名句。一是让学生迁移学诗的方法。二是领略诗人从不同角度写洞庭的山水的美。三是激发诵读经典兴趣,引导学生积累绝妙佳句。本节课设想做到三抓:抓字眼:旨在明确诗的意思。抓想象:旨在领悟诗的意境。抓吟诵:旨在进一步升华情感,得到美的熏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