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
2、能力目标: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制作简易的橡皮筋测力计。
3、情感目标:树立细致、有步骤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准备:
1、为小组准备:弹簧测力计、小物体若干、钩码一盒、实验报告单。
2、教师准备:拉力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引出课题
老师请二位学生上来比一比谁的力气大。
1、拉拉力器。
(1)谁的气力大一些?你是怎么判断的?(生:弹簧的长度)
能准确测量力的大小吗?(生:不能)
(2)聪明的人们利用弹簧发明了一种可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
2、板书课题测量力的大小
二、认识弹簧测力计
实验一: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1、学生分组观察。
2、汇报交流,介绍各部分的作用特征。
提环:当拉手用,方便提拉重物。
指针:(在“0”刻度左右)指示弹簧伸长了多少,结合刻度板,指出力的大小。
刻度板:标明力的刻度,方便读出力的大小。
挂钩:挂测量的物体。
弹簧:(弹簧测力计的主要部件)用伸缩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实验二: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1、分别感受1牛、3牛、5牛的拉力分别有多大。
2、慢慢地用力拉弹簧,增大拉力,看弹簧的长度有什么变化。
3、慢慢减小拉力,看弹簧的长度又有什么变化。
4、思考:弹簧测力计为什么能测量力的大小。
学生汇报:用力大小与弹簧长度的联系,认识到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力大,伸长长”的特性来测量力的大小的。
实验三:你还发现了什么
1、介绍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字母N表示。
2、左右对应的数值不一样(师:两边的数字有什么对应关系?)1牛≈100克力。
3、生介绍一大格、一小格分别是几牛,最大测量值是多少。
4、应用读数。
三、使用弹簧测力计
实验四: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1、师:同学们,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什么?(生回答,师总结)
(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
(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因此要先估计重力大小。
2、生齐读,加深印象,提高操作的准确性。
3、估力并使用弹簧测力计。
要求:
(1)测量时,各小组分工要明确。(一生估数,一生测量,一生读数,一生记录,完成表格。)
(2)先估计,再实测;在记录表中算出估计值和实测数两者相差多少,看哪组估计值和实测数相差最少。
物体的名称
估计重力的大小
实测重力的大小
估计和实测的差距
一盒橡皮泥
一辆小车
一个钩码
一个钢球
(3)小组测量并做好记录。
(4)学生交流汇报。
4、分析数据。
小组
测量物体重力(N)
一盒橡皮泥
一辆小车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第七组
(1)师:为什么测量同一种物体时,各小组的数据会出现偏差呢?
(2)生提出可能:没调零;读数时没平视指针;弹簧测力计本身不准;测量物体本身存在偏差等。
四、总结全课,畅谈收获。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小组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你们表现最成功的地方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制作橡皮筋测力计。
板书设计:
蒋绵绵——《测量力的大小》教案
测量力的大小
弹性限度内,
受力大,伸长长
弹簧测力计
1N≈100克力
注意:调零、平视、估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