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三只猴子》教案

来源:小奈知识网

  设计意图:

  《三只小猴子》是一首简单、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歌曲,它表现了小猴在床上蹦蹦跳跳以及摔了跟斗的情形。这种情形与幼儿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容易引起共鸣。《纲要》中的教育理念让我们越来越注重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自主性的发挥,都尽可能地在活动中创设条件,让孩子能自由选择、自由探索、自主想象、自主表达。只要是幼儿感兴趣、能自发参与的,都是在自主学习。在游戏中学习歌曲的过程,一定能让孩子们感到歌唱的快乐,从而萌发出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在倾听及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学唱歌曲前三段,并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围。

  2、培养幼儿初步的安全意识,懂得不能在床上或其他高的地方乱跳。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想不想听?

  2、教师播放歌曲《三只小猴子》,师:要仔细听哦,这首歌是关于谁的?

  3、提问:歌曲里面唱了什么?唱了谁的事?3只猴子怎么了?

  (追问:到底几只猴子?他们在干什么?)

  二、幼儿分段欣赏歌曲。

  意图:尝试根据图示,初步跟唱歌词。

  1、第一段:

  1)、教师根据幼儿回答一边出示ppt,一边演唱第一句:三只猴子在床上跳。

  2)、提问:接下去发生什么事了?

  3)、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ppt,继续演唱第二句: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

  4)、提问:后面呢?谁来了?

  过渡语l:哦~猴妈妈来了,

  5)、播放ppt,师:妈妈急的大声叫,猴妈妈说什么了?

  6)、教师播放ppt,演唱第四句:赶快下来别再跳。

  过渡语:这是歌曲第一段,那第二段又说了什么?

  2、第二段:

  1)、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ppt,并完整演唱第二段:两只猴子在床上跳,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妈妈急的大声叫,赶快下来别再跳。

  3、第三段:

  1)、提问:第三段几只猴子了?他怎么了?

  2)、教师播放ppt,完整演唱第三段。

  4、提问:刚刚一共唱了几段?

  5、师:这三段都是在讲谁呀?那你们觉得歌曲的名字应该叫?

  三、游戏导入:

  意图:帮助幼儿进一步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1、师:你们觉得小猴子在床上跳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很开心)那我们和小猴子一起跟着音乐唱一唱、跳一跳好吗?

  2、请幼儿跟着音乐,自由跳跃。

  3、师:我发现刚刚有几个小朋友跳的时候没有找准节奏,和小猴子一样乱跳的,所以头上也撞出个包来了,我们再试一次,这次我给你们一个节奏,请你们跟着我的节奏来试试好不好?

  4、教师出示节奏谱,说清规则:每一句请你们跳4下,也就是一拍跳一下。我们来试试吧。

  5、播放第一段音乐,幼儿跟着节奏谱跳动。

  6、师:刚刚有几个小朋友头上又撞包了,因为他没跟着节奏跳。其他小朋友都很棒的,和你的好朋友,give me five!

  7、师:不过我现在又有一个问题了,歌曲的名字是?哦~是三只小猴子一起跳的,但刚刚你们都是一个人跳的,想到什么好办法了?(和2个好朋友一起跳)

  过渡语:真聪明!但是有难度的,刚刚我们是一个人跳,现在三个人一起跳了,你们还能跳整齐吗?跳不整齐头上又要长包了。我们试试看?快,找好你的好朋友!

  8、教师播放音乐,三位幼儿一组,合作表演。

  9、师:你们这么棒,那我要加大游戏难度了,我们这次要这样跳。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