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公司不发工资多长时间可以劳动仲裁?

来源:小奈知识网

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解决公司未按期发工资问题。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侵害之日起算。劳动仲裁包括申请、审查受理、仲裁准备和仲裁审理四个步骤。申请时需递交申请书和相关材料,仲裁委员会在五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不受理决定。受理后,仲裁庭将在七日内组成。开庭前五日通知双方当事人,如有需要可请求延期开庭。

法律分析

只要公司不按期发工资,劳动者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

劳动仲裁一般分为四个步骤:当事人申请、审查受理、仲裁准备、仲裁审理。

一、当事人申请:当事人递交劳动仲裁申请书及相关材料、证据。

二、审查受理:劳动仲裁申请书符合要求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三、仲裁准备:仲裁委员会对决定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七日内组成仲裁庭。

四、仲裁审理:仲裁庭应当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开庭三日前请求延期开庭。

拓展延伸

劳动仲裁程序:公司拖欠工资的法律规定与限制

劳动仲裁程序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法律途径。在公司拖欠工资的情况下,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与限制,劳动者可以提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根据《劳动法》规定,公司不发工资的时间超过一个月的,劳动者有权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不同地区可能存在一些差异,具体规定还需参考当地的劳动法规。劳动仲裁程序通常包括申请、受理、调解、仲裁和执行等环节,以确保劳动者能够及时获得应得的工资。劳动仲裁是一种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途径,对于公司拖欠工资问题提供了法律保障。

结语

劳动仲裁程序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律途径,对于公司拖欠工资问题提供了保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仲裁一般包括申请、受理、调解、仲裁和执行等步骤,确保劳动者能够及时获得应得的工资。劳动仲裁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途径,具体操作需根据当地劳动法规定。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

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