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死刑执行方式包括枪决和注射。死刑执行可能会出现变更,包括停止执行和暂停执行。停止执行的情况包括发现裁判可能有错误、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罪犯怀孕等。暂停执行则是在执行前发现可能有错误时暂停执行。最终死刑的判决需要上报最高人民法院进行核准。中国的死刑执行方式主要有枪决和注射。
法律分析
死刑有两种执行方式。在我国执行死刑方式两种,即枪决和注射。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刑的,应当在指定的刑场或者羁押场所内执行。死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罚之一,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
死刑执行什么时候会出现变更
死刑执行的变更包括,停止执行死刑和暂停执行死刑两种情况,具体如下:
1、停止执行死刑。下级人民法院在接到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7日以内交付执行,但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立即报告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由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1)在执行前发现裁判可能有错误的;
(2)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3)罪犯正在怀孕的。
上述前两种情况中停止执行的原因消失后,必须报请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院长再签发执行死刑命令才能执行。对于因上述第三种原因停止执行的,应当报请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2、暂停执行死刑。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暂停执行,报请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裁定。一般只能由中级及其以上的人民法院,才能对犯罪分子作出死刑的判决。而在判处了死刑之后,还需要上报最高人民法院进行核准,因此在中级、高级人民法院判处了死刑之后,最终其实不是一定就会被执行死刑的。而至于中国死刑执行方式,其实主要就是枪决和注射两种情况。
结语
死刑,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罚之一,有两种执行方式——枪决和注射。在我国,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刑的,应当在指定的刑场或者羁押场所内进行。然而,死刑执行也可能出现变更。变更包括停止执行和暂停执行两种情况。停止执行可能出现在发现裁判可能有错误、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罪犯怀孕等情形。而暂停执行则是在执行前发现可能有错误时,需要报请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裁定。无论何种情况,死刑的执行都需要严格依法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八条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第四十九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