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离职人员领取工资的规定是什么?

来源:小奈知识网

员工离职单位需一次性结清工资,如未发放,可委托他人代领。员工可向劳动监察投诉,要求支付工资。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如因故不能领取,可由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支付时需记录数额、时间、领取者姓名,并保存两年以上。支付工资时应提供个人工资清单。

法律分析

员工离职,单位需要在和员工解除劳动关系时结清工资,如果没有在之后发放,员工无法来领取是可以委托他人代办的。同时员工可以直接电话向工作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要求单位支付工资即可。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

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

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

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拓展延伸

离职员工工资支付的法律要求是什么?

离职员工工资支付的法律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劳动法,雇主应当及时支付离职员工的工资,不得拖欠或延迟支付。其次,离职员工的工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或者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计算,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加班费等。此外,雇主在支付离职员工工资时应当扣除法定的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费等相关费用。最后,如果雇主未按照法律要求支付离职员工的工资,离职员工可以通过劳动争议解决机构或法院提起劳动争议申诉,维护自身权益。总之,离职员工工资支付的法律要求旨在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结语

离职员工工资支付的法律要求非常重要。根据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条例》,雇主应及时支付离职员工的工资,并提供工资清单。如果员工无法亲自领取工资,可以委托他人代领。此外,用人单位必须记录支付工资的细节,并保存备查。如果雇主未按法律要求支付工资,离职员工有权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维护自身权益。这些法律要求旨在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六十五条 【劳务派遣中解除劳动合同】被派遣劳动者可以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被派遣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二十七条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用人单位依据本条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条 【无过失性辞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