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人文历史风情景点
不要再问我奉贤有什么好玩的了,也不要再说什么奉贤没什么好玩的了。。。
好玩的东西很多,只是你们没发现而已!
现在我就来数一下,奉贤那些好玩的地方!
万佛阁~
1386年,为防海上倭寇入侵,上海万佛阁信国公汤和大将军督筑奉城城墙,将原是乡间小庵的万佛阁就地重建于北门月城湾内。因此,当地有“先有万佛 阁,后有奉城镇”之说。
明代的万佛阁,气度不凡,后历经乾隆二十二年及民国六年的二次修缮,佛阁更增添了大殿三 楹,东西禅室各二楹,后有地藏殿,前有弥勒殿,金碧辉煌,蔚为壮观。
万佛阁几经历史兴衰,于文革期间被毁,一九八九年重建。
如今的万佛阁由万佛楼、钟楼与鼓楼组成,很有特色,依城傍水,由低渐高,尤为特别是后法堂楼阁建在古城墙上,别具 一格,堪称古建筑的一绝,被定为奉贤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百禄桥,又名“曹家桥”。位于四团小汤村2组。建于1892年。三跨双拼平梁桥。这类石桥,在奉贤处处可见。
陆家天主堂钟楼。位于柘林金海村。建于1891年。
梯云桥(泰日镇人民街132号) 此桥为东西向,3跨3拼重力墩石桥。桥面有铁栏杆,看上去很不和谐。西跨5.20米,中跨6.20米,东跨5.30米,桥宽1.50米,桥高2.90米。 桥面南有很多的文字“大清嘉庆19年岁次甲戊清和月吉旦 道光16年3月民国16年”。
头桥西老街民宅,位于奉城头桥社区西老街2号。
洪福寺,又称洪庙,是上海市颇具有影响的佛教寺庙。原位于奉贤县洪庙镇钦公塘北侧,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6年),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路 过此地,百姓称颂“洪福齐天”而得名建造,香火一直很旺。一九九五年经奉贤县人民政府批准移址重建,按原建筑风格得以恢复,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
旃檀庵,又名旃檀禅院,位于金汇镇老西街。始建于1174——1190年。1931年重建。
李主一烈士纪念碑。位于奉城曙光中学内。李主一(1892~1928),1925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奉贤籍的第一位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李 主一同志积极参加革命斗争,秘密组织农民协会,发动农民、盐民和渔民积极开展各种斗争。“四·一二”反革命事变以后,为掩护大革命失败后幸存的一部分革命 力量,李主一与刘晓一起在奉城创办曙光中学,并以此为据点开展革命活动。1927年秋,中共奉贤县委在曙光中学成立,李主一任组织部长,进行了大量的革命 宣传工作。1928年3月29日,李主一赴沪西和江苏省委联系工作时被捕,同年6月21日被枪杀于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狱中。解放后,原奉贤县人民政府在曙 光中学校园内建立李主一烈士纪念碑,并由故宫博物院院长吴仲超题词:“李主一烈士不朽,死得其所。”学校对青少年参观免费,并为青少年举办仪式等活动免费 提供场地。
庄行暴动烈士纪念碑,位于庄行镇东市南端,始建于1967年,1986年重建。
1929年1月21日,由中共奉贤县委组织,在杭果人、陈云、严朴、茅学勤、刘晓、唐一新等率领下,举行庄行镇农民武装暴动。
南塘第一桥。位于南桥镇解放中路,旧为木梁桥,名乐善桥,南北跨南桥塘。清乾隆元年(1736年)易石重建,清嘉庆四年(1799年)由戴鸿、汝兆 麟等重修。清同治元年(1862年)此桥毁于战火。后由里人陈泰彤兄弟、吴文豹投资重建,1983年迁于南桥镇古华公园超然堂前。 桥南北跨公园西湖,桥长20.70米,宽2.46米,高5.30米,孔高3.50米,孔径7.8米,共有台阶53级。拱圈上方侧石刻有楷书桥名,建桥石材 为花岗石。2002年被公布为奉贤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奉贤县委旧址,位于奉城镇奉粮路70号。10年前,奉贤县委旧址修缮一新并建成奉贤革命历史陈列室。陈列室展览按不同的历史时期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 分介绍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奉贤人民声援“五卅”运动以及在奉贤党组织成立前所开展的农民运动;第二部分介绍了土地革命时期创立中共奉贤党的组织以及发 动庄行暴动的情况,重点介绍了刘晓、李主一等革命先辈的事迹;第三部分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党组织的恢复以及党领导抗日游击战的情况;第四部分介绍了解放战 争时期党组织领导人民开展武装斗争和地下斗争,迎接奉贤解放的情况。陈列室展出了近60幅鲜为人知的珍贵图片和近40件实物。这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 是我们进行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继芳桥,俗称为“糖桥”,位于青村镇东街,东西跨和尚塘。桥长40余米,宽2.5米,高8米,共有石阶42级,三孔,中孔大,左右二孔略小,中孔径 为8米。桥始建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为里人邹氏所建,另有一说为里人陈世昌建。《光绪奉贤县志》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重修。此桥 工艺独特,雌雄座榫,对接严密,桥身雕刻对称、精致,体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平,名符其实的成为我区石拱桥之冠,是我区重要的历史文物之一。1978年开凿金 汇港时,继芳桥被泥土填没,仅桥顶尚露出地面,“继芳桥”三字尚可辨认,现顶部已被压在厂房下,一座围墙压于桥顶。2004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严寺又名“佛阁”,位于上海奉贤区沪杭公路1749号。始建于元代。寺内原有一尊由百年樟木雕刻而成的千手千眼观音立像,可惜在“文革”中被毁。 古寺于1993年因市政建设,寺庙由大雄宝殿、天王殿、玉佛楼等建筑组成。寺内植有宋代古银杏树雌雄两株,至今依然枝繁叶茂,远近闻名。 涅磐经十七曰“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称为“福智二严”,故取名“二严寺”。
奉城古城墙。位于奉城镇北街,始建于明代洪武十九年(1386年),清雍正四年(1728)扩建为奉贤县署。城高2.5丈(8.33米),城围3公 里。原有朝阳、镇海、阜成、拱辰四门。四门外又各有月城一座。西门月城始拆于1930年,东、南两门月城于1937年11月被日军炸塌,现存留的是拱辰门 (北门)月城城墙一段。整体迁移后的城墙,长30米、厚11.84米,高约4米,城砖均为青砖质地,部分带有督造者及制作者名记。 1997年公布为奉贤区文物保护单位。
华亭东石塘,始筑于清代雍正三年(1713年), 华亭东石塘全长二十余公里,宛若小长城。史载雍正二年(1712年)七月海溢,强大的海潮冲塌了历代筑造的一道道海塘,田禾、庐舍俱淹。清廷朝野震惊,次 年命吏部尚书朱轼来此治灾。朱轼来华亭筑造海塘,屡遭冲塌,万分沮丧。后有一渔翁上书献策,遂堤以米糠抛入海潮留迹为线,采普陀观音石为骨,移蓬莱仙土为 肤,以糯米汤拌和为浆,十年成,竟使陆地南淤涨。 华亭东石塘因海潮失去北侵势头,早已失去了防洪潮的作用,但祖先们向自然灾害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抗争,激励着子孙后辈的斗志。
路氏宅位于奉城南街74弄36号。1913年建成。
南虹桥位于青村镇中街,始建于清康熙31年(公元1692年),为单孔石拱桥,是目前奉贤地区保存为数极少的明清石桥之一,整座桥残损较为严重。奉贤区政府非常重视文物保护工作,鉴于该桥的历史文物价值和残损情况,奉贤区博物馆对南虹桥进行了全面的维修。
龙腾阁位于海湾。其实是污水排放的通风口。
潘垫牌坊位于庄行潘垫。这里有菜花节和羊肉烧酒节……
庄行老街形成于1368年,位于庄行镇中,长一千米,除去中段被一条新街横穿,现保存基本完整。东街集古宅--汪家故居、李雪亭宅、油车弄刁家古 宅、混堂弄何六基宅,古商铺--杨记鞋店、古茶楼--东兴楼、古桥--毓秀桥、八字桥于一体,美观而不失大方,它能让你走回江南的过去,领略历史的魅力。 老街背靠南桥塘,\"沿着蜿蜒的水道,摇桨可直通庄行,各家各户都可以船来船往\",乍听似乎是玩笑,但实际上正生动展示了老街的韵致,整条老街安静平和、别 具韵味,在庄行你可以看到久违了的明清老街,粉墙黛瓦、小桥人家,听到江南水乡的咿呀橹声。从2008年起,庄行镇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油菜花节,胖阿姨的粽子名声远扬。
奉贤好玩的地方很多,不一一列举了,来南桥,吃喝玩乐都有!
以上信息来自魔酷网:http://www.moku.cn/tie/32656
仅供参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