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概的读音是:fēng gài。
风概的拼音是:fēng gài。 繁体是:風概。 注音是:ㄈㄥㄍㄞˋ。 简体是:风概。 结构是:风(半包围结构)概(左右结构)。
关于风概的诗词
《挽蹇都官·风概推诸老》
关于风概的词语
一概抹杀 斠然一概 不少概见 概日凌云 概不由己 概莫能外 一概而言 一概而论 想望风概 粗具梗概
风概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1.犹节操。2.风度气概。3.犹风骨。指诗文所体现的雄健有力的风格。风概[fēnggài]⒈犹节操。⒉风度气概。⒊犹风骨。指诗文所体现的雄健有力的风格。基础解释:犹节操。风度气概。犹风骨。指诗文所体现的雄健有力的风格。
二、引证解释
⒈亦作“风槩”。犹节操。引《宋书·蔡兴宗传》:“兴宗幼立风概,家行尤谨,奉宗姑,事寡嫂,养孤兄子,有闻於世。”清黄宗羲《曹氏家录续略序》:“余在浯溪四年,钦其风概,肥遯之士盖庶几焉。”⒉风度气概。引前蜀贯休《上孙使君》诗:“王演俗容仪,崔陵小风概。”清周亮工《书影》卷三:“信有造汉之功,而母早物色之,观其却王孙数言,凛凛烈丈夫风概。”⒊犹风骨。指诗文所体现的雄健有力的风格。引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晋世风概稍存;宋齐之间,教失根本,士以简慢、歙习、舒徐相尚。”
三、网络解释
风概风概亦作“风槩”。综合释义:亦作“风槩”。1.犹节操。《宋书·蔡兴宗传》:“兴宗幼立风概,家行尤谨,奉宗姑,事寡嫂,养孤兄子,有闻於世。”清黄宗羲《曹氏家录续略序》:“余在浯溪四年,钦其风概,肥遯之士盖庶几焉。”风度气概。前蜀贯休《上孙使君》诗:“王演俗容仪,崔陵小风概。”清周亮工《书影》卷三:“信有造汉之功,而母早物色之,观其却王孙数言,凛凛烈丈夫风概。”犹风骨。指诗文所体现的雄健有力的风格。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晋世风概稍存;宋齐之间,教失根本,士以简慢、歙习、舒徐相尚。”风概[fēnggài]风度气概。《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始救生人,终明风概。」《宋书.卷五七.蔡廓传》:「幼立风概,家行尤谨。」汉语大词典:亦作“风槩”。(1).犹节操。《宋书·蔡兴宗传》:“兴宗幼立风概,家行尤谨,奉宗姑,事寡嫂,养孤兄子,有闻于世。”清黄宗羲《曹氏家录续略序》:“余在浯溪四年,钦其风概,肥遁之士盖庶几焉。”(2).风度气概。前蜀贯休《上孙使君》诗:“王演俗容仪,崔陵小风概。”清周亮工《书影》卷三:“信有造汉之功,而母早物色之,观其却王孙数言,凛凛烈丈夫风概。”(3).犹风骨。指诗文所体现的雄健有力的风格。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晋世风概稍存;宋齐之间,教失根本,士以简慢、歙习、舒徐相尚。”国语辞典:风度气概。风概[fēnggài]⒈风度气概。引《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始救生人,终明风概。」《宋书·卷五七·蔡廓传》:「幼立风概,家行尤谨。」辞典修订版:风度气概。《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始救生人,终明风概。」《宋书.卷五七.蔡廓传》:「幼立风概,家行尤谨。」其他释义:1.亦作'风?'。2.犹节操。3.风度气概。4.犹风骨。指诗文所体现的雄健有力的风格。
关于风概的成语
概日凌云 风风火火 风风雨雨 春风风人 概不由己
关于风概的造句
1、文章针对内风概念应用上的混淆,对内风的含义和变化特点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2、其散见于宋末元初各家之文集者,残山剩水之间,或明或没,读者追想其风概,累嘘而不能已者,又不知凡几。
3、那时的严复意气风发,出于爱国之心,“极喜议论时事,酒酣耳热,一座尽倾,快意当前,不能自制,尤好讥评当路有气力人,以标风概”。【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zj-153668/】
4、那时的严复意气风发,出于爱国之心,“极喜议论时事,酒酣耳热,一座尽倾,快意当前,不能自制,尤好讥评当路有气力人,以标风概”。https://www.chazidian.com/zj-153668/造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om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2219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