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近年来关于市场经济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述评

来源:小奈知识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Sept,2006 N0.5 General 1 77 甘肃理论学刊 2006年9 】 Gansu Theory Research 第5期总第177期 近年来关于市场经济与我国主流 意识形态建设研究述评 洪光东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7) [摘要] 自上个世纪9O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国内学术界对市场经济与我 主流意识形念建设 进行了深人的探讨,学者们见仁见智,提出了各自精辟见解。本文试图将这一时期的、特别是进人新世纪以后的置要成果作・归纳和 梳理,以期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借鉴和指引。 [关键词]市场经济;意识形态;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1D6a6 [文献标识码1A [文章编号]1 0f】3 4307(2006)05--0023 04 在当代中国,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 述,有的学者是从宽泛的意识形态概念即从作为一个 系是一对复杂而重要的关系。市场经济改革在给我国 主流意识形态带来极大的影响与挑战的同时,也为我 整体的意识形态出发来进行研究;有的学者不是从整 体出发,而是从意识形态体系中的某一个具体形式出 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进入新 世纪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及我国加入 WTO,国内理论界从不同的角度对市场经济与我国主 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 究,提出了各自见解。这些研究为我们进~步探索社 发来研究其对于市场经济改革、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在这方面,研究最多的是把伦理、道德和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结合在一起加以研究。 从研究的分析框架来看。有的学者站在马克思建 构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卜层建筑关系理 论框架的高度来展开分析;还有 学者特别是经济学 界的学者是从新制度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理沦,特别是 诺思的相关论述为理论框架来探讨意识形态对我国市 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巨大反作用。 从研究的视阈来看。在研究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时,有的学者把他们的研究置于一个大背景 下来阐述。在这方面,有的学者把它们放到经济全球 化或加入TWO的大背景下展开论述;而有的学者把它 们与当代的中国社会转型结合起来加以论述。这样多 层次研究可使得他们的研究与阐述更宏观、更透彻、也 更有说服力。 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与发展提 供了非常有益的启示。 一、关于“市场经济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 研究概况 近年来,广大哲学界、政治学界及经济学界的学者 都对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了深入而透彻 的分析和研究,产生了~大批理论成果。不过依笔者 看来,当前我国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呈以下特征: 从研究的切入点来看。在研究市场经济与社会主 义意识形态时,学者们主要是从两个点出发来进行阐 [收稿日期]2006—05—19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05AKS003)“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作者简介]洪光东(1975--),安徽庐江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全球化和社会主义意识 形态研究。 ⑨爨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二、关于进行“市场经济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 设”研究的背景与必要性 对于当前进行“市场经济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 究的背景与必要性,学术界一致认为,这与我们国家在 推进市场经济过程中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任务 分不开的。 当前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与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有 关。伴随着市场经济改革,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一直 面临着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强有力的挑战,这种情 况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及加入WTO后越加明显,西 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其强大的政治、军事、经济为后 盾,在意识形态领域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肆进攻,使 得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产生了动摇。在这些思潮 里,学者们一致认为冲击力较大的有:新自由主义、民 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终结论”和“意识形态淡化论”。 当前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也与我们面临的新问题分 不开。学者们一直认为,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 在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促进人们先进 观念和现代意识形成的同时,也引发诸多问题。一方 面,社会问题丛生。市场经济改革催发了拜金主义、消 费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价值观的产生,引发精 神滑坡和道德失范,在现实中表现为投机主义、权钱交 易、贪污腐败等现象屡禁不止。另一方面,当前我国的 市场经济很难说是在一个良好的状态,市场经济的混 乱使得市场效率低下,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对于这 种情况,虽然制定了规范市场的制度,采取了各种完善 (正式)制度的治理措施,但仍无多大改善。这就说明 其原因不仅仅是(正式)制度的安排问题,它与以意识 形态为核心的有效率的非正式制度的缺失有很大关 系。 当前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还与我们面临的新任务有 关。一方面,意识形态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必然要求 反映经济基础。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与 深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客观基础开始并将沿着以 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向变化,作为 反映它的意识形态也必然要相应发展,即要不断进行 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建立及完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 也要求我们加强意识形态的研究和建设工作,以发挥 意识形态的导向作用。 三、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主流意识形态”的 关系 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 建设”研究时,学者们都用了不少的笔墨来阐述意识形 一⑨ 态与经济改革及经济发展的关系,以此建构一个体系 来研究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综合来 看,学者们主要是从以下两个理论框架来论述的。 有的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框架出发来探 讨两者之问的关系。他们认为,依据马克崽主义哲学 基本原理,社会形态的基本结构包括社会的经济结构、 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结构,其中,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 结构建立在社会的经济结构之』二.并受经济结构的制 约。经济结构包括经济基础,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结 构组成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二层建筑 } 层建筑 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由此出发,它们的关系町有:第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当代社会主义经济结构的 重要要素,与经济结构的其他要素支持着当代社会主 义意识形态结构的建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当代社 会主义经济结构的基础上建立并反过来影响当代社会 主义经济结构,二者之间普遍联系并相互作用。第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 经济基础的其他部分一起决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 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与政治上层建 筑一起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者是经济基础与 层建 筑这一基本矛盾的重要组成部分。第 三,当代社会主 义政治上层建筑在当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上建立,为 了服务经济基础,发展、巩固政治上层建筑,必须高度 重视意识形态建设,自觉推进意识形态的建设、创新和 发展。 有的学者从新制度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理论框架出 发来探讨它们的关系。在现代制度经济学理论里,意 识形态理论和产权理论、国家理论一起被作为分析制 度变迁的三块基石,它被看着是一种为降低交易费用 而设计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因为在新制度经济学里, “制度”是指一整套用来支配人们特定的活动方式与相 互关系的行为规则,这些规则以秩序的名义对社会资 源的占有和分配施加影响,它包括正式制度安排和非 正式制度安排。意识形态是非正式制度安排的核心, 它不但包容了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和风俗习 惯等其他非正式制度安排因素,而且还以包罗万象的 世界观的形态出现,指引人们的信念体系,从道德上判 定社会的劳动分工、收入分配和现行制度结构。 四、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及 功能 在论述时,学者们都用了较大的篇幅来阐述主流 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发挥的作用,他们一 致认为:意识形态对市场经济的作用是双重的,它既能 直接促进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又能阻碍市场经济的 发展。当它与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相适应时,可以降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低交易成l奉,慢化激励机制,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 益,反之则f扰经济的止常运行,阻碍经济的发展。』 体观点如下: 市场经济条件下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和批判作 用。学者们一致同意发展rfj场经济,离不开社会主义 意识形念的方向性指导。意识形态的指导可以兴市场 经济之利,除市场经济之弊,纠 其方向 的偏差.保 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走向邪路。同时市场经 济是外放经济,对外开放中我们在学 外国积极成果 的同时,西方的一些腐朽的人生哲学、社会科学理论1年1l 文化价值观念也会涌进来。加上西方对我国实施“循 序渐进”的和平演变战略,造成了人 ̄f]x,J-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认识混乱。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建设可以保持市场经济正确的发展方向。 对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安排的解释币¨支撑作用。首 先,意识形态作为非正式制度安排的核心,它是某些Ili 式制度形成的基础,市场经济制度也不例外,我国的主 流意识形态一直是市场经济制度安排的指导思想。其 次,意识形态为市场经济制度提供价值支撑。任何意 识形态都是对现实社会制度合理性的一种论证体系. 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只有被纳入社会制度框架体系 中加以理解,并通过提供必然存在的充足理由,才能具 有“正当”的约束力量。再次,市场经济的各项制度安 排只有与相应的意识形态或认同意识协调起来,才能 有效地得到实施,减少摩擦,实现其预期效益。 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这一点,学者们分别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来审视。 就宏观上来说,意识形态能发挥一种社会控制功能,以 凝聚人心,维系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 条件。一者,意识形态能引导社会成员树立共同理想 信念,形成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再者,意识形态能通 过引导社会心理定向、升华,起到化解矛盾、协调关系、 激发情绪的作用,让更多的人理解市场经济,促进市场 经济,并心悦诚服地投入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洪流之中。就微观企业来讲,任何企业的行为都受:卷 识形态支配,企业内部的团结、企业与外部组织关系的 和谐以及 业与外界摩擦耗费的减少等都需要意识形 态的支持。 规范市场上的各种经济行为,提高市场经济效益。 与自然经济相比较,市场经济的突出优势是效率。然 而,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并不能保证效率。在这种情况 下,我们口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首先,意识形态 和道德观念可以通过引导市场主体的价值取向,为人 们提供价值信念上的共识,进而达到规范市场主体的 行为,减少人们合作行为的“摩擦费用”的效果;其2欠, 意识形态体系 的政治 沦和道德观念 '『以姚范政时 机卡句卡¨政府竹员的行为 减少J ̄x,j‘经济活动的/f Jr l_, I:扰。冉次.它r叮以克服“搭便乍”及“委托 代 火 系”中“道德风险”等.以预防各种 道德经济行为的发 生;最后,意识彤态能够使社会成员卡¨信经济制瞍的公 平,被一种“1址 观”引 ,小去违 规则或小侵j 产 权,使执行产卡义的费川大量减少。} 述这止匕功能约束 了 道德行为 至足经济犯 行为,激肋r符合}I 会 利益并推动社会发胰的经济行为,从i 提高礼会的经 济效率。 意识形态口r以提高社会资源 的效率。仃flJJ礼 会里都有两种 本的资源配 疗式:rf』场 卡¨ I1J 场配置。市场配嚣…供求关系、价格等l 袭十勾成.址}f{ 体制选择决定J,的; 非市场资源 址… 、l【,内部、 政府活动等 市场行为进行的社会资源一 崽以形 态可以通过其自身的各项功能,对 I} 场 泺l凸 极其重要有时共至是决定性的影响.从 能 一定徉 度_卜提高非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效率。 五、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形态的特点及加 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路径 在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形态的特点时,_彳『 的学者认为:由于它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又是市场 经济的意识形态,故它有着自己的特点.眭lI内在的和谐 与冲突并存。和谐的方面表现在:…方而,礼会主义意 识形态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 ‘j深入不断 # 富和发展,与时俱进,愈益体现着它的时代特征;另一 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需要社会主义意识 形态给以有力支持,以期为市场经济提供强大思想动 力。对于内在冲突的方面,有的学者认为表现为:第 一,平均主义与利益主义的矛盾;第二,家族主义与市 场游戏规则的矛盾;第j,信用危机与市场经济运行的 矛盾。也有的学者认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 个人发展上,市场经济意识形态倡导的经济人与社会 主义意识形态倡导的全面发展的自由人之间的矛盾; 其次,市场经济强调的效率与社会主义意以形态注重 的一切都要围绕着公平来操作之问的冲突;最后.是市 场经济要求高效率而会使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而町能 产生两极分化,这与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原则产佳冲 突。 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主流意识 形态建设,学者制站在不同的角度提出r诸多的解决 思路和建议。有的学者从宏观上来探讨如何加强主流 意识形态建设,他们认为:首先,要加快政府职能改革, 改善政府对意识形态建设的引导和管理。在引导方 面,政府要坚决的承担起责任,杜绝各种落后、腐朽的 ⑤黧 霎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意识形态的发生和传播,但又要注意引导的方式方法; 在文化l仃场的管理方面,除_r要对文化市场的内容加 强监管以外,对实际经营活动,则要简化手续、降低门 槛,鼓励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 此外,政府也要通过职能改革,加强对自身行为的约束 和监督.切实改善自身作风,在意识形态建设中起到先 锋模范作用。其次,要加强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意识形态的引导,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 识形态。通过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 意识教育,积极推进传统的、计划的经济思想意识的转 变,培育市场经济的文化基础。再次,正确把握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意识形态建设的逻辑起点,切实贯彻以人 为夺的指导精神。有的学者从具体路径来探讨如何加 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学者们也设定了一些具体媒介。 有的学者认为进行意识形态应主要通过教育的途径来 进行,尤其足学校教育。因为学校作为人社会化的重 要场所.对人的意识形态、信仰观念、价值取向的改变 是其他部门和途径所无法替代的;而进行意识形态投 资则应由政府来实施,因为我国的各类制度变迁都属 于诱致性制度变迁,因此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投资也 应当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由政府来诱导。也有的学 者认为我们应该:一方面,面对市场经济改革和世界贸 易组织等新形势,大力提高传统媒体的吸引力和竞争 力,【太1为传统媒体曾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重要 平台;另一方面,要适应社区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在网络}二和社区里建立社会主义思想传播的新平台和 文化产品传播的新体系,以构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 设的新平台。 六、结束语 总之,学术界对“市场经济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 设”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涉及到了许多深层次的理论和 实践问题,加深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 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认识,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 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们对市场经济特点的认识才 刚刚开始,市场经济条件下意识形态的建设规律也才 刚刚显露,因此使得我们在某些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 入,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探讨和进一步研究的地方。比 如,市场经济的建立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积极和消 极影响到底有哪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形态有哪 些突出的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主流意 识形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什么地方?切入点又在哪 里?还有,上述这些在分析时没有完整地把研究放到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来探讨也是一大遗憾,等等。 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作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和分析。 ⑤ [参考 文 献] [1]于永贵.令球化态势F意识形态功能分析[J].社会科学研 究,2005. 4 [2]_£绍臣.意 l形态 卒¨L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Mj.天滓:天津 人民出版社.2002.12 [3j张秀玲.论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与现实意义[j . 西礼会科 学,2002.2 [4]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在开放的环境中发展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n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2 [5]张波,张风山.论意识形态、文化观念与经济绩效[J].理论探 讨,2003.j [6]李娇萍.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与市场经济发展[¨理论 导H.2004.10 [7]夏宁.意识形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_l_商业研究.2004.23 [8]李羚.制度 义与意识形态的与时俱进[J].经济体制改革. 2003.3 [9]徐海坡.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分化 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 的重建[J].深圳入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1【)]何平.意识形态与当代中圊[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6.1 [1 1]陈英,杨半.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的非正式 制度_J].南方经济,2005.12 [12]郑永廷.论当代中 礼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腱及特点[J]. 学术研究,2003.5 [13]杨俊一.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的哲学阐释[J .哲学 动态,2001. 1 [14]周宏.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理论研究[J].天 府新论,2005.,l [15]吕凌.非上E式制度对市场秩序建立的影响[J].中国礼会科 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5 [16]黄新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制度转型的原 探析[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17]喻进刘加华.预期意识形态与中国渐进式改革[J].财经科 学,2002年增刊 [18]陈捷.新制度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启示IJ].中国地 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19]庞永红.从诺斯意识形态理论看伦理道德的功能作用[J]. 道德与文明,2004.2 [2o]姚水洪.意识形态与经济活动效率[J .理论与现代化,1999. 1O [21]郑忆石.正确认识和处理意识形态问题的几个关系[J].海 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6 [22]袁新.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特征[J].学 术界,1997.3 [23]刚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发展市场经济的保障功能[J]. 河南社会科学,1999.6 [责任编辑:符晓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