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81年,( )夺取北周政权,建立( ),定都( )。 2. ( )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
3. 618年,( )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4. 618年,( )和儿子( )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 )。 5. 唐朝开国:李渊(高祖);奠基:李世民(太宗);发展:武则天;全盛:李隆基(玄
宗)。
6. 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 ),她( )年称帝,改国号为( )。 7. 唐太宗遵从“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古训,基本上做到了广开言路。他任命富于谋略
的( )和善断大事的( )做宰相,人称“( )”。重用敢于直言的( )为著名的谏臣。
8. 唐太宗推行( )的政策,在他统治时期
( )的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9. 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共同拥戴为“( )”。
10. 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 )、( )。 11. 712年,李隆基当了皇帝,就是( )。他以唐太宗为榜样,效仿“贞观之治”,
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不仅“贞观之风一朝重振”,而且经济文化又有了新的发展,形成唐朝的鼎盛时期——( )。
12. 从三国到南北朝,中国主要有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 )时,下令“分科举
人”。 ( )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13. 唐朝时最重要的选拔官员的方式是( )制度。分为制举(皇帝选拔非常之人
而设的特科)和常科两类。常科中最重要的是( )科,其次是( )科。科举制度在中国沿袭了( )多年,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4. 7世纪初,吐蕃杰出的首领( )统一青藏高原,定都( )。 15. 唐太宗把( )嫁给( ),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
间的友好关系。
16. 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给( ),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 )”了。
823年,唐藩在拉萨大昭寺前立下了( )。
17. 8世纪中前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斐罗为( ),回纥曾在灭亡东突厥和平定
安史之乱时出兵助战;( )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其中南诏的中心在太和城(大理),唐玄宗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 )。
18. 唐朝时,中日交往频繁。日本10多次派( )到中国访问、学习。其中著名的
有空海(平假名)、阿倍仲麻吕(晁衡)、吉备真备(片假名)。
19. 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高僧、旅行家、佛经翻译家( )到天竺学习佛
学,求取佛经。他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 )》。
20. 玄宗时,( )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
中国文化。留下了( )和干漆坐像,被定为日本的国宝。 21. 开皇之治出现的原因
22. 唐太宗实现贞观之治的措施:
23. 唐玄宗实施的实现开元盛世的措施:
(1)任用贤能:起用一批有德有才的人,淘汰腐败无能的官员; (2)发展生产:鼓励扩大耕地面积,号召兴修水利; (3)整理财政,精简官僚机构
(4)刑罚法律:按照唐太宗“宽仁”的原则,废除了武则天的酷刑苛法; (5)倡导节俭:遣散一批宫女,销毁宫中的大批锦绣珠玉,抵制奢侈。 24. 唐朝采取那些方式来加强与少数民族的联系:(
)
25. 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有哪些?
(1)建立背景:都是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政权特点:都采取新的措施来加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 (3)存在时间:都很短暂,二世而亡;
(4)灭亡原因:都因为统治者的暴政,被农民起义推翻; (5)大型工程:都修筑了大型工程,长城和大运河;
(6)历史地位: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灭亡教训为后来的统治者借鉴,出现封建社会的盛世。 26. 唐朝的开放政策:
原因:唐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具有先进的政治制度、安定的社会环境、繁荣的经济、光辉灿烂的文化,是当时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对周边国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表现:选官制度开放、民族政策开放、对外交往开放、文学艺术开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