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奈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试析解决高校师范生就业难的对策

来源:小奈知识网
第26卷第4期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8月 Vo1.26 No.4 JOURNAL OF LANZHOU INSTITUTE 0F EDUCATION Aug.2010 试析解决高校师范生就业难的对策 瑚 志红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89) [摘要]通过对高校师范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本文认为教育体制转变、师范院校办学理念的变化和师范 生本身定位不准是导致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各师范院校应通过整合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师范专业毕业生的竞争 实力;建立长效的师范生就业指导体系;帮助新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尽早确立职业发展方向,为成功就业做准 备等对策解决这一日益凸显的问题。 [关键词]师范生;就业;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23(2010)04-0085-02 On the Countermeasures of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Diifculty YA0 Zhi——hong (School of Literature,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89,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difficulty,this paper indicates that changes in teachers education system,normal colleges coaching philosophy and undergraduate own problems are the causes for this serious situation.Normal colleges should take the following solution countermeasure:optimizing the course system of normal colleges to enhance underrgaduate competition,setting up a long—term effective career service system to help college students when it is necessary,guiding freshman students to carry out career planning according to their reviewing and reorganization of themselves and get well prepared for future successful employment. Key words:normal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career;planning 近几年,伴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 源,而近来不少综合大学已经开始引入师范教育, 的社会劳动力的重新分配,大学生就业市场发生了 教师培养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使得以往由师范 很大变化。一方面毕业生人数激增与就业岗位的 院校定向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大一统”垄断局面被 增长缓慢出现尖锐矛盾,另一方面,由于农民工进 竞争开放型机制所代替。【2 此外,基础教育对教师 城、下岗工人数量激增和“海归”人数增加,如此众 的需求已经开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特别是 多就业人员一同涌向狭小的就业市场,客观上增加 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开展以后,允许各界社会人士参 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一向是有“铁饭碗” 与教师职业的竞争,用人单位既可以选择师范专业 的师范生同样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本文将就高 毕业生也可以选择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非师范专 校师范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行思考,以期对师范毕业 业毕业生和社会各界人士来充实教师队伍。教育 生有所启迪和帮助。 系统用人制度的转变无形当中增加了师范生的就 一、师范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业难度。 (一)教师教育体系转变的影响 (二)师范院校办学理念的影响 高校师范专业是基础教育系统师资的传统来 首先,高校扩招以后,最突出的问题是师范专 [收稿日期]2010—05—18 [作者简介]姚志红(1971一),女,北京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助理研究员,文学硕士,主要研究和从事汉语言文字 学和教学管理。 . 86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第26卷 业生源质量大幅滑坡。师范专业本来就不是很多 优秀生的首选,扩招后大量优秀生源流向了扩招后 的名牌院校,对师范专业造成优秀生源的相对流 失。其次,“师范性”的削弱造成师范生缺乏职业 竞争力。扩招后一些师范院校开始向综合院校过 渡,对原有的师范专业投人不足,重视不够,且在人 时间可以分布在各个学期,让学生能够经常做到理 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为就 业打好基础。 (二)建立长效的师范生就业指导体系,对在 校生随时进行指导 目前绝大多数师范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是在 才培养过程中对师范性强调不足,由此造成培养出 学生毕业前夕才进行的,这种做法存在着明显的弊 来的师范毕业生缺少职业素养和技能训练,最终导 致就业困难。第三,固有的教育模式影响了师范生 的竞争意识。师范院校往往对学生缺少职业指导, 使很多师范生除了知道自己可以做教师以外,缺少 自主创业、多向选择的勇气和心理准备。 (三)师范生本身的因素 长期的精英教育使许多师范生对自身定位不 准,就业期望值过高,择业观念陈旧,造成就业困 难。一些师范生只选择待遇好的大城市重点学校, 对普通的学校不加考虑;有些师范生只愿意去中 学,而不愿意去小学;有些师范生只去城区不去郊 区;部分师范生面对就业危机,宁可待业而不选择 “屈就”。另外,部分师范生依赖心理导致危机感 不足,其中有部分人以为学了师范就一定能当老 师,从而放松学习,为就业难埋下了隐患。 二、师范生就业难的应对措施 (一)整合优化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师范生的竞争实力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 定》提出以“教师教育”替代长期使用的“师范教 育”概念,建立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校 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 系。 这不仅是一种文字上的变化,更是对教师教 育未来发展趋势的改革。为了适应这种需求,顺应 发展,师范院校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层次结 构,把教学目标的重点定位在培养复合型、创新型 人才上,进一步调整专业设置和整合课程体系,建 立学科之间的联系,设计和调整师范专业人才的知 识和能力结构。在师范生培养模式上可以借鉴综 合院校“3+1”或“2+2”的模式,用两三年的时间 学习综合知识和技能,用一年或两年的时间进行专 业课程的培训。重点增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课 程论和教师技能方面的培训,内容涵盖整个普教系 统,真正做到学有所专、学有所长。此外,加强实践 教学环节,鼓励学生从事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 动,如教育见习、教育调研、教学观摩、教育实习等, 病,因为有些与就业有关的问题到这时暴露出来再 去弥补已经来不及了。因此,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可能存在的与就业相关的问题及时提供咨询和 帮助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目前 师范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进行改进:(1)建立长效 的师范生就业指导体系,定期对就业市场进行了 解,走访用人单位,搜集用人单位的信息并及时发 布给学生;(2)定期给学生分析就业形势和就业状 况,通报就业信息;(3)定期邀请校友或职业领域 内的经验人士与学生座谈,既介绍成功就业的例子 也介绍失败的例子,让学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全 面了解就业现状,及时调整自己的努力目标;(4) 定期对师范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个体指导,重点放 在心态疏导上;(5)定期为学生举办各种就业相关 讲座、举行各种比赛如模拟职场、简历大赛等。此 外,也可以根据年级的不同制定具体的指导目标。 上述措施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一个虽未就业但时 刻准备就业的状态中,既可以帮助学生顺利成长, 也有助于学生成功就业。 (三)帮助新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充分认 识自己的基础上,尽早确立职业发展方向,为就业 做好心理准备 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在 对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 能力和特点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时 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 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 排。|4 对于在校师范生而言,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自 己大学生活的规划,在充分考虑个人的能力、性格、 价值以及助力、阻力的情况下,确立最佳的职业目 标,并在学习和生活上做好安排。 师范生在校期间的职业规划可以分为三步。 首先是要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兴趣、爱好、技能、 价值观等等。可以通过自我剖析以及周围熟悉的 人对自己的评价分析自己,还可以通过相关书籍和 (下转第115页) 第4期 孙秀娟:“国际投资法”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115 [4] 张丽娜.国际经济法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 [参考文献] 可行性[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7). [5] 张乐平.全球化背景下法学双语教学探讨[J],.河北 [1] 莫世健.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模式思考 法学,2005,(11). [J].中国司法,2007,(6). [6] 赵红梅.国际经济法课程双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探 [2] 贺利芳,张刚,周围.关于高等院校专业课程双语教 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2). 学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7,(9). [3] 刘雅儿,周亚萍.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双语教学模式 [责任编辑:李建海] [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9). (上接第86页) 专业测评网站对自己的职业倾向、能力倾向和职业 力,提高自己的从业素养和能力。 价值观等进行评估,目的是澄清自己想干什么、能 总之,目前师范生存在就业难的现象既有教育 干什么以及应该干什么,为自己的职业选择打好基 体制的原因也有师范生个体的原因,通过调整课程 础。其次是要认识职业,包括职业的现状、发展前 结构、建立就业长效机制和加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景和就业状况以及对从业人员素质技能的要求等。 等措施,将会对师范生成功就业有所帮助。 可以通过查阅书籍、走访用人单位、对该领域的成 功人士或有经验的人士进行访谈、咨询老师和学长 [参考文献] 等多种途径对职业作了解。需要注意的是,师范生 除了要了解教师这个职业以外,还要了解自己喜欢 『1] 白玉海,刘金玲.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高校就业 做的职业,以便多方面准备,拓宽自己的就业之路。 工作应对策略[J].科技信息,2008,(12):45. 第三是职业定位,即在充分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 [2] 姜德照,常勤德.地方师范类院校学生就业形势与策 基础上确定自己的一个或多个发展方向。尽管师 略选择[J].理工高教研究,2004,(4):72. 『3] 周鼎.大学生就业压力与高校教育体制改革[J].徐 范院校的学生选择了师范专业,但并不是每个学生 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10):14. 最后都要从事教师职业,部分师范生可以根据自己 [4] 叶之红,罗汉书.职业生涯规划概念解读[EB/OL]. 的性格、兴趣特点选择与之相匹配的职业,以发挥 [2007—03—29].http://www.ep—china.net/content/job/ 自己的优势。 d/20070329075917.htm. 在确立了自己的职业规划以后,师范生就可以 从知识结构、职业素质、实践经验几个方面进行努 [责任编辑:李建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