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提高设备本质安全水平保障生产装置长周期运行——镇海炼化设备安全管理探索与实践

来源:小奈知识网
一线报道 编辑王新军 ■陆补芬 卓曼 镇海炼化努力以提高生产 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水 平为重点,通过抓基础创新、抓 设备源头控制、抓检修全过程 镇海炼化在识别中国石化设备 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全面完成 了设备管理的职责划分、工作 程序和业务流程、规章制度等 “三项制度”的清理、修订工 作。清理后,公司设备管理制 度共计32个、质量记录共计 推动公司设备管理走向“科学 化、规范化、制度化”奠定了基 础。 开展设备承包月检查工 控制、抓设备技术攻关和改造 等,提高设备本质安全水平,为 生产装置的安稳长运行奠定了 坚实基础。 作。镇海炼化坚持将每台设备 承包到个人,承包人员每月定 期对承包的设备进行检查,对 查出的问题立即汇报处理,对 不能立即安排处理的设备问题 或缺陷做好备案,列入滚动计 211个、工作程序或业务流程 共计87个。镇海炼化在强化新 抓基础创新, 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版制度宣贯的同时,持续做好 不断健全完善设备管理制 度。努力提高设备管理科学性。 制度的完善工作,基本形成了 “原则问题有制度、简单工作有 程序、复杂业务有流程、结果评 价有标准”的制度文件体系,为 划;严格检查和考核制度,使设 备的安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推行设备专业化管理试点 工作。为实现“以最少的人管理 @ 2010年第10卷第7期 _线报遵 . 最大的炼化企业”,镇海炼化正 在探索设备专业化管理模式。 动设备专业化管理主要从动设 备检修计划人手,改变原来由 裂化、合成氨和Ⅱ电站三套典 型装置仪表调节阀及其配套附 件自1988年至今20多年的设 备故障、维护因素、检修档案等 抓检修全过程控制, 提高设备检修质量 各装置设备管理人员编制检修 计划的模式,通过充分利用维 数据的数理统计分析,形成了 《仪表调节阀寿命管理》规范。 对大修装置认真落实仪表调节 阀预防性维护及寿命管理要 求,根据使用场合和设备结构 编制重要设备检修作业指 导书,推行检修工序卡。为保证 作业过程变更的规范与可控, 减少检修作业自由度和随意 保单位的技术力量,结合现场 机泵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易损件 寿命管理要求,制定动设备月 性,镇海炼化编制了《设备检修 作业指导书》,并应用于日常检 度检修计划。同时,镇海炼化还 组织编制了重要设备维护保养 手册,完善了《备品配件消耗、 储备定额明细表》,为确保专业 化管理后动设备维护、保养工 作得到有效控制和顺利进行创 造了条件。 2009年镇海炼化电气、仪 表专业也试行了专业化管理, 电气部成立了HSE组、运行组、 继保组、电机组、电力电子组、 配电组,仪控部成立了HSE组、 系统组、分析计量组、调节阀 组、工程计划备件组,同时还成 立了仪表响应中心。从运作情 况来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 炼油化工老区正常生产提供保 障的同时,满足了乙烯工程建 设需要。 开展设备寿命管理及预防 性维护工作。开展管道寿命管 理工作。镇海炼化对30套生产 装置1327条高温高压管线的 各类阀门部件、法兰垫片等易 损件建立了档案,并收集日常 检维修资料,预测使用寿命,制 定相应的防范性措施。今后,将 结合装置检修等不断完善管道 寿命管理台帐,并以此指导管 道的日常检修,实现管道的寿 命管理。 稳步推进仪表设备寿命管 理工作。镇海炼化通过对加氢 特点,分门别类地制定检修或 预防性维护实施细则,并予以 实施。 抓源头, 为设备长周期运行奠定基础 编制设计审查购置导则。 为抓好设备的源头控制,镇海 炼化按专业编写了新装置设 备设计审查购置导则22份, 将设计标准中未明确,易混淆 内容及平时工作中积累的、适 合于公司的行之有效的经验 通过设计审查购置导则的形 式予以明确,为设计审查、新 设备采购和技术协议签订提 供了指导。 坚持电仪“三次确认”工 作。镇海炼化从2004年开始在 新建、改造、更新、大修工程中 推行电气、仪表回路“三次确 认”管理工作,即:施工单位在 施工结束后要重新对接线正确 性、完好性及接线牢固性检查 一遍;试验单位检查第二遍;运 行单位检查第三遍,并注重三 遍的独立性。通过电仪“三次确 认”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并积极组织整改,确保了新建 或检修改造装置开车一次成 功,从源头上为装置的安稳长 运行创造了良好条件。 修及装置停工大修中。规定各 单位在设备检修技术交底时, 必须向施工单位提供相应的 《设备检修作业指导书》,为施 工单位编制施工方案以及设备 的检修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在 转动设备检修过程中推行“检 修工序卡”,规定每一道检修工 序所要达到的标准,对检修质 量进行全过程控制,确保设备 检修工作标准化、程序化,提高 管理效率。 深化机泵设备检修质量评 定工作。镇海炼化从2005年开 始推出机泵设备检修质量评定 工作,对检修后的机泵设备从 振动、温升、泄漏、规格化及文 明检修等方面进行质量评定, 评定出优良、合格、不合格三 类,并将机泵设备检修后的优 良率及合格率与检修单位的保 运费挂钩,在每月一次的大机 组特护讲评会上进行通报,从 而大大促进了检修单位检修积 极性和检修质量的提高。 精心组织、过程监控。实现 检修后装置至少高质量“三年 一修”的长周期运行目标。镇海 炼化重视做好停工前各项准备 工作,一年前开始着手进行检 修计划讨论,并定期召开检修 准备协调会,重点在方案、人 员、设计、材料、配合等方面进 SAFETY HEALTH&ENVIRONMENT 0 一线报道 行确认和协调。重大项目采取 项目负责人制度,做到专人落 实,层层保障。为提高检修施工 综合控制能力,组织制订了《装 置停工检修质量管理实施办 法》、《检修现场工机具管理办 法》和《施工单位施工、维护、保 运合同加扣款条款》。检修正式 开始后,每周两次召开检修现 场协调会,协调解决检修事务, 每日编发装置停工检修日报; 各单位成立检修专业管理小 组,抓好装置停工检修的全过 程管理,严把检修质量关;还定 期组织停工检修改造质量大检 查,并严格考核,督促施工现场 问题的整改,确保大修工作高 标准、高质量完成,实现降低装 置消耗和装置长周期目标。 抓设备技术攻关和改造, 提高设备本质安全水平 开展“最差10台机泵”动 态管理和技术攻关活动。镇海 炼化根据机泵设备检修情况、 易损件消耗情况及机泵设备运 行状况,经分析筛选,确定最差 1O台机泵。根据各最差设备在 运行、检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关单位逐条分析,制定相应 的对策,落实责任人及整改时 间,有计划、按步骤地实施改进 措施。通过改进密封结构、降低 机泵振动、腐蚀调查、管线应力 分析、加强平稳操作等技术攻 关和改造,使机泵运行工况得 到有效改善。如:2009年,镇海 炼化对106个位号的机泵群进 行了技术攻关和改造,其中有 73个位号的机泵群取得了明显 的效果 日》2o10年第10 J ̄1 7期 围绕特护设备的热点和难 分等工艺措施,同时采取防 点问题,积极组织技术攻关和 措施,使用喷涂耐磨涂料、堆 隐患整治工作。对故障多发的 硬质合金以及应用先进的防 大型往复压缩机,以易损件为 梁技术等手段,有效延长了 突破口开展技术攻关。镇海炼 冷壁管的使用寿命;针 化通过改进气阀、填料、活塞 50MW汽轮发电机组存在次 环、托瓦等结构,易损件材料升 级叶片断裂的安全隐患,多 级等攻关改造,2009年,列入特 组织专家计算分析,明确叶 级维护的往复压缩机组的检修 改造方案,并随即安排了实】5 总次数从2007年的33次降至 通过加强管理,实施技术改造 20次,为关键装置的稳定运行 攻关活动,镇海炼化4台C 提供了有力保障。 锅炉的机组可用率平均达 重视特护设备控制系统的 95%以上,设备可靠性有了稳 技术改造,为特护设备的长周 提高。 期运行提供保证。如对I焦化 镇海炼化通过加强管李 C201/3压缩机505控制系统由 至2009年底有25套装置连 老型号505改为新型505E控 运行时间达到或超过24个』 制器,有效增强了控制系统抗 有11套装置连续运行时问 电磁场干扰的能力。 到或超过36个月;PX、歧化、 抓热工设备技术攻关,持 非芳加氢等3套装置连续运 续提高炉机长周期运行水平。 时间达到或超过48个月,其 针对CFB锅炉因磨损导致“四 PX装置累计连续运行时问 管”泄漏、床料结焦导致工况恶 到了71个月,主要装置全面 化等问题,镇海炼化通过调整 现“三年一修”或“四年一修 工艺参数,优化工况,减少锅炉 生产装置长周期运行水平有 石灰石的加入量、控制燃料成 稳步提高。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