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竹脚手架搭拆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景观整治工程工程,位于安顺市市府路,结构形式为砖混。按照安全规范要求,超过5m的施工环境必须封闭施工。根据所在工程的特点和本地区的情况,本着就地取材又确保安全的原则,故采取竹脚手架作为本工程的安全围护架。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及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搭设使用。 二、施工准备
1、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现场的障碍物清除干净,夯实脚手架的基础,清理脚手架范围内的其他杂物。
2、根据方案要求的材料质量、规格进行合理的选择分类,并运至施工现场,以便顺利施工。
3、根据已计算好的工程量或根据工程进度准备好安全网,绑扎用的8#、10#铁丝或绑扎用的塑料篾等材料。根据绑扎方法和要求,切断铁丝并弯制成型,按所需尺寸切断塑料篾捆好备用。
三、竹脚手架的材质要求及质量标准
1、竹杆选用生长期3年以上的毛竹或楠竹,竹杆要求挺直质地坚韧,不得使用弯曲不直、青嫩、枯脆、腐朽、蛀虫以及裂缝两节以上的竹杆。
1
2、立杆、大横杆、剪刀掌、抛掌等构件的杆径要求大于50mm以上。小横杆使用竹杆时杆径不得小于75mm。使用木杆时还需满足前面相关要求。
3、竹跳板,采用螺栓穿过并列的竹片拧紧而成。螺栓直径Φ8mm—Φ10mm,间距Φ500mm—600mm,竹片宽50mm,板长2m—3m,宽200m—250mm,无蛀虫,无断裂。
4、竹杆之间绑扎采用塑料篾绑扎,塑料篾必须时有生产厂家合格证明和力学性能试验合格数据的产品。轻度裂纹的竹杆及竹跳板的固定采用8#或10#铁丝,产品必须有合格证明书及相关的力学性能试验数据产品。镀锌丝使用时不准用火烧,次品和腐蚀严重的铁丝不能使用,所有的绑扎材料不能重复使用。
5、安全网。安全网必须是生产厂家出厂合格证明并经批准使用的产品。各项参数必须符合要求。
6、钢丝绳。钢丝绳使用规格为6×37+1,机械性能及拉应力必须符合相关要求。绳卡必须按安全规范要求设臵。 四、竹脚手架的搭设程序
根据方案确定立杆位臵(放线)→挖立杆坑(或垫短木方基础)→挖立杆→绑大横杆→绑剪刀撑(斜撑或抛撑)→设臵连墙点→挂外侧立面安全网→搭设竹跳板。 五、搭设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1、放线。清理施工现场,将基础夯实夯平。根据方案图
2
放出立杆位臵线。立杆的纵向间距为700mm,里外两排纵距相等。里排立杆距离200mm—mm,外排立杆距墙900mm—1000mm,在立杆位臵用短木方垫平。保持周围有良好的排水措施。 2、绑立杆。
(1)先竖立里排脚手架两头的立杆、再竖立中间的立杆。外排立杆里排立杆的竖立顺序。立杆纵横向校正垂直后,在距基础300mm位臵加绑扫地杆,纠正短木方对准立杆下端。立杆的下端要锯平。
(2)立杆大头朝下,上下垂直,重心须在同一垂线上。左右、内外相邻两根立杆的搭接均应错开一个步距以上。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6m,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绑扎不得小于5道。 (3)立杆的垂直偏差,脚手架顶端向内倾斜不得大于架高的1/250,且不得大于10mm,不得向外倾斜。 3、绑大横杆。
(1)绑第一步大横杆之前应检查立杆位臵是否准确,短木方是否已校正就位。大横杆绑扎在立杆的内侧,沿纵向平放。水平位臵准确无误后,先绑两端,在绑中间。 (2)大横杆的搭接应位于立杆处,大头伸出立杆200mm—300mm,并将小头压在大头之上,搭接长度不小于1.5m,位臵上下、里外错开一倍立杆纵距以上,即错开≥700mm。 (3)为保证架体的稳定性,同一步大横杆的大头朝向应
3
一致,上下相邻两步的大头朝向应相反。
(4)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架体总长得1/30,且不得大于200mm。 4、绑小横杆。
(1)小横杆绑在大横杆上面,垂直于墙面。相邻两根小横杆得大头朝向应相反,上下两排小横杆应绑在立杆得不同侧面。
(2)施工层的小横杆应加密,间距≤800mm,小横杆距墙面保持50mm—150mm。门窗洞口有吊架处和操作层下一步与立杆绑扎的小横杆不得随意抽拆。 5、绑抛撑。
脚手架搭设至3步以上时,应及时绑扎抛撑,以防止架体向外倾斜或倒塌。每7根立杆设臵一道,与地面夹角为45—60支撑的基础必须坚实牢固。 6、绑斜撑或尖刀撑。
(1)脚手架搭设三步以上时,纵向长度超过15m或架高大于10m时必须绑扎斜撑或剪刀撑,一般设在脚手架的端头,转角和中间每隔10m净距设一道。
(2)剪刀撑的搭接长度大于1.5m。搭接范围内绑扎不得少于5道。剪刀撑本身以下剪刀撑于立杆,大横杆相交处应绑宾。
(3)剪刀撑设臵在脚手架外则,是与地面成45—60角得
4
十安交叉杆件。由下至上同步搭设,绑扎牢固。第一步剪刀撑应落地,上下两对剪刀撑不能对头相接。搭接位臵应位于立杆处,间距不能超过4根立杆间距。 7、连墙点的拉结。
(1)每层必须随搭设设臵连墙点。采用Φ6.5或Φ8@3000mm的钢筋预埋在外墙圈梁上(必须满足锚锢长度)与架体拉结,必须拉紧,拉牢。防止架体向外倾斜,以利帮助架体卸载。
(2)架体可将小横杆穿过连墙点然后用两根短杆加固。 (3)悬挑架钢丝绳的设臵必须符合相关要求。 8、安全网
(1)安全网应随搭设高度沿外立面挂设密目式安全网。网四周绳结孔须用扎丝绑牢,并一架体固定。
(2)设臵的安全网必须拉紧、拉牢、拉平、牢固。垂直方向每隔3层(且<10m)铺设一道水平安全网,作为遮挡下落物,以利于封闭施工。 9、竹跳板(或短木方的搭设)
(1)脚手架必须满铺,缝不能大于30mm。对头铺设的脚手板,其接头下面应铺设两根小横杆。脚手板的悬空部分不得大于100mm—150mm,严禁铺设探头板。搭接铺设得脚手板,接头必须在小横杆上面,搭长为200mm—300mm。
(2)脚手板必须用8#铁丝或10#铁丝与小横杆绑牢。上
5
铺密目式安全网,并用扎丝绑牢,水平封闭隔断。 六、搭设的安全措施及安全要求
1、必须按照有关规范、施工方案的要求及安全技术措施要求进行搭设。
2、架子工必须是经过专业培训的并取得架子工特种共种操作证,才能进行此项操作。
3、上班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必须穿防滑鞋。 4、脚手架的水平及垂直距离压线之间安全距离不得小于5m,并且必须有防护措施,否则不能施工。如发现隐患后必须立即上报,排除隐患后方可作业,严禁在隐患环境下作业。 5、六级以上大风天气以及大雾、大雨、大雪天气,不得从事脚手架作业。雨雪后作业必须采取严格得防滑措施。 6、安全网的设臵必须随搭设进行,设臵必须符合要求,搭设的架体上不经允许,严禁堆放任何材料。
7、高度超过三步的脚手架必须设臵防护栏杆及档脚板,马道及操作平台必须设臵栏杆或扶手。
8、脚手架的搭设必须同施工进度相配合,不宜一次搭设过高,以免影响架体稳定,超出楼面1.2—1.5m为宜。 9、每层必须隔断施工,用竹跳板铺设(应符合前面安全要求),且上铺安全网,设臵防护栏杆高1.8m,设臵20cm高的挡脚板。
10、临街、人行道边必须搭设安全防护棚。
6
七、竹脚架的拆除
(一)多立杆竹脚手架的拆除程序
必须自上而下拆除;拆除顶部安全网→拆除护身栏杆→拆脚手板→拆小横杆→拆剪刀撑→拆立杆→拆斜撑、抛撑和扫地杆。严禁采用上下同时作业,严禁采用推倒或拉倒的方式进行拆除。应坚持后绑先拆、先绑后拆的原则。 (二)竹脚架拆除的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项 1、拆除要求:
(1)架子使用完毕后,由专业架子工拆除脚手架。 (2)拆除区域应设警戒标志,派专人指挥,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警戒区域。
(3)拆除的杆件应用滑轮或其他索具自上而下运送,不得从架子上直接向下随意抛落杆件。
(4)参加拆除的工作人员必须按照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做好各种安全围(防)护工作。方可上架作业。严禁在不安全的环境因素下作业。 2、注意事项:
(1)拆除应至少4人相互配合操作,解扣和落杆时必须思想集中,上下呼应,相互配合,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2)竹杆较轻,拆除也比较容易,所以容易掉以轻心,甚至不挂安全带,不穿防滑鞋。竹杆虽轻但光滑,一不小心容易滑落,因而必须系好安全带。严格按操作要求自上而下
7
依次拆除。
(3)立杆:先戗在立杆,在解开最后两个绑扎扎扣。 (4)大横杆、剪刀撑、斜撑:先拆中间绑扎扣,托住中间再解开两头的绑扎扣。应分层次拆除,不得一次全面拆除,乱拆一气,以免发生坍架事故。 (5)抛撑:先临时加固后才能拆除。
(6)拆下的杆件特别是大横杆和立杆,不得往下乱仍,必须由中间1人顺杆滑落,待下面的人拆除后才能松手,以防杆件弹崩伤人。
(7)整片拆除后的脚手架拆除的斜道,上料平台架等,必须在拆除前进行加固,以保证架体稳定和安全。 (8)拆除下来的铁丝,塑料篾等不得乱仍,应派专人及时清理和搬运,将竹杆搬运到指定的地点,按规格及用途分类堆放整齐。
(9)拆除时距离高压线的安全距离不得少于5m。除用好安全防护品处外。六级以上的大风、大雾、大雨天气,不得从事搭设及拆除作业。雨雪后作业必须按规定采用防滑措施。
八、竹脚架的安全管理
(1)项目部成立安全领导小组,按照安全检查制度作定期检查,发现隐患定人定措施定岗整改并作好记录。 (2)班组安全员每天必须巡视安全,发现隐患应立即整
8
改并向安全员汇报,作好记录。发现情况立即上报安全员以采取措施解决。项目部每周作一次大检查,对存在的隐患进行排除,督促整改。
(3)架子的搭设必须按相关规范及施工方案进行搭设,每层架子按要求搭设完毕后,经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使用。 (4)每天上班前,班长、班组安全员必须对工作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交底,并做好签字记录。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