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比大小的教学反思

来源:小奈知识网


比大小教学反思

新建小学 张林云

比大小,孩子们会,教什么?还是相同的问题,对于这堂课我的先行设计时通过69和8比大小引出小数比大小的方法。之后又穿插计数单位比较方法和数线法,回头看看这些方法的引出生硬,也没有着重着突出哪个方法的比大小。

第二节课,听了王老师的比大小,她的设计思路是将方法呈现后重点讲解先比较整数部分,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十分位……方法的导入后设计两个活动,一个活动让学生自己写一个小数,和同桌写的小数比大小。第二个活动是猜价格。之后就是练习。整堂课听下来觉得可取的地方时活动的引入,让枯燥的比大小也显得有趣,但是有趣之余带给孩子们什么呢?这也是我听完这节课后的一个思考。

紧接着,第四节课我又在7班上了这堂课,前面的引出方法环节,一样,用69和8比大小引出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十分位,百分位,在下个环节中,我的引入语是这个单元学习的是什么?能用我们学过的小数意义来解释0.69<0.8么?引出几个计数单位。最后我用猜价格来引出数线,将价格的猜测范围在数线上不断缩小,突出数线的用处。

但是课后我再审视教学设计的时候,觉得在用计数单位来解释小数大小比较牵强,不需要的题目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这样孩子们也不会记得。是否可以将这个方法忽略不讲。是否所有方法都要呈现,多方法的呈现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在解决问题时有多个选择,可是孩子们已经找到最佳的方法解决了,为什么还要听这些方法,这些方法的应用度不高,时间是否就浪费了?

课堂的重难点不突出,是最大的问题,胡子眉毛一把抓,最后就想竹篮打水一场空,时候要背弃“照本宣科”。

2018.03.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