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化工园区应急救援调度指挥系统

来源:小奈知识网


化工园区应急救援调度指挥系统

应急救援调度指挥系统是事故发生时用于应急救援指挥调度的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应急值守、预测预警、应急保障、智能方案、指挥调度、应急评估等模块,系统功能框架如下图所示。

应急值守值班管理事件接报事件管理通信调度信息发布自然灾害预测预警生产事故预测预警综合预测预警分析次生衍生事件分析预测预警信息管理资源保障分析资源调度分析保障计划制作物资供需计算信息集成方案制定方案调整方案管理任务管理资源调度跟踪救援情况监控救援情况报告通信和视频集成过程再现事件评估应急能力评估评估报告管理评估指标管理评估模型管理预测预警应急保障应急救援调度指挥系统辅助决策指挥调度应急评估

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功能框架图

(一)应急值守

(1)值班管理

包括值班日志、排班管理、交接班管理、通讯录管理和电话记录等功能。

(2)事件接报

接收各企业、救援队等相关机构上报的突发事件信息,包括信息的自动读取、手工录入,支持事件的GIS标注。并按要求向相关部门报送,实现信息的批转。

(3)事件管理

主要完成同一事件多部门、多地方、多次上报信息与事件的关联、信息综合,以及与事件相关的预案、案例、知识、法律法规的自动提示等功能。主要包括事件信息管理与汇总、事件定位、周围环境分析、相关信息关联、事件扩展信息管理、态势汇总等。

(4)预案启动

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事件初步研判,事件类型、事件级别、关联预案等,通过系统启动相关预案,一键查询、调度、短信通知相关人员。

(5)通信调度

当发生事故时,系统可以通过标注地点位置信息等方式快速在地图上标绘出案事件地点。当前地图可以打印和保存为文件,通过短信平台、通讯调度、数字化传真、自动化办公系统等方式迅速下达到相关部门和人员。

(6)信息发布

值班人员定期或不定期限向外界发布事故协调指挥过程和当前救援情况,主要包括生成发布信息、查询调阅发布信息、确定信息发途径及范围、待发布信息的审核校对、信息的发布等功能。

(二)预测预警

(1)自然灾害预测预警

接收其他部门的预警信息,根据灾情信息结合二三维GIS确定大致受影响的地区。并分析相关受影响范围内受影响的重点企业单位、重大危险源、救援力量等。

(2)生产事故预测预警

对企业报送的生产事故进行信息结合危化品事故泄漏模型等进行模拟分析,计算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通过事故模型分析,生成相应的事故后果危害分析报告。

(3)综合预测预警分析

结合专业预测预警结果和预测预警模型,对事件发展的趋势、影响范围、后果等进行综合分析。并在二三维地图上实现综合预测结果的标绘和态势展现,生成专题图,为领导

提供直观的决策参考。

(4)次生衍生事件分析

基于综合预测结果,分析事件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件,提请相关部门进行专业预测该次生衍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防控次生衍生事件提供决策参考。

(5)预测预警信息管理

根据综合预测分析结果,结合相关预案关于各级预警指标的规定,给出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建议,供领导决策。按照相关预案规定,形成预警发布信息,进入预警发布流程。对预警信息进行维护管理。

(三)应急保障

(1)资源保障分析

提供根据不同类型事件在事发地周围一定范围内可用的人、财、物等保障资源的分析功能。

(2)资源调度分析

实现应急资源调度路径、应急救援队伍调度路径分析等功能。

(3)保障计划制作

基于应急资源保障分析、资源调度分析等结果,生成应急保障计划,并根据事件现场状况对保障计划进行进一步的更新和调整。

(4)物资供需计算

提供相关物资计算模型,根据事故影响区域、伤亡人数、事故态势预测等输入条件,计算应急处置所需物资,为物资调度提供参考。

(四)辅助决策

(1)信息集成

采集并汇总事件实时信息,生成反应事件情况的文字表单;搜集整理与突发事件相关的地理、经济状况、案例等基础数据,为方案生成提供基础。

(2)方案制定

在信息集成的基础上,选择并确定作为方案依据的各类参数,智能匹配相关结构化预案,根据预案内容,定制方案要素,通过计算机或人机交互的方式智能化的组成应急方案。此外,还能够对生成的多个方案进行自动对比分析并给出排序,为最终选择提供建议。

(3)方案调整

包括方案调阅、对方案制定依据、要素的调整,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整体方案的调整优化,并能够与之前的方案进行对比并模拟展示对比结果。

(4)方案管理

包括对方案制定的各类模板、要素进行优化调整,并对已生成的方案进行查询、统计分析及维护。

(五)指挥调度

(1)任务管理

包括根据相关预案及智能方案,生成具体的救援任务,并实现对救援任务的审核、分发及调整。

(2)资源调度跟踪

在建立集通信、信息、指挥和调度于一体的应急资源和资产数据库的基础上,实施对救援队伍、救援专家、储备物资、救援装备、通信保障和医疗救护等应急资源的动态管理。

(3)救援情况监控

实现发布救援领导机构的指令,对最新救援情况进行查询,收集、汇总、分析反馈信息,并结合GIS对救援情况进行展示。

(4)救援情况报告

接收相关机构的救援情况报告,辅助生成本级救援机构的阶段性及整体救援情况报告,并对报告进行管理和分发。

(5)通信和视频集成

依靠通信和信息设备、大屏幕显示、专家视频会商、图像传输控制、电子地图GIS管理等,完成对事故救援过程的协调指挥、信息管理以及跟踪监测。

(6)协同应急

基于“应急一张图”的远程协同标绘,语音、视频、图片、文字、文件等信息交互,实时共享处置过程中的态势信息,实现多方协同分析、综合研判、会商决策。

(六)应急评估

(1)过程再现

根据应急处置过程的各环节,从综合应用系统的相关部分提取事件的关键处置信息,进行合理地组织存档,在需要时调出,在事后提供全面再现事件处置过程的手段。应急过程再现需要对事件处置过程中信息接报、风险分析、预测预警、数据监测、应急方案、指挥调度等环节进行再现,可根据需要对应急过程中的各关键环节有选择地进行再现。

(2)事件评估

提供应急过程事中评估和应急过程事后评估功能。依据事件的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应急处置各环节的处置情况,进行事件处置效果的评估,结合专家建议进行修正,形成最终的事件评估总结。

(3)应急能力评估

依据评估指标体系和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应急装备配备情况和分布情况,对应急技术能力进行评估,结合专家建议进行修正,形成最终的评估总结。

(4)评估报告管理

生成评估报告,并提供对评估报告的管理功能。

(5)评估指标管理

评估指标体系管理功能包括:对评估所采用的指标体系进行维护,包括各级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和修改。评估指标体系是建立评估模型的基础之一。

(6)评估模型管理

针对不同事件类型建立事件评估模型,并提供对事件评估模型管理的功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