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单元测试
1
【单选题】(1分)
中医养生学受()理论的指导。
A.
中医
B.
西医
C.
中医药
D.
中西医
2
【单选题】(1分)
中医养生学探索人类()的理论。
A.
亚健康
B.
健康
C.
长寿
D.
疾病
3
【单选题】(1分)
中医养生学主张()。
A.
邪气为虚
B.
邪气为本
C.
正气为本
D.
正气为虚
4
【单选题】(1分)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养生主》,典出()。
A.
守株待兔
B.
庖丁解牛
C.
亡羊补牢
D.
卧薪尝胆
5
【多选题】(1分)
中医养生学研究中国传统的()的方法。
A.
颐养身心
B.
延年益寿
C.
增强体质
D.
预防疾病
6
【多选题】(1分)
从()、情志等各个方面调养身心。
A.
饮食
B.
运动
C.
药物
D.
起居
7
【多选题】(1分)
历代养生家的养生之道在()、药饵等方面各有侧重、各有所长。
A.
动形
B.
调气
C.
固精
D.
静神
8
【多选题】(1分)
饮食养生强调()等。
A.
食忌
B.
食节
C.
食禁
D.
食养
9
【判断题】(1分)
自古以来,人们把养生的理论和方法称为“养生之道”。
A.
对
B.
错
10
【判断题】(1分)
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水恒主题。
A.
对
B.
错
第一章测试
1
【多选题】(1分)
人的生命过程,一般都要经历()五个时期,这也是生命进程的基本规律。
A.
出生
B.
壮盛
C.
死亡
D.
成长
E.
衰老
2
【多选题】(1分)
构成人体及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是()。
A.
精
B.
血
C.
津液
D.
蛋白质
E.
碳水化合物
3
【多选题】(1分)
年龄算法有()和()两种。
A.
农历
B.
生物学年龄
C.
阴历
D.
时间年龄
E.
阳历
4
【多选题】(1分)
衰老可分为两类,分别是()和()。
A.
真性衰老
B.
心理性衰老
C.
假性衰老
D.
生理性衰老
E.
病理性衰老
5
【多选题】(1分)
衰老的生理因素有()。
A.
肾阳亏虚
B.
肺脏衰弱
C.
肝脏衰惫
D.
脾胃虚衰
E.
心脏虚衰
6
【多选题】(1分)
早衰的原因()。
A.
遗传因素
B.
社会因素
C.
劳逸失度
D.
七情太过
E.
自然环境
7
【判断题】(1分)
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实质上都是气的升降出入的具体表现。
A.
错
B.
对
8
【判断题】(1分)
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以脏腑阴阳气血为主的。
A.
对
B.
错
9
【判断题】(1分)
人体寿命的长短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
A.
对
B.
错
10
【判断题】(1分)
中医养生学以保持生命活动的动静互涵、平衡协调为基本准则。
A.
错
B.
对
第二章测试
1
【单选题】(1分)
人体是与天相应相通的、()一体的有机整体。
A.
精气神
B.
气神
C.
精气
D.
精神
2
【单选题】(1分)
满月时,人()气血最充实,内分泌最旺盛,容易激动。
A.
颈部
B.
头部
C.
腹部
D.
肺部
3
【单选题】(1分)
从生理而言,()成形主静,是人体的营养物质的根源。
A.
热
B.
阴
C.
阳
D.
寒
4
【单选题】(1分)
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必须保持相对稳定和协调,才能维持()。
A.
正气存内
B.
贯穿上下
C.
阴平阳秘
D.
沟通内外
5
【单选题】(1分)
保养正气重在()。
A.
肝肾
B.
脾肾
C.
脾胃
D.
心肝
6
【多选题】(1分)
在气功导引法中,有“开通(),营运大、小周天”之说。
A.
督脉
B.
冲脉
C.
任脉
D.
带脉
7
【多选题】(1分)
综合调养大致有()、调情志、动形体及针灸、推拿按摩、药物养生等诸方面内容。
A.
调饮食
B.
慎起居
C.
顺四时
D.
戒色欲
8
【多选题】(1分)
综合调养原则包括()。
A.
辨证施养
B.
审因施养
C.
养勿过偏
D.
养宜适度
9
【多选题】(1分)
刘完素提出人一生()的摄生思想。
A.
治
B.
延
C.
养
D.
保
10
【多选题】(1分)
作、息、坐、卧、()等必须符合人体生理特点、自然和社会的规律。
A.
衣
B.
食
C.
行
D.
住
11
【判断题】(1分)
“药无贵贱,中病者良;法无优劣,契机者妙”。
A.
对
B.
错
12
【判断题】(1分)
保养正气,就是保养精、气、神。
A.
错
B.
对
第三章测试
1
【单选题】(1分)
亚健康状态是呈()发病及发展的。
A.
快速
B.
迅速
C.
急性
D.
慢性
2
【单选题】(1分)
亚健康状态()发展为疾病的。
A.
可能会
B.
一定会
C.
有50%的可能性
D.
一定不会
3
【单选题】(1分)
亚健康状态是()的。
A.
不可逆转
B.
可逆转
C.
不可转化
D.
不可发展
4
【多选题】(1分)
在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后,最终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有关健康的概念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三方面的完美状态”。
A.
心理
B.
生活习惯
C.
社会适应能力
D.
身体
5
【多选题】(1分)
中医关于“病”的概念,涵盖了西医学的()状态。
A.
亚健康
B.
完美
C.
健康
D.
疾病
6
【判断题】(1分)
躯体健康:指人体生理功能正常。体质强壮,生长发育达到该年龄应有的标准。饮食、睡眠等生活起居符合科学要求。
A.
对
B.
错
7
【判断题】(1分)
健康是动态变化的。
A.
错
B.
对
8
【判断题】(1分)
健康测量是对健康概念及与健康有关的事物或现象进行量化的过程。
A.
对
B.
错
9
【判断题】(1分)
中医学认为,平衡即健康,失衡即为疾病。
A.
对
B.
错
10
【判断题】(1分)
亚健康状态就是疾病。
A.
对
B.
错
第四章测试
1
【多选题】(1分)
常见的起居养生方法有哪些?()。
A.
起居有常
B.
着装顺时得体
C.
劳逸适度
D.
保持二便通畅
2
【判断题】(1分)
艺术欣赏是我们常见的娱乐养生方法之一。
A.
对
B.
错
3
【判断题】(1分)
琴、棋、书、画古人称为四大雅趣。
A.
错
B.
对
4
【判断题】(1分)
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这体现了娱乐养生。
A.
对
B.
错
5
【判断题】(1分)
宫调式乐曲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
A.
错
B.
对
6
【判断题】(1分)
角调式乐曲具有“木”之特性,可入肝。
A.
对
B.
错
7
【判断题】(1分)
以怒制思属于转移法。
A.
错
B.
对
8
【判断题】(1分)
节制法属于七情调摄。
A.
错
B.
对
9
【判断题】(1分)
调神法是精神养生法。
A.
错
B.
对
10
【判断题】(1分)
常见的中医养生方法有:精神养生、起居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
A.
对
B.
错
第五章测试
1
【单选题】(1分)
《灵枢·营卫生会》指出:“老壮不同气”,即是人体的结构、机能代谢与()有关,从而对体质产生一定影响。
A.
性别因素
B.
先天因素
C.
精神因素
D.
年龄因素
2
【单选题】(1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这是指()对人体的影响。
A.
年龄因素
B.
性别因素
C.
精神因素
D.
先天因素
3
【多选题】(1分)
现代中医根据体质的阴阳、气血、津液的虚实盛衰,将人体分为()体质。
A.
正常体质
B.
亚健康体质
C.
疾病体质
D.
健康体质
E.
不良体质
4
【多选题】(1分)
阴虚体质是指当脏腑功能失调时,易出现体内阴液不足,阴虚生内热的证候,常表现为()的特点。
A.
潮热盗汗
B.
形体消瘦
C.
手足心热
D.
心烦易怒
E.
两颧潮红
5
【多选题】(1分)
血瘀体质的养生原则以活血祛瘀,通经疏络为主。调理的方法有()。
A.
生活起居调理
B.
药物调理
C.
饮食调理
D.
音乐调理
E.
经络调理
6
【多选题】(1分)
痰湿体质调理以健脾利湿,化痰泻浊为主。可选用的中药有()。
A.
陈皮、半夏
B.
冬瓜皮、白术、鸡内金
C.
当归、田七、川芎、丹参
D.
茯苓、赤小豆
E.
薏苡仁、山药
7
【多选题】(1分)
湿热体质的养生原则以燥湿清热为主。在饮食调理中,要少食性热、生湿肥甘厚腻的食物,宜食清淡去湿的食物,有()。
A.
桂皮、茴香
B.
冬瓜、苦瓜、丝瓜、黄瓜、西瓜
C.
大蒜、洋葱
D.
韭菜
E.
绿豆、赤小豆
8
【判断题】(1分)
体质决定着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变过程的倾向性。
A.
对
B.
错
9
【判断题】(1分)
先天因素即“禀赋”,包括遗传和胎儿在母体中的发育营养状况。
A.
对
B.
错
10
【判断题】(1分)
气虚体质以小儿、青少年多见,中老年少见。
A.
错
B.
对
第六章测试
1
【单选题】(1分)
“胃不和则卧不安”是指()。
A.
可适当选择具有酸味和辛香的食物,以便增强食欲
B.
睡前多吃零食和喝水,避免夜间饥饿
C.
指胃病或胃肠不适影响睡眠
D.
可适量饮用浓茶、浓咖啡帮助消化,促进食欲
2
【单选题】(1分)
肾阳不足则大肠失于温煦而传送无力,出现便或干或不干、排出困难,小便清长,四肢不温,腹中冷痛,得热痛减,舌淡苔白,脉沉迟,可选用()加减治疗。
A.
黄芪汤加减
B.
济川煎加减
C.
麻仁丸加减
D.
逍遥丸加减
3
【判断题】(1分)
便秘是指排便频率减少,7天内排便次数少于2-3次,粪便量少且干硬,并常有排便困难。
A.
对
B.
错
4
【判断题】(1分)
慢性头痛的病程一般是指头痛超过2个月。
A.
对
B.
错
5
【判断题】(1分)
中医学认为,慢性疲劳多属实证。
A.
错
B.
对
6
【多选题】(1分)
导致便秘的原因有()。
A.
紧张、压力过大
B.
失眠
C.
思虑过度
D.
长期久坐
7
【多选题】(1分)
睡眠异常包括()。
A.
早醒
B.
熟睡困难
C.
入睡困难
D.
失眠
8
【多选题】(1分)
中医学认为,失眠常见证型有()。
A.
阴虚火旺证
B.
心虚胆怯证
C.
阳虚寒凝证
D.
肝郁化火证
9
【多选题】(1分)
容易产生慢性疲劳的人群包括()。
A.
长期过度劳累、不良的生活方式
B.
长期处在某种精神压力下
C.
药物及乙醇滥用
D.
焦虑、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10
【多选题】(1分)
腹胀饮食调理可适当食用帮助消化食物,如()。
A.
山楂
B.
煎炸食物
C.
硬米饭
D.
金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