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沙龙式教学法培养医学硕士生的研究

来源:小奈知识网
“沙龙式”教学法培养医学硕士研究生的探讨

王贞,童秋玲,朱振国,邵【提

要】

蓓,郑荣远(温州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神经病学教研室,浙江温州325000)探讨“沙龙式”教学法在医学硕士生培养中的意义,发挥研究生自身优势,整合目前相对有限的教学资

源,解决教与学之间供需矛盾,培养优秀的医学硕士研究生。医学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定期组织“沙龙”学习,自教自学,学习专科及专科相关知识、医学科研的方法等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临床和科研能力,节约了导师的精力,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和学双赢的效果。

【关键词】

教育,医学,研究生;

教学方法;

沙龙式

中图法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519(2012)20-3171-02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目的在于为临床医疗部门提供高层次医学专门人才,为满足日益增加的医疗市场需要。因此,培养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临床医疗水平。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摆在培养单位面前首要任务之一,也是增强医学院校办学实力和提高学术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1]。

为适应国家招生文件精神和市场对高层次医学人才的要求,全国范围内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招生数目正在逐年增加,但培养单位的师资力量往往在短时间内得不到很好的扩充,导致教与学之间产生供需矛盾,如温州医学院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每年招生人数约为500人,但目前指导教师人数约为150名。因此,每位导师年平均招收3~4名学生,三年累计学生9~12人。在医学院供职的教师除教学外,还承担巨大的临床、科研任务,工作繁重,有目共睹,教师们虽有一颗教书育人之心,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可能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如何有效缓解这一矛盾,需要教学部门制订合理、有效的政策,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优势,有效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来解决这一矛盾[2]。

医学研究生往往具有自身独特之处,通过医学本科系统的教学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医学理论知识。他们心智成熟,思维活跃,能接受新事物,具有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热情,具有挑战性和强烈的可塑性、求知欲。但这些学生往往未经过专科培训,对专科基础理论和专科相关知识掌握不足,临床实践有限,未能形成系统的临床逻辑思维,欠缺对疾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缺乏科研思维和能力,必须要专业指导老师进行对口指导[3]。但指导老师所属的科室医疗任务繁重,每学期须承担本科生的专科教学任务,并且须担当相当重的科研工作。很多指导教师同时也是学科的行政管理者,负责科室的日常管理工作。所以,医学研究生的培养面临的现状是教学目标高,任务重,学生人数多,指导教师相对缺乏,培养单位的医疗任务重,导师指导学生的时间和精力相对有限,教学质量面临严峻考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

基金项目: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级教学课题(WYYJ2009-A-07)。

率、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教和学的有机统一是亟待解决的问题[4]。寻找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医学研究生的教学质量是高校教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各医学大专院校也不断在寻求解决的对策[5]。

“沙龙式”教学法是本校神经病学教研室牵头组织研究生开展的系列教学活动之一。“沙龙”是法语Salon一字的译音,原指法国上层人物住宅中的豪华会客厅。17世纪巴黎上流人士常把客厅变成著名的社交场所,他们志趣相投,聚会一堂,就共同感兴趣的各种问题抱膝长谈,无拘无束。后来,人们便将这种形式的聚会叫做“沙龙”。本校将“沙龙”的理念引用到教学上,“沙龙式”教学法是指由指导教师定期组织研究生进行自由的学术研讨,在讨论过程中相互学习,增长知识,达到培养学生的临床科研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并可有效解决教与学之间的供需矛盾。该教学法已应用于本校各临床教研实践中,并取得较好的效果[6]。

“沙龙”学习的内容往往以本专科及专科相关知识为主,包括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科相关性辅助检查及新技术、新进展。也可学习医学科研方法,论文、课题标书的书写等方面内容。指导教师预先设定学习范围,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主题,轮流负责讲课,轮到者预先认真准备讲课内容,包括查阅文献和参考书籍,收集和整理资料,准备讲稿,列出重点,分析难点,最后制作成课件,择期讲课。未轮到者也要求预习讲课的内容,罗列出问题,准备讨论的内容。“沙龙”聚会先由讲课学生上台讲解,时间控制在

1h以内,然后针对该主题,学生们进行自由讨论发言,大家各抒

己见,百家争鸣,对疑难或不能自行解答的问题由指导老师进行解疑、释惑,最后由教学秘书总结讨论内容。在聚会过程中学生们也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心得,介绍学习经验,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每次学习限定一个内容,学习结束时公布下次学习内容。此外,还可以对学生们制作的课件进行竞赛。对课件质量高,大家满意的作品给予适当的奖励,以鼓励大家的制作积极性。为确保“沙龙”学习能连续进行,本校设立了学习监督者。由研究生教学秘书记录出勤情况,听课学生对讲课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课件制作进行评

·3172·现代医药卫生2012年10月30日第28卷第20期JModMedHealth,October30,2012,Vol.28,No.20

分,最后将成绩纳入学生考评中[7]。

“沙龙式”教学法新颖独特,具有创新性。该方法突破了传统教学法以教、以灌为主,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弊端,采取自教自学的方法,转变学生角色,强调自创自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学习效率,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指导教师的精力,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师生共利、教和学双赢的效果。该教学法一方面为学生搭建了自学互学的平台,满足了学生学习知识、展示才华的需要。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讲课能力和课件制作能力,待学生毕业后也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进行传讲,起到以教养教的作用;另一方面节约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优化教学环境,使教师有更多力量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该教学法转换了学生角色,更好地激发了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综合能力。该教学法可操作性强,完全能在医学院校实施,学生和教师都能很好地接受。硬件要求低,只需提供一定的场所,配置一台电脑,投影仪等。

该教学方法在本教研室已连续开展20余期,教师和学生们反馈的信息都良好。本校也对学习效果进行了一定的量化评估,发现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对神经病学的专科知识有更好的掌握,对正确的临床思维形成也有一定作用,课件的制作水平也越来越高。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进步也很满意,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得到了更好的发挥,表示愿意将这一项目继续开展下去。在该

[8]

方案实施过程中作者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如考勤、讲课内容和课件制作要求,讲课的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评分标准等,以保证该方案的正常实施。参考文献

[1][2][3][4][5][6][7][8]

向邦德.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和发展设想[J].高教论坛,2009,25(10):110-112.

王岩.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9,11(2):138-140.

朱海英,苏娟,訾晓渊,等.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4(8):107-109.

乌仁塔娜,耿立霞,陈传杰.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0):5-6.

王艳玲,向理南,高立新.理论实践科研并重: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4,3(4):248-250.

俞富军.沙龙式教学法在传染病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

2012,28(6):950-951.

袁白冰,罗殿中,黄超,等.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22(1):36-37.田锋.临床实践教学中加强专业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4,3(8):144-145.(收稿日期:2012-06-13)

某院实施器官系统教学后心血管系统教学经验总结

云(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内科,重庆400037)

【提

要】

以“器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中国尚处于探索阶段,其教学质量需要大样本分析后才能进行评价。第三

军医大学新桥医院1996年开始实施器官系统教学,在器官系统教学的新模式下,不断总结经验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环节。为了提高心血管内科教学质量,应优化重组教学内容,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手段,精心培养教学师资队伍,精心设计和严格实施实践教学活动,跟踪分析教学效果。

【关键词】

教学方法;

教育,医学;

心血管系统;

器官系统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519(2012)20-3172-02

中图法分类号:G642.421;R322.1

循环系统疾病复杂而繁琐,单纯的心电图会让部分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相关体格检查的要点特别难记,也容易混淆,更容易遗忘,特别是心脏瓣膜疾病所特有的杂音,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同时,循环系统疾病又是人类患病率、发病率、病死率较高的疾病谱,其教学内容在临床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加上在器官系统教学的新模式下,需要仔细斟酌教学内容,合理调整理论和实践教学比例。所以,心血管系统的教学即是重点,又是难点,在实施器官系统教学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环节,也为提高器官系统教学效果提供依据。

检查(含放射、超声、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心包疾病、心肌疾病、心瓣膜疾病、血管性疾病、心律失常等。不过多为重复讲解原来的基础知识,新增了心力衰竭的神经体液激活、心搏骤停与心肺复苏、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心律失常的射频治疗、冠心病的溶栓和介入治疗、心内直视手术等知识,突显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原发性高血压遗传基因的研究、心力衰竭治疗进展、心律失常治疗进展、介入治疗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等前沿领域。

2教学方法、手段需要灵活应用

单纯的听觉渠道授课具有不易疲劳,节约时间等优点,但“一

1教学内容需要优化重组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学科”为中心,很少注重临床学科

言堂”的授课方式显得死板而被动,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1]。据统计,外部信息83%是通过视觉进入大脑,11%通过听觉,3.5%通过嗅觉,1.5%通过触觉,1%通过味觉,参与学习活动的感觉器官越多,学习效率就越高。仅使用听觉,人们能记住所有材料的20%;仅使用视觉,人们能记住所有材料的30%;而综合使用听觉与视觉,人们能记住所有材料的50%。因此,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灵活的教学技巧和丰富的教学手段等是保证课堂

之间的内在联系,各学科课程彼此孤立,与其他新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之间缺乏衔接与融通,没有注重学科的交叉性和重复性。实施器官系统教学,心血管内科的临床学科板块应该与基础总论板块(细胞生物分子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整合而成)和基础各论板块(解剖学、组织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之间的整合而成)进行融合,主要讲授循环系统总论、循环系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