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考语文——赏析莫泊桑《小步舞》

来源:小奈知识网
高考语文——赏析莫泊桑《小步舞》

当尘埃在风中消散 ——赏析莫泊桑《小步舞》

马唯然

优秀的小说在主题会表现出超越性,而在细节上则体现出凝练性和丰富性,这些特点会让小说具备一定的诗性,从而使小说获得更强烈更持久的艺术魅力。莫泊桑的《小步舞》就是这样一篇诗性小说。

这篇小说中有大量刻画人物的细节描写,分析时不妨以此作为突破口,迅速把握人物形象。这些细节描写主要集中在对老夫妇的服饰、外貌、动作的描写上。

老头儿的衣着描写:

他穿一双带银扣的皮鞋、一条带遮门襟的短套裤和一件棕褐色的长礼服,戴一顶肠绒毛宽檐的怪诞的灰礼帽,想必是太古年代的古董。他手里总是拿着一根金镶头的华丽的手杖。

作者描写老头儿的衣着是围绕着“礼”进行的,体现出老头儿的彬彬有礼和贵族气质。但作者对他的评价是“古董”,即保守、过时、陈旧。从全文整体把握,老头儿的主要性格是怀旧。

老头儿的外貌描写:

他长得很瘦,几乎是皮包骨头;他爱做鬼脸,也常常微笑。

老头儿的瘦和怀旧有没有必然联系?答案是肯定的。两人跳完舞后,作者写道:“我望着他们,一股难以言表的感伤激动着我的灵魂。我仿佛看到一次既可悲又可笑的幽灵现身,看到一个时代已经过时的幻影。”怀旧,不能融入新的时代,都可看做老头儿瘦的原因。而他“爱做鬼脸,也常常微笑”,则体现出他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这也是贵族气质的一部分。

高考语文——赏析莫泊桑《小步舞》

老头儿的动作描写:

先是几个小步跳跃,继而行了个屈膝礼,接着用他那细长的腿来了个还算利落的击脚跳,然后开始优雅地旋转,把他那木偶似的身体扭来绞去,动人而又可笑地向空中频频点头致意,他是在跳舞呀!

要特别注意这段动作描写中作者流露出的态度。特别说“细长的腿”,已暗含些许讽刺的意味。“还算利落”,表现老头儿年老,腿脚已经不太灵便,“击脚跳”很勉强。“木偶似的身体扭来绞去”,讽刺揶揄的味道已经十分明显,“木偶似的”说明身体僵硬迟钝,“扭来绞去”说明动作毫无美感。“动人而又可笑”,“动人”是因为优雅,“可笑”是因为不协调不适宜。“他是在跳舞呀!”是直接表示惊讶、意外的讽刺语气。

老妇人的衣着描写:

一位穿黑衣服的矮小的老妇人;拉•卡斯特利的黑色连衣裙仿佛整个儿浸润在春晖里。

要特别注意老妇人的连衣裙是黑色的。 老头儿和老妇人跳小步舞时的动作描写:

他们时而前进,时而后退,像孩子似的装腔作势,弯腰施礼,活像两个跳舞的小木偶,只是驱动这对木偶的机械,已经有点儿损害了。

“装腔作势”、“小木偶”,都体现出两个老人动作的僵硬呆板。“驱动这对木偶的机械”,就是一语双关,不只是他们的身体和年龄,更是把他们塑造成这副模样的旧时代旧风尚。“已经有点损害了”,既指二人已经年老,又指旧时代已经消亡。

两位老人在这种境况之下跳一曲小步舞,既是展示给“我”看,更是为一个

高考语文——赏析莫泊桑《小步舞》

已经过时的时代送葬。所以作者写道:“我望着他们,一股难以言表的感伤激动着我的灵魂。我仿佛看到一次既可悲又可笑的幽灵现身,看到一个时代已经过时的幻影。”因此,老妇人特意穿黑色连衣裙就顺理成章了,这是给过时的时代送葬的自觉选择。

二人跳完之后,作者特别刻画了他们哭泣的细节:“他们突然停了下来,面对面伫立了几秒钟,忽然出人意料地相拥着哭起来。”这是把最后跳一支小步舞作为送葬仪式完成之后的情感宣泄。作者写这个细节,饱含着对两个老人的悲悯和同情。这让这篇略带滑稽感的小说笼罩着一层哀愁忧伤的薄雾。

由此可知,作者对这两个老人的态度是既有讽刺、嘲笑,又有悲悯、同情。对两个老人的态度,也是对过去的时代的态度,而这正是“我”在文首说自己内心深处留下“又细又长的创伤”和“多愁善感”的原因,也是文末说“对他们的回忆一直萦绕着我,像一道伤痕留在我的心头”的原因。

“多愁善感”“创伤”“伤痕”,是这篇小说中“我”贯穿始终的情感基调,成为这篇小说最复杂难解的部分。

根据上文分析可知,小说中的“我”,对旧时代不只是全部否定,对新时代也不只是全部肯定。对旧时代,他讽刺、嘲笑的同时,也有像两位老人一样的留恋和不舍。对新时代的变化,他也不能够完全接受,仍然心存疑惑,脚步迟疑。可见,他是徘徊在新旧时代交替的夹缝中的彷徨迷茫者。

莫泊桑把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处理为旧时代的象征,并借老人之口直接说出了这一点:“这个花园,就是我们的欢乐,我们的生命,过去给我们留下的只有这个了,如果没有它,我们简直就不能再活下去。”“我”虽然是新时代的年轻人,但“不太喜欢喧闹”,“我最喜爱的享受之一,就是早上独自一人在卢森堡

高考语文——赏析莫泊桑《小步舞》

公园的苗圃里散步。这是一座似乎被人遗忘的上个世纪的花园,一座像老妇人的温柔微笑一样依然美丽的花园”。在我眼里,这个“似乎被人遗忘”的花园是温柔美丽的,小树林是迷人的,“我”在这里得到的是享受和宁静。

作者还用优美的笔调赞美公园里的蜜蜂:“走在小路上,随时都能看到嗡嗡叫的金黄色的蜜蜂,它们是这片和平地带真正的主人,清幽小径上真正的漫步者。”其实“这片和平地带真正的主人,清幽小径上真正的漫步者”,除了蜜蜂,还有“我”和“老头儿”。这是“我”和两位老人相同的地方。

但“我”和老头儿毕竟不同,对老头儿来说,卢森堡公园是他的欢乐和生命,但对“我”来说,只是迷茫时期一个暂时逃避内心冲突的角落。当时代不可逆地前进,不论多么留恋和不舍,“我”最终还是要走出卢森堡公园。所以,“我”对老头儿还是“感到怪怪的”,觉得他“一跟他说起舞蹈,他就絮叨个没完没了”,对“他开始用夸张的文体发表起对小步舞的赞词”,“我一点也没听懂”。

到了文末,“当我两年后重返巴黎的时候,那片苗圃已被铲平。没有了心爱的过去时代的花园,没有它旧时的气息和小树林的通幽曲径,他们怎样了呢?对他们的回忆一直萦绕着我,像一道伤痕留在我的心头。”旧时代终究是消亡了,“我”明知这一点,也无力阻挡它的发生,但当它真的发生了,还是给“我”的情感和心灵上带来了伤痕。这伤痕既有对旧时代的留恋和不舍,又有对和旧时代一起消亡的生命的悲悯和同情,而后者的比重更大。

所以,作者在开头就说:“大灾大难不会使我悲伤,我亲眼目睹过战争,人类的残酷暴行令我们发出恐惧和愤怒的呐喊,但绝不会令我们像看到某些让人感伤的小事那样背上起鸡皮疙瘩。”战争等人类的暴行令人恐惧、愤怒,大灾大难不会使我悲伤,但是“某些让人感伤的小事”却会让人“背上起鸡皮疙瘩”。起

高考语文——赏析莫泊桑《小步舞》

鸡皮疙瘩,在此语境中就是“悲伤”的表现。为什么这些让人感伤的小事却会让人悲伤?那是因为在这些小事中,我真切地体会到了作为个体的人,喜怒哀乐可观可感的人的悲哀和无奈。作者通过“我”,来表达对被时代遗弃的老人的深切关怀。“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作为小人物,承受着时代变迁的巨大冲击,他们别无选择,无所逃避。当尘埃一般的卑微生命在风中消散,对他们的关爱,就是对人类的每一份子的关爱,就是对生命整体的悲悯。正是这一点,让这篇小说充满浓厚的人文色彩和诗性,也是莫泊桑小说的超越之处和不凡之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