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场域研究。
2. 勒温认为行动研究包括计划、 、观察和反思四个环节。 3. 在总体中抽取样本时,先求出抽取间隔m,然后每隔相等若干个
体,抽取一个样本成员,这种方法叫做 。
4. 教育观察法具有直接性、情感性、 及目的与计划性
的特点。
5. 单组实验设计的模式是:前测——实验处理—— 。
6. 根据研究参与的成员成分不同,行动研究可以分为:合作模式、
及独立模式。
7. 对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
科研过程评价及科研结果评价。
8. 变量依据其相互关系可以分为自变量、 和控制变量。 9. 在观察法中, 是指观察者因受对研究对象期望值较
高(或低)的影响,而在观察时对研究对象的行为作出与事实不符的评判与解释的现象。
10. 观察法包含三个要素:观察的手段、 及观察对象
的状态。
11. 研究的外在效度包括总体效度和 。
12. 行动研究法起源于二战后的美国,最早是由社会心理学家
于1946年提出的。
13. 根据研究对象数量的多少,可将学前教育研究分为个案研究
和 。
14. 由来自同一个总体的无数组样本数据而获得的该总体的某种特
征,称为 。
15. 以依恋感、焦虑感、创造力、坚持性等认知或行为过程定义的变
量叫 。
16. 科学方法区别于非科学方法的主要特征有: 、预见性
及准确性。
17. 实地记录纸张的页面至少应该分成三部分: ;研究者
观察到的事件;观察者个人的感受、解释或疑问。
18. 按取样范围的不同,调查研究可以分为:全面调查、
和抽样调查。
19. 根据自变量的数目,实验设计可以分为:单因素设计、双因素设
计和 。
20. 教育科研成果评价的三种方式为:研究者自我评价、
及相关行政部门评审。
21. 根据研究内容涉及的领域不同,可以将学前教育研究划分为:个
性研究、认知研究、 及课程研究。
22. 从一个总体中选取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的过程叫 。 23. 可以用物理术语定义的变量(如光的强度、刺激时间等)
叫 。
24. 用模糊数学对现象进行模糊描述,确定其属于某一状态的程度的
量表是 。
25. 效度分为内在效度和 。
26. 一般来说,科学研究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发现问题、了解情况、
和实践验证。
27. 借助于某一中介来进行的观察是 。
28. 根据调查目的,调查研究可以分为描述性调查、探索性调查、
及评价性调查。
29. 实验控制有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 原则。 30. 围绕研究目的、对研究问题或假设的有关文献资料进行综合性论
述是放在研究报告中的 部分。
31. 学前教育是针对 岁儿童的全面发展所进行的教育,是
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根据研究的理论范式的传统不同可以将学前教育研究分为质的研
究、 和量的研究。 33. 抽样包括非概率抽样和 。 34. 相关关系包括: 、负相关及零相关
35. 访谈可以分为开放型访谈和 两种形式。 36. 将一系列事先设计好的问题组合起来,以书面形式征询被调查者
的意见,通过对问题答案的回收、整理、分析,获取有关信息的研究方法叫 。
37. 教育研究中建立因果关系最好的方法是 。
38. 在一项实验研究中,通常需要给因变量进行两次相同的测量。第
二次在给予实验刺激之后进行的测量叫 。 39. 起源于二战后的美国,由社会心理学家勒温提出
的 ,为提高合作效率提出了一种集体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40. 按评定标准对科研成果作出评语式鉴定的科研成果评价方法
叫 。
41. 学习和掌握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有助于解决 领域的问
题。
42. 外在效度主要包括两类:总体效度和 。 43. 能引起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变量叫 。
44. 研究者按照特定研究中对变量进行测量的活动及操作进行的必要
操作过程下变量定义的过程叫 。 45. 信度分为 和外在信度。
46. 非结构性观察中,观察提纲在设计时至少要回答以下六个方面的
问题:“谁?”、“什么?”、“何时”、 、“如何?”及“为什么?”。
47. 访谈中,访谈者对受访者所说的话表示已听见了,希望对方继续
说下去。包括语言上的“哦”、“对”“很好”等以及非言语的点头、微笑、鼓励等。这种回应方式叫 。
48. 实际研究中,研究者为了挑选出两组相同的对象,经常采用的两
种方法为
和随机指派。
49. 我们经常将研究报告的 比作文章的眼睛,要求用
尽量简练的字概括地表达研究报告的内容或意义。
50. 评价者通过借用或事先编制的教育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通过
量化的评价方法来判定教育研究成果的质量和价值的科研成果的评价方法叫 。
51. 生态学家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将环境分为:微观系统、
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及 四个系统。
52. 随机抽样包括:单纯随机抽样法、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多
级抽样法及 。
53. 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是研究中需要观测的指标,这个变量
叫 。
54. 根据数值中包含的信息量,测量量表可以分为: 、
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及比率量表。
55. 实验刺激对于实验对象和参与实验的观察人员来说都是未知的的
实验叫 。
56. 叙兹曼和斯特劳斯把现场观察记录分为四部分: 、
个人笔记、方法笔记和理论笔记。
57. 访谈中,访谈者在受访者的话能够引起自己的共鸣时,适当地诉
说自己的相关情况和自己的感受、体验。比如,“我也是教师,我也有过这种经历”等,这种回应方式叫 。 58. 观察中的自我反思包括 和对叙述角度的反省。
59. 实验过程中接受实验刺激的那一组对象叫 。 60. 将相关单位和个人的教育研究成果以邮寄的方式交给评价人,评
价人依据评价标准对交寄的书面成果进行评价,写出评价意见后按时寄回评价结果。这种科研成果评价的方式叫 。 61. 教育研究中,收集研究资料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客观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和 。
62. 按照测量的参照体系,测量分为常模参照测量
和 。
63. 一项研究中所有个体都具有的特征或条件叫 。 64. 在总体为1000名幼儿(男幼儿510名,女幼儿490名)中,440
名农村男幼儿,380名农村女幼儿,其余为城市幼儿。现要抽取不同性别的5岁农村幼儿和城市幼儿200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层抽样法,应抽取 名农村女幼儿。
65. 根据加工程度的不同,文献可以分为三个等级。其中,对原始文
献加工整理后,系统化、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一般包括书目、索引、题录、提要和文摘等的是 。
66. 观察者因受到某种理论观念的影响而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出不符合
客观事实的评判和解释的现象叫 。
67. 研究报告中,对研究报告中关键性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的部分
是 。
68. 访谈中,按照问题所指向的回答可以分为具体型问题
和 。
69. 实验法中的三对基本要素是 、前测和后
测、实验组和控制组。
70. 由有关部门专门召开的研究成果讨论会,由评价者和有关研究人
员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依据讨论的结果得出评价结论的科研成果。这种评价方法叫 。
71. 根据研究时间的取向不同,可以将学前教育研究划分为:横向研
究和 。
72. 研究者凭借自身的感觉器官和其他辅助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
考察学生或教育现象等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叫 。 73. 在实验中, 是可推断出其存在的变量,但不能被控
制或测量,其影响只能从研究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中推断出来。
74. 具有真正零点,代表了测量最高水平的量表是 。 75. 信度是效度的 条件。
76. 一般来说,研究问题的确定包括四个步骤:初步选
择、 、陈述问题和课题论证。
77. 访谈中,按照问题本身的语义清晰程度可以分为清晰型问题
和 。
78. 在一项实验研究中,通常需要给因变量进行两次相同的测量。第
一次在给予实验刺激之前进行的测量叫 。 79. 研究报告中,通常放在最后面的部分是 。
80. 依据召集评价人的方式,可以将教育课程成果的评价方法分为
和会议评价。
1.试述什么是问卷调查法及问卷调查法的优缺点。 2.试述行动研究的意义。
3.试述什么是系统误差及引起系统误差的原因 4.试述后现代思潮对学前教育研究的启示 5.试述为什么要学习学前研究方法这门课。 6.试述如何提高问卷回答率及回答质量。 7.试述研究活动中为什么要抽样。
8.操作性定义包括具体的情境、相应量化的内容和活动化的操 作过程。根据这些原则试着对“一项研究幼儿挫折感的研究设计” 中的“挫折感”下一个操作性定义。 9.试述行动研究的特点
10.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实验法有什么特点? 11.试述正确选题的意义。
12.什么是测量误差?为了尽量减小测量误差,应当避免哪些情况的发生?
13.试述量的研究的长处与短处。 14.试述质的研究的长处与短处。 15.试述什么是教育观察法及其特点 16.什么是实验室实验?它的优缺点是什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