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 第二课时优质教案

来源:小奈知识网
精品资料

第二课时(出示课件13)

课时目标

1.学习古诗《绝句》。 2.正确读写诗中的生字。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绝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欢快的心情。

教具准备

精品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题意

师:同学们,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就是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绝句)

1.关于作者,你知道多少?(出示课件14)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2.题目“绝句”是什么意思?(出示课件15)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短小精萃。它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绝句一词最早在南朝的齐、梁时代就已出现。陈代徐陵的《玉台新咏》收有四首五言四句的诗,不知作者名字,题为“古绝句”。此时的绝句是指五言四句二韵的小诗,并不要求平仄和谐。绝的意思是“断绝”,古人用四句一绝的四句诗来完成一个思想概念。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要求平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

3.请大家轻声读一遍古诗。用手中的工具书,查一查,理解诗句的意思。(出示课件16)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二、创设情境,细读古诗。 1.学习第一句诗(出示课件17) 两个黄鹂鸣翠柳

【设计意图】通过对“诗仙”“诗圣”的描述,引发学生兴趣。 【设计意图】从诗中找景,在景中体会诗的意思,在潜意识中 (1)如果把诗配上画,按照诗句的描绘,应该先画什么?(黄鹂) 形成一定的学习方(2)诗中那活波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在什么地方?(柳树间) 法。

精品资料 教师出示柳树图片(出示课件18) 诗人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 可见此时正是早春时节,那黄鹂鸟在翠绿的柳树上做什么?(鸣叫) 那么你们想美丽的黄鹂鸟会在翠绿的柳间怎样的鸣叫呢?(欢快地、自由自在地)(板书:两个黄鹂鸣翠柳) 2.学习第二句诗 一行白鹭上青天(出示课件19) (1)诗人正陶醉于黄鹂鸟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出现了白鹭。教师用课件展示白鹭图片,并介绍白鹭。 (出示课件20)介绍白鹭:一种水鸟,浑身羽毛洁白,在天空中飞翔的身姿十分优美。) (2)诗中写的是一只白鹭吗?(不是)哪个词告诉你的?(一行)这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哪儿?(青天)青天是什么意思?(蔚蓝的天空)(出示课件21) (3)洁白的白鹭飞向蔚蓝的天空,这样的画面真美啊!让学生们想象一下这样的画面。齐读第二句,读出画面的美。(板书:一行白鹭上青天) 3.体会诗境 (1)诗人作诗用语简洁明快,画面里的色彩,诗中都体现出来了,你找到了诗中表示颜色的字了吗?(黄、白、青、蓝)(出示课件22) (2)诗人用色彩鲜明的字写出春天景物的特征,仿佛有一幅早春美景图展现在我们面前。 4.学习第三句。 窗含西岭千秋雪(出示课件23) (1)春意浓浓,生机勃勃,诗人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这时他一抬头却又被另一处景物所吸引,是什么?是远处的西岭雪山。 (2)(出示课件23)西岭是位于成都西边的岷山,那里的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诗人说“千秋雪”。 其中“含”是包括,囊括的意思。“含”字,显示了透视的眼 精品资料

光,作者是把西岭之雪和方形的窗口放在一个平面上来欣赏,这“窗”如同油画的框,而“西岭千秋雪”则是框中的画,这么高

的山可以像油画一样含在小小的“窗”中,可见“西岭”之远。 (板书:窗含西岭千秋雪) 5.学习第四句。

门泊东吴万里船(出示课件24)

(1)诗人向近处看,又看见门前的什么?(船只)问:船是停着还是行驶着?(停着)你是从哪个字知道的?(泊)“泊”就是停泊的意思。是去哪的船?(东吴)

(2)因为从东吴到四川成都非常遥远,所以诗中用了一个词----万里。现在大家明白这句诗的意思了吧。(门前还停泊着去东吴的船只)(板书:门泊东吴万里船) 6.让我们一起用愉快的语气齐读这首诗吧! 三、横纵观,拓视野

杜甫除了这首《绝句》之外,还有两首绝句以供大家参考,希望同学们课下学习一下这两首诗。(出示课件25)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绝句”并不是诗的名字,拓展了学生视野。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看拼音写词语。

jué jù bāo hán shān lǐng wú guó è 2.解释下列词语或诗句。

鸣: 含: 泊: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精品资料

3.填空。

这首诗描写色彩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动作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表示数量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写词语。

例子: 两个 ---- 一行

黄鹂----( ) 千秋雪---( ) 含----( ) 翠柳----( ) 窗-----( ) 参考答案:

1.绝句 包含 山岭 吴国

2.鸣叫 包括 停泊 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一行白鹭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

3.黄 翠 白 青 鸣 上 含 泊 两个 一行 千秋 万里

4.白鹭 万里船 泊 青天 门

板书设计: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动 近景 一行白鹭上青天。 远景 窗含西岭千秋雪 静 远景

【教学反思】

诗的魅力在于它的言简意赅,意境深远。杜甫的《绝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整首诗虽只有28个字,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韵味无穷的美。以下是我的教学反思:

一、知诗人,解题意。

对于唐代的诗人,同学们首先会想到李白,然后是杜甫。在引入本课的学习时,我先从李白引入,然后介绍杜甫,这样让同学们同时对两位伟大的诗人加深了印象。

二、引导阅读。

诗歌的朗读是需要划分节奏的。由于这首诗中没有难懂的词语,所以在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我先引导学生划分诗句的节奏,让同学们依据节奏朗读,读出

门泊东吴万里船。 近景 精品资料

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味,给同学们增加美的感受。

三、创设情境。

运用诗句所提供的画面,引导同学们想象,从而创设情境,让同学们在情境中感悟诗句,从而达到对诗句的理解。这种方法生动形象,很受同学们的欢迎。

四、拓展视野。

绝句不是诗的名字,因此绝句有很多。通过设置这个版块,让同学们对古诗有一个新的了解。

不足之处在于,我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对同学们进行当堂背诵训练,让孩子们课下背诵,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这两首古诗都是描写自然景色,既赞美了祖国壮美的河山,又写出了作者对祖国的文化热爱的情感。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绝。此诗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首二句以“毕竟”二字领起,一气而下,既协调了平仄,又强调了内心在瞬间掠过的独特感受。然后顺理成章,具体描绘这使他为之倾倒与动情的特异风光,着力表现在一片无穷无尽的碧绿之中那红得“别样”、娇艳迷人的荷花,将六月西湖那迥异于平时的绮丽景色,写得十分传神。诗的后两句是互文,文义上交错互见,使诗句既意韵生动,又凝练含蓄。

《绝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组诗《绝句》中的第三首。是杜甫在听闻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心情愉快所作。 前两句诗人对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后两句诗人因见吴船而想念故乡。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林子方:林子方举进士后,曾担任直阁秘书(负责给皇帝草拟诏书的文官,可以说是皇帝的秘书)。时任秘书少监、太子侍读的杨万里是林子方的上级兼好友,两人经常聚在一起畅谈强国主张、抗金建议,也曾一同切磋词文艺,两人志

精品资料

同道合、互视对方为知己。

后来,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赴福州任职,职位知州。林子方甚是高兴,自以为是仕途升迁。杨万里则不这么想,送林子方赴福州时,写下此诗,劝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

净慈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南岸,雷峰塔对面,是西湖历史上四大古刹之一,中国著名寺院之一。因为寺内钟声宏亮,所以“南屏晚钟”成为“西湖十景”之一。

净慈寺在浙江杭州的南屏山慧日峰下,是公元954年五代吴越国钱弘俶为高僧永明禅师而建,原名永明禅院;南宋时改称净慈寺,并建造了五百罗汉堂。寺屡毁屡建。现在的寺宇、山门、钟楼、后殿、运木古井和济公殿,都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建的。其中大雄宝殿单层重檐,黄色琉璃瓦脊,更显庄严宏传。特别是一口重达一百多公斤的新铸铜钟,铸有赵朴初等人书写的《妙法莲华经》,计六点八万字。每日黄昏,悠扬的钟声在暮色苍茫的西湖上空荡,激起人们的无限遐思。

黄鹂:属黄鹂科,又名叫黄莺、黄鸟,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各省。 东吴:长江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立的政权,史称“东吴”。泛指现在江苏、浙江一带。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读拼音,写词语。

hú shuǐ lián huā qióng rén hé yè ( ) ( ) ( ) ( ) jué duì hán xiào shān lǐng dōng wú ( ) ( ) ( ) ( )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接天莲叶无穷碧。 穷____________________ 2.映日荷花别样红。 别样___________________ 3.门泊东吴万里船。 泊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阅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完成练习。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精品资料

接天莲叶无穷碧, 。 1.把古诗写完整。

2.这首诗描写的是 (地点) (时间)的景色。 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维创新大拓展 四、描写景物的古诗很多,请你把你知道的一首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湖水 莲花 穷人 荷叶 绝对 含笑 山岭 东吴 二、1.尽 2.另一样,不同 3.停泊

三、1.映日荷花别样红 2.西湖 六月 3.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四季不同。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好像与天相接,在太阳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四、示例: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