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二学期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
教学中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具有从事 社会生产实践必须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人在此学期继续担任八(4)班的数学课。从上学期期末考试总体来看,成绩一般。在
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了,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
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
差,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
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学生对数学处于一种
放弃的心态,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
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比较多的学生不具有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三、教材分析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二次根式的的概念,性质,加、减、乘、
除及混合运算。第一节是二次根式的定义,第二节、第三节是二次根式的乘除与加减。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如两个
锐角互余, 30 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本章所研究的勾股定理,也是直角三角形
的性质,而且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介绍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第二
节介绍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图形,尤其是平行四边形、
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特殊四边形的用处更多。本章是在学生前面学段已经学过的四
边形知识、本学段学过的多边形、平行线、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也可以说
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系统的整理和研究。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要求掌握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第一节
是函数的定义、图像,第二节是二次函数的定义,图像与性质,以及它与方程、不等式的关
系。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本章主要研究平均数(主要是加权平均数)、 中位数、众数以及
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20.1 节是研究代表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和众
数。20.2 节是研究刻画数据波动程度的统计量:方差。
四、教学目标
1、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
2、知识与技能:理解二次根式的的概念,性质,并利用其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会用
勾股定理和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各类四边形的定义、性质与判定,并能计算和论证实
际问题;掌握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掌握简单的描述数据的方法。
3、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
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地推理。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
学科“基本要求”进行知识梳理,围绕初中数学“六大块”主要内容进行专题复习,适时的
进行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体学生、发展全体学生。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是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
2.难点:是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中心对称,一次函
数的应用。
六、培优转差措施
利用周一、周四补差,周二培优,教师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
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1、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即“兵教兵”
3、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
三层“思考题”--拓广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优化备课,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习。
七、教学措施:
(1)注重课后反思,及时的将一节课的得失记录下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2)批好每一次作业:作业反映了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认
真批改作业,使教师能迅速掌握情况,对症下药。
(3)按时检验学习成果,做到单元测验的有效、及时,测验卷子的批改不过夜。考后对
典型错误利用学生想马上知道答案的心理立即点评。
(4)及时指导、纠错:争取面批、面授,今天的任务不推托到明日,争取一切时间,紧
紧抓住八年级阶段的每分每秒。课后反馈。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精选适当的练
习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
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5)积极参加继续教育与教研听课,并与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
平。
(6)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7)以“两头”带“中间”战略思想不变。
(8)深化两极生的辅导。
八、课时分配:
本书供义务教育八年级下学期使用,全书共需约 62 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勾股定理 平行四边形 一次函数 数据的分析
9 课时 9 课时 15 课时 17 课时 12 课时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九、教学进度时间安排
周
时间 教学内容 完成时间 备注
次
1
16.1 二次根式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
2
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 数学活动,小结
3 4 5 6 7 8 9 10
17.1 勾股定理
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18.1 平行四边形(一)
18.1 平行四边形(二)18.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二)矩形
18.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二)菱形、正方形
数学活动、小结、复习 期中考试
19.1 函数(一)
19.1 函数(二)、19.2 一次函数(一)一次函数的定义
11 12 13 14 15
19.2 一次函数(二)一次函数的性质、图像以及应用 19.2 一次函数(三)一次函数、方程、不等式的关系
十九章课题学习、数学活动、小结与复习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一)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二)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一)
16 17 18 19
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二)20 章数学活动、小结与复习
期末考试
期末总结、放暑假
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