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绿灯 -------------------------------------- - 4 - 2、宝莲灯 -------------------------------------- - 5 - 3、黑莲灯 -------------------------------------- - 6 - 4、头尾灯 -------------------------------------- - 7 - 5、孔雀鱼 -------------------------------------- - 8 - 6、斑马鱼 ------------------------------------- - 23 - 7、虎皮鱼 ------------------------------------- - 24 - 8、蓝三角鱼 ----------------------------------- - 25 - 9、阴阳燕子 ----------------------------------- - 26 - 10、金线铅笔 ---------------------------------- - 27 - 11、凤凰 -------------------------------------- - 27 - 12、吻嘴鱼 ------------------------------------ - 29 - 13、珍珠马甲 ---------------------------------- - 30 - 14、红尾黑鲨 ---------------------------------- - 32 - 15、熊猫鼠 ------------------------------------ - 33 - 16、红头鼠 ------------------------------------ - 34 - 17、黑线飞狐 ---------------------------------- - 35 - 18、清苔鼠 ------------------------------------ - 36 - 19、玻璃猫 ------------------------------------ - 37 - 20、三间鼠 ------------------------------------ - 38 - 21、神仙鱼 ------------------------------------ - 39 -
- 1 -
22、泰国斗鱼 ---------------------------------- - 45 - 23、画眉鲷 ------------------------------------ - 46 - 24、金菠萝 ------------------------------------ - 47 - 25、黑魔鬼 ------------------------------------ - 48 - 26、银鲨 -------------------------------------- - 49 - 27、黄鳍鲳 ------------------------------------ - 50 - 28、叶形鱼 ------------------------------------ - 51 - 29、红宝石 ------------------------------------ - 52 - 30、蓝宝石 ------------------------------------ - 53 - 31、德州豹 ------------------------------------ - 54 - 32、血鹦鹉 ------------------------------------ - 55 - 33、红魔鬼 ------------------------------------ - 56 - 34、古战舰 ------------------------------------ - 57 - 35、地图鱼 ------------------------------------ - 59 - 36、胭脂鱼 ------------------------------------ - 60 - 37、射水鱼 ------------------------------------ - 61 - 38、泰国虎 ------------------------------------ - 62 - 39、七星刀鱼 ---------------------------------- - 63 - 40、红尾鲶 ------------------------------------ - 64 - 41、火鹤鱼 ------------------------------------ - 65 - 42、棘鳅 -------------------------------------- - 66 - 43、三角鲷 ------------------------------------ - 67 -
- 2 -
44、眼斑鲷 ------------------------------------ - 68 - 45、虎鲶 -------------------------------------- - 69 - 46、长鼻小丑 ---------------------------------- - 70 -
- 3 -
1、红绿灯
红绿灯是热带鱼类中较著名的观赏鱼类。体长4cm。体娇小。全身笼罩着青绿色光彩,从头部到尾部有一条明亮的蓝绿色带,体后半部蓝绿色带下方还有一条红色带,腹部蓝白色,红色带和蓝色带贯穿全身,光彩夺目。在不同的光线下或不同的环境中,其色带的颜色时深时浅。
性情温和,易饲料,喜在水族箱的中下层成群不停地游动,可与其他品种鱼混养。饲养水温22~24℃,水质微酸性软水,水色要求清澈透明。饵料以小型活食为主。其喜在光线暗淡的水族箱中生活,禁止在强光下照射。日常饲养的水质以旧水为主,不宜过多地加入新水,否则易患白点病。
PH:6.8 H:8 T:24℃ L:2.5~3 V:40L
小型鱼饲料,卵生,可以与大部分小型鱼混养,适合水草缸。
- 4 -
2、宝莲灯
体长4~5cm。体色绚丽,体侧从眼后缘到尾柄处有两条并行的色带,上方是一条较宽的蓝绿色带,下方是一条较宽的红色带,红绿相映,色彩夺目。在光线照射 下从不同角度观察,时蓝时绿,不断变换;从胸鳍到尾柄基部的腹面则完全呈鲜红色。为感谢发现这一美丽品种的美国养鱼专家赫伯特·阿克斯劳特,该鱼学名为阿克斯劳特灯鱼。饲养水温22~24℃,水质微酸性软水。易饲养,常成群活动在水族箱的下层。饵料以小型活食为主。
PH:6.0 H:6 T:22℃ L:4~5 V:40L
小型鱼饲料,卵生,可以与大部分小型鱼混养,适合水草缸。
- 5 -
3、黑莲灯
黑莲灯,又名黑霓红灯鱼,黑灯鱼。原产地巴西。体形与红莲灯鱼相似。体色偏暗。体侧有三条纵向条纹,最上条呈黄绿色,中间一条为白色,下面一条为较宽的黑色带。鳍均为透明。性温和,易于其它小型鱼类相处。食量大,不挑剔,预制的人工饵料、活饵或冷冻饲料均喜食。
对水质要求不严。
PH:6.7 H:8 T:25℃ L:3cm V:40L
杂食性,卵生,适合密植的水草缸中,可以和小型鱼混养。
- 6 -
4、头尾灯
头尾灯,又名电灯鱼。原产地南美洲的圭亚那和亚马逊河流域。体长4~5cm。体长而侧扁,头短,腹圆。两眼上部和尾部各有一块金黄色斑,在灯光照射下,反射出金黄色和红色的色彩。鱼在游动的过程中,由于光线的关系,头部和尾部的色斑亮点时隐时现,宛若密林深处的荧火虫,闪闪发光。性情温和,身体娇小,喜群聚游动,可与其他品种鱼混养。饲养水温22~26℃,对水质要求不严。饵料以小型活食为主。喜在水族箱中层活动、觅食。
PH:7.0 H:9 T:25℃ L:4cm V:40L
杂食性,卵生,适合密植的水草缸中,可以和小型鱼混养。
- 7 -
5、孔雀鱼
- 8 -
【孔雀鱼概述】
孔雀鱼,又名彩虹鱼、百万鱼。原地产委内瑞拉、圭亚那、西印度群岛等地。孔雀鱼体形修长,有着极为美丽的花尾巴,故名孔雀鱼,属卵胎生鳉科鱼类。
雄鱼体长4cm左右,尾部(包括尾柄及尾鳍)长占全长的2/3左右;雌鱼体长达5~6cm,尾长占全长的1/2以上。雄鱼满身闪烁金属光泽,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基色调有淡红、淡绿、淡黄、淡紫、红、黑和孔雀蓝等。尾鳍上的花色图形,妙不可言,有1/3行排列整齐,大小一致的黑色斑点或是一个彩色大圆斑,状似孔雀尾翎上的圆斑。随着杂交选择,出现了变化万千,如花似锦的各种孔雀鱼,有的满身银点闪烁,有的斑纹发光和蛇皮,有的尾鳍红如火炬,有的一身淡紫,有的半身红一色、黑一色,也有的分段为绿、红、黑色。北京的热带鱼爱好者将这些鱼称之为:蛇皮孔雀鱼、火炬、红
- 9 -
袍、紫袍、黑袍、蓝袍等。尾鳍形状多达13~16种,有圆尾、三角尾、旗尾、火炬尾、琴尾、齿尾、燕尾、上剑尾、下剑尾、裙尾等。雌鱼体色较雄鱼单调逊色,各鳍一般,但尾鳍呈蓝色、鲜艳的蓝色、淡绿、淡蓝,散布着大小不等的黑斑点,由于体色和别的鳍不显著,突出了尾鳍,游动时似许多小扇在扇动。
孔雀鱼适应性很强,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2~24℃,喜微碱性水质,pH7.2~7.4,食性广,性情温和,活泼好动,能和其他热带鱼混养。孔雀鱼易养,但要获得体色艳丽,体形优美的鱼则从鱼苗期就需要宽大的水体,较多的水草,鲜活的饵料,适宜的水质等环境。孔雀鱼4~5月龄性腺发育成熟,但是繁殖能力很弱,在水温24℃,硬度8度左右的水中,每月能繁殖1次,每次产鱼苗数视鱼体大小而异,少则10余尾,多则70~80尾。当雌鱼腹部膨大鼓出,近肛门处出现一块明显的黑色胎斑时,是临产的征兆。
- 10 -
孔雀鱼适应性很强,能耐16℃低温和耐受较脏的水质,在没有调温和充气设备的水族箱中生活良好。最适生长温度为22~24℃,喜微碱性氢离子浓度39.81~63.09mol/L(PH7.2~7.4)水质,也能适应中性水质。
孔雀鱼虽然容易饲养,但如要获得色彩非常艳丽,体形、尾鳍长大漂亮的孔雀鱼,则从仔鱼开始就要放入大的水族箱中饲养,有宽大的水体、深颜色的砂底、较多的水草、适宜的水质等良好的生活环境。
- 11 -
它食性广泛,各种饲料都肯摄食。但不能因此而在饲养中喂养太差,以免影响生长和色泽。孔雀鱼性情温和,能和其他热带鱼混养,平时活泼好动,雌鱼受惊后极易跳跃。
PH:7.0 H:8 T:27℃ L:4cm V:40L
杂食性,胎卵生,适合在有水草和沉木的水族箱中,可以和小型鱼混养。
【孔雀鱼的分类】
孔雀鱼是整个观赏鱼领域里,人工改良品系的数量位居第二的鱼种,因此要想好好了解孔雀鱼,必须懂得分类。不过孔雀鱼的分类方法有好多种,就应用得最广泛的传统式分类加以介绍。
(1)、礼服系
礼服系的特点是鱼的腰身有一块深蓝色或其它纯色的礼服斑,而尾鳍、背鳍上没有任何杂斑或花纹。礼服系的母鱼比其它品系的母鱼要更漂亮。代表品种:德系黄尾礼服、黑礼服、粉红礼服。
礼服系早期是中欧的深色系统。但后来广为流传的德系黄尾礼服,乃是60年代出自法兰克福的吉哈德•格瑞奇之手,而后德国人将黄尾礼服的鳍色改良为白色,美国人则在黄尾礼服的基础上推出了计程车黄。现在有人将黄尾礼服的白子误称为象牙白,而实际上象牙白乃是黄尾礼服黄化体的白子。它是维持黄尾礼服系统的重要角色。同样的,天空蓝也不仅仅是蓝尾礼服的白子,而是蓝尾礼服黄化体的白子。
- 12 -
亚洲的新加坡培育出了红尾礼服,而红苹果即是红尾礼服的黄化体。粉红礼服则是美国人培育的,也可以用来维持普通礼服。用蓝化体改良粉红白得到的熊猫,有时被归类到单色系中,但笔者认为它也是属于礼服系的。
德系豹纹,通常是被单独划作一个种系的,但是它实际上是黄尾礼服的一个另类分支。表现为尾鳍上有浓黑色的斑点。东南亚的礼服马赛克系统,实际上也是这样的一个分支系统。
(2)、马赛克系
马赛克系的特点是尾鳍和背鳍都是由橙红和青黑两色镶嵌成珊瑚树枝状的纹路,不过也有其它颜色的,比如:蓝马赛克。马赛克的
- 13 -
身体是野生色,但尾柄处颜色较深,因为该品种最初是有礼服血缘的。
马赛克这个词是指欧洲一种细致镶嵌的工艺,类似于中国的景泰蓝。有些资料称这个品系起源于日本,但也有资料称马赛克是日本60年代从德国引进的。考虑到这个系统名字十分的欧化,起源地还是在欧洲的可能性较大。马赛克系统如果维持不力,尾鳍的纹路会退化成一圈一圈环状的,不过也有很多人喜欢这种环状纹,总比退化成杂斑强。
(3)、草尾系
草尾系的通常特点是身体上有菱形斑,而尾鳍上有细致的喷点。代表品种:蓝草尾、红草尾、黄草尾。3
- 14 -
草尾系对应的英文名是Glass(琉璃),但是翻译成日文再翻译到中文后却变成了草皮(Grass),这其中可能存在着一些误会。日本是1970年从新加坡引进的琉璃尾,然后和蓝马赛克杂交做成的原始蓝草尾。但是1980年日本又从新加坡引进蓝化体,85年后由新井做成另一种蓝草尾。另外蓝草尾大师木岛丰的蓝草尾据说又是用蓝马赛克定向培育得到的。改良过程本身就有点混乱,日本观赏鱼杂志的编辑筒井良树的纪录又不是很清楚。而同期欧美人也在做改良。我们晚 到的中国人怕是永远搞不清楚琉璃和草尾的渊源了,只知道草尾里面有尾鳍比较透明的一类。
草尾系中的蓝草尾乃是高人气、高难度的品种,蓝草尾的母鱼经常能长出巨大的体形。蓝草尾在繁殖中会产生红蓝草尾和蓝化体这两种副产品。不过红蓝草尾的红色纯正度远远不如真正的红草尾。黄草
- 15 -
尾则是少见品种,其体色往往是自由色而没有标准的菱形斑。
蓝草尾的难度并不在于繁殖中会产生副产品,而是菱形斑散乱、尾柄发黄这些问题。可以利用银蓝草尾进行去黄斑的维持,不过也有人往蓝草尾的基因里注入日本蓝。0
(4)、古典系
古典系或者称古老系孔雀鱼,并不是指早期的原始孔雀鱼,跟野生色是两个概念。古典系是人工改良的,看上去比较古朴的一个平系。特点是身上有模糊的眼斑,有类似早期蛇王的模糊纹路,尾鳍花纹类似马赛克,但是深色的部分比较浅,有照相底片的感觉。
这个品种的杂交种不太好定义。并且古典系孔雀鱼通常发色比较晚,饲养的人不太多。
(5)、单色系
单色系的特点当然就是全身及鳍,都是单一不含杂斑的颜色。代表品种:全红、莫斯科蓝。*
尽管现代的孔雀鱼大多数源于中欧的礼服和蛇王系统,但是源于东南亚的单色系统历史要更为久远。其中全红起源于东南亚的新加坡。后来输入到南亚,改良为斯里 兰卡红。然后经由以色列输入到中欧,由德国和荷兰改良为佛郎明戈和荷线全红。再由中欧分别输入到美国和俄罗斯。美国将全红改良为美式全红,又输入到日本和中国南方地区。而中国北方地区则经由俄罗斯得到全红改良为高帆火炬。尽管中国和东南亚本身地理相隔不远,但是新加坡的全红之所以未能在早期直接输入中国,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新加坡产的孔雀鱼受到“孔
- 16 -
雀鱼艾滋病”的困扰,另一方面是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制约。
全红系统看似简单,其实是相当复杂的一个系统,其中含有红珊瑚等好几个不同的红色基因。
莫斯科蓝系统,是苏联在冷战时期改良出来的,身上有金属的光泽。因为铁幕时期,欧美日本并不了解苏联孔雀鱼的状况,因此莫斯科蓝的生世迷离。日本的岩崎登大师根据推断认为是蓝化体和金属品系杂交改良得到。但德国方面和筒井良树均通过实验,大胆的认为是黑茉莉和孔雀鱼异种基因组合得到。这个系列下还有莫斯科绿、莫斯科红和莫斯科焰火等品种。
单色系还有全鳞黄金,也叫纯金,是德国人的改良结果,但其中也可能含有其他不同胎鳉物种的血缘。全鳞黄金不同于白金全黄的马特利。另外,看上去并不像单色系的m卡利夫,一般也是被归类在单色系里的。
(6)、蛇王系
蛇王系的特点是体色为金银色,全身及鳍覆盖有纵横交错有如蛇皮般的纹路。尾鳍上的纹路通常要比马赛克更细致,但是比草尾要粗。代表品种:眼镜蛇王、蕾丝蛇王。
- 17 -
蛇王系源于中欧,但是现代蛇王定型于美国。蛇王身体上的纹路以纵横纹皆有为佳。雌、雄鱼的胸部都有可能会出现斑点,斑点会随情绪变化浓淡。斑点显著的品种被称为眼镜蛇王。蛇王品系的改良种非常多,比如蕾丝,这是一种比草尾更为细致的尾部纹路,但是蕾丝基因往往和尾鳍的中落基因关联,而影响到尾鳍的形状。
由蛇王系衍生而来的金属系,通常是被单列为一个品系的。但是笔者个人还是觉得金属系跟蛇王系的亲缘太近。金属系是60年代苏联在德国的眼镜蛇王基础上改良出来的品系,不过是由专业机构在生化实验室里进行改良的试验鱼,而非一般爱好者所为。因此只到90年代以后,金属孔雀才正式流入到观赏鱼领域。早期的金属孔雀,仅仅是胸部有一块金属蓝色的斑块。而现在,已经有金属斑蔓延到整个身体两侧的全金属孔雀出现。7 e
(7)、白金系
白金系的特点是鱼身上有成片白金色泽的鳞片覆盖。代表品种:美杜莎、银河、白金矛尾。
- 18 -
白金系的孔雀鱼,观赏价值是相当高的。其中的美杜莎和银河都是日本玩家从蛇王系统改良而来的,从蛇发女妖美杜莎的名字也能看出这点渊源。美杜莎带蕾丝基因,所以有很多尾鳍都是中落的,而银河带蛇王基因,所以尾鳍的斑纹要粗一些。这两种鱼的命名,有点天马行空的感觉,不太像一贯严谨的日本人的风格,可能是日本人改良出了这两种高难度、高观赏价值的品种后比较得意吧。
(8)、日本蓝系
日本蓝系的特点是孔雀鱼的腰部有一段宝石般明快的蓝色,并且身体中部两侧有一个黑色的小圆点眼斑。没有眼斑的日本蓝比较容易和圣塔玛丽亚混淆,但圣塔的胸部有明显的黄绿色。圣塔玛丽亚通常也被单独划分为一个品系,但在国内并不流行,笔者就不单列了。原种的日本蓝是吉田直司所培育的,虽然腰身颜色的遗传性很强,但是背鳍和尾鳍小而透明。现在已经被改良出了日本蓝马赛克、日本蓝草尾等品种。日本蓝被改良为白子时,腰身的蓝色是不变的,而圣塔则不行。
(9)、剑尾系
剑尾系的特点和其它品系截然不同,并非是以身上和鳍上的颜色来做区分,而是以鳍型来区分的。剑尾的雄鱼尾鳍上下有特殊的剑状延伸。代表品种:安德拉斯双剑、维也纳绿宝石双剑。安德拉斯双剑,身体是典型的野生色,非常艳丽。这个品种是原产于委内瑞拉和圭亚那交界带的野生虹鳉,跟原产于西印度群岛中小安吉鲁群岛的普通孔雀鱼的祖先,并不完全是同一个物种。而维也纳绿宝石双剑是奥地利
- 19 -
的人工改良品种,有比较久的历史。其实安德拉斯也是一个匈牙利地区常用的人名。奥、匈两国以前是一个国家,两种孔雀鱼应该有不小的渊源。不过维绿双剑的体形通常比安德拉斯要强壮得多。
现在人工改良出的剑尾品种已经比较多,比如日本蓝双剑、蛇王双剑以及斯威夫特等。
(10)、其它
有一些孔雀鱼品种不适合归到任何一个品系里,比如肚子透明的玻璃,身材变形的茶壶,没有鳍膜的冠尾,以及一些较新的品种和拥有多个系统特征的杂交品种等,这些另类暂时全部都划归在其它类里面。$
【孔雀鱼的饲养方法】
孔雀鱼性情温和、活泼好动,体形修长,有极为美丽的尾鳍,是很好看的观赏鱼。好多人都认为孔雀鱼好养活,其实不然,孔雀不是太好养。由于孔雀对水的酸碱度的适应能力很强而且很耐低温,它们
- 20 -
在PH值为6.3~7.8之间水温在18℃左右的水文环境里都能正常生长和繁殖,当水温低至13℃的时候依然能存活。所以给人一种比较好养(至少比七彩好养)的错觉。但实际上归化种的孔雀鱼是很娇嫩的。它的抗病力和抗水质激急变化的能力是极低的。
那么孔雀该怎样饲养呢?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水质:孔雀属卵胎生鳉科鱼类。产于南美洲沿海和沿海岛屿上的小湖泊以及流速较缓的水域当中,和玛利等其他卵胎生鱼生活环境相似。适应水质为弱碱性也就是PH值在7~7.3之间、DH值在8~9左右的水文环境。但由于孔雀的适应力强,所以你在混养的时候或者是想养水草箱的时候可以不考虑此问题。但你如果是想培育出好的品种的话最好是将它们单独饲养。孔雀鱼对药品和氯气的反应是很剧烈的。水中的残留氯是造成孔雀鱼大量突然死亡的罪魁祸首。所以养孔雀鱼的水要经过充分的晾晒。
孔雀鱼在饲养的时候要注意。由于孔雀鱼的品系和品种繁复,不同品系的雌雄孔雀鱼混养在一起的时候很容易造成繁殖上的混乱。所以为了得到纯良的后代,大家在养孔雀鱼的时候要将不同品种的孔雀鱼按照繁殖的要求进行隔离养殖。具体说有两种方法:
一、同品种雌雄混养。也就是将同一品种的多尾雌雄孔雀鱼合养在一个水族箱里。让它们自由交配以繁殖后代的方法。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种的就不要养在一起以免造成后代品系不纯(当然你如果是想造成一种新的品种的除外)。
- 21 -
二、不同品种雌雄分离饲养也就是分别将不同品种的雄鱼单独合养在一边,雌鱼单独合养在另一边,在繁殖的时候挑选合宜的雌雄鱼只合缸。以避免过渡交配对亲鱼造成损害和维持后代品系纯良的一种养殖方法。
饵料:从孔雀鱼向上的嘴可以看出它们是吃漂浮性饵料的上层水域鱼类。它们的食性很杂可以喂给所有的鱼类饵料。水虱、丝蚯蚓、丰年虾、血虫、面包虫、蔬菜、汉堡(甚至是刚刚出生的小孔雀鱼)等等都可以投喂只需要注意消毒和不要污染水质就可以了。
【孔雀鱼的繁殖】
孔雀鱼繁殖时要选择一个较大的水族缸,水温保持在26℃。pH6.8~7.4,同时要多种一些水草,然后按1雄配4雌的比例防入种鱼。待鱼发情后,雌鱼腹部逐渐膨大,出现黑色胎斑;雄鱼此时不断追逐雌鱼,雄鱼的交接器插入雌鱼的泄殖孔时排出精子,进行体内受精。当雌鱼胎斑变得大而黑、肛门突出时,可捞入另一水族箱内待产。
雌鱼产仔后,要立即将其捞出,以免吃掉仔鱼。或者用塑料片围成漏斗状隔离墙,侵入水中,将产仔雌鱼放在漏斗中,使仔鱼产出后从漏斗下空洞掉入漏斗外水体,雌鱼就吃不到仔鱼了。
孔雀鱼每月产仔一次,视雌鱼大小,每次可产10~80尾仔鱼,一年产仔量相当多,故有“百万鱼”之称。繁殖时应注意,同窝留种鱼不要超过三代,以免连续近亲繁殖导致品种退化,使后代鱼体越来
- 22 -
越小,尾鳍变短。最好引进同品种鱼进行有目的远缘杂交,以防次品种退化,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但孔雀鱼寿命很短,一般只有2~3年。第一胎一般产的比较少,最少只产一条。价格5角~9元1条不等。
6、斑马鱼
斑马鱼,又名蓝条鱼、花条鱼。原产地印度和孟加拉。斑马鱼体里梭形,长5cm左右,胸腹部较圆,尾部侧扁。全身基调黄色,背部橄榄色,从背部至腹部、臀鳍,有多条深蓝色纵条纹直达尾鳍,满身条纹似斑马而得名。背鳍、臀鳍偏后,尾鳍深叉形,诸鳍均黄色透明。斑马鱼的品种约有10余,主要区别在色彩艳丽多样。斑条纹有多有少、有宽有窄,有的成点状,也有在鳍形上产生变异,如长鳍斑马鱼,其尾鳍、臀鳍、腹鳍宽又长,似一簇黄色的尼龙绸在身后荡漾。斑马鱼对水质条件不苛求,水温不低于20℃即能生活,最适生长温度
- 23 -
25℃,氢离子浓度100nmol/L(pH7)。各种动物性饵料、干饲料,都肯摄食。斑马鱼性情温和,活泼友好,爱结群游泳,宜群养。
PH:7.0 H:8 T:27℃ L:5cm V:40L
杂食性,卵生,适合在有水草和沉木的水族箱中,可以和小型鱼混养。
7、虎皮鱼
虎皮鱼,又名四间鱼、四间鲫鱼。原产地马来西亚,印尼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等内陆水域。虎皮鱼体高,似棱形,侧扁,长5~6cm。体色基调浅黄,布有红色斑纹和小点,从头至尾有4条垂直的黑色条纹,斑谰似虎皮。背鳍高,位于背上中部,尾柄短,尾鳍深叉形。最适生长水温 24~26℃,要求含氧量高的老水。杂食性,但爱吃鱼虫、水蚯蚓等活饵料,干饲料也摄食,爱吃贪食。虎皮鱼好群聚,游泳敏捷、活泼,成鱼会袭击它鱼,尤爱咬丝状体鳍条,不宜和有丝状体鳍条的鱼(如神仙鱼)混养,宜同种群养。虎皮鱼的变异种有绿虎
- 24 -
皮鱼、金虎皮鱼等。绿虎皮鱼的体形、鳍形均未变,但体色改变成不规则的绿色大斑块和条纹,非常美丽;绿虎皮鱼要求高溶氧水体。金虎皮鱼体金红色,眼红色。
PH:6.5 H:3 T:27℃ L:8cm V:80L
杂食性,卵生,适合有水草和沉木的水族箱,可以和小型鱼混养(除神仙鱼)。
8、蓝三角鱼
蓝三角鱼,又名三角鱼、异形侧。原产地泰国、马来半岛、印尼苏门答腊岛。蓝三角是一种非常美丽的小鱼,亚纺锤形,体长3~5cm,一般4cm。大眼,眼虹膜发红色光泽,尾深叉形。背部朱红色,躯干前部银色,背鳍、尾鳍、臀鳍红色,胸、腹鳍透明。蓝三角鱼突出的特征是躯干中部至尾部有1块黑色三角斑,闪闪发蓝光。该鱼适宜软水、老水中生活,氢离子浓度251.2nmol/L(pH6.6),水温24~28℃,若低2℃也能忍受,但短时间内温差不能大于 2℃以上,昼夜温差也不能变化大了。喜食活饵料,也食干饲料。蓝三角色的性情属于活泼
- 25 -
温和型,能和别的鱼友好相处,但不能因此而将它和大型鱼、暴戾型鱼混养,常会因受欺而使其游动、摄食大受影响,久之,将会体质消瘦,色泽黯然,降低观赏价值。
PH:6.5 H:3 T:26℃ L:5cm V:40L
杂食性,卵生,适合在有水草和沉木的水族箱,可以和小型鱼混养。
9、阴阳燕子
阴阳燕子,分布于秘鲁亚马逊河上游,体测有暗褐色的迷彩花纹,适合群养,善于跳跃,饲养时要加盖。
PH:6.5 H:8 T:25℃ L:4cm V:40L
杂食性,卵生,适合饲养在水草密植的水族箱,可以和小型鱼混养。
- 26 -
10、金线铅笔
金线铅笔,分布于亚马逊河流域及圭亚那,体测有黑线条贯穿全身,尾鳍,臀鳍和吻部有红斑。在黑线的上部有一条金色纵纹,故名金线铅笔。
PH:6.8 H:6 T:26℃ L:6.5cm V:40L
喜欢活食,卵生,适合饲养在有水草和沉木的水族箱,可以和小型鱼混养。
11、凤凰
- 27 -
荷兰凤凰,它们和玻利维亚凤凰同属,但是颜色更为靓丽,成鱼的身上有着和鳉科一样的花纹。并如同宝石般的闪光。雄鱼的鳍上有漂亮的红边。背上的黑斑加上红色的眼睛可谓靓丽非凡。当雄鱼展开背鳍上的四根黑色的棘条非常美丽。
本种的饲养较简单也需要植有绿色水草的水草箱里。并保留较大的活动空间。繁殖难度也不大。产卵繁殖的方法和玻利维亚凤凰也几本相同。但水质要求较高。每次可以产下150~200枚卵。在29℃中孵化率较高。开口饵料需要洄水或者丰年虾幼虫。喜食活饵但对冰冻
- 28 -
饵料和人工饵料也能接受荷兰凤凰非常不耐药品。对化学药品非常敏感。如果感染疾病将会非常麻烦。寿命约2~3年。饲养水质的PH值在7左右、硬度10左右的弱酸性软水, 水温25~28℃ ,繁殖难度一般,本种鱼不耐药。单养在植有绿色水草的水族箱,肉食性活动在中底层水域,性情温和但需要单养。
PH:6.8 H:7 T:27℃ L:5cm V:40L
喜爱活食,卵生,适合草缸加沉木的缸中,上中下层鱼,可以与同科混养,如:神仙,七彩。
12、吻嘴鱼
吻嘴鱼,产地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体卵形,侧扁。体色银白,略带粉红色,吻部淡红色。野生接吻鱼体长有30~40cm。 性情温和,可与其它品种鱼混养。饲养水温21~28℃,对水质要求不严。生长快,体质强壮,不易患病。饵料以活食为主。此鱼有十分奇
- 29 -
怪的行动,常用有锯齿的嘴亲吻同伴,这并非是爱情,可能是一种较量。时常用最刮食缸壁的藻类。亲鱼性成熟年龄为6个月。雄鱼在繁殖期具婚姻色,体色由粉红变为紫红,身体较雌鱼小;雌鱼腹部肥圆。繁殖水温27~28℃,水质中性。在100×50×50cm的水族箱水面漂浮几棵水草,将一对亲鱼放入,雄鱼不筑浮巢,追逐雌鱼,雌鱼将卵产在水草上。产卵结束后将亲鱼捞出。受精卵经24小时孵出仔鱼,刚孵出的仔鱼浮在水面,待腹内卵黄囊吸收完后就可游动觅食。雌鱼产卵量 。
PH:7.0 H:10 T:26℃ L:30cm V:400L
杂食性,卵生,适合有水草和沉木的水族箱,可以和小型鱼混养。
13、珍珠马甲
(图中是一雄性)
珍珠马甲,原产地亚洲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珍珠马甲也许是斗鱼科热带鱼中最美丽,也是最受水族爱好者欢迎的鱼类。
- 30 -
银褐色的身体,乃至鳍边均布满了珍珠状的斑点,显得格外雍容华贵,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它的嘴部一直到尾柄的基部,沿着身体两侧的侧线各有一条由黑色圆斑组成的条纹。珍珠马甲的腹鳍已 经演化成为一对细细长长、金黄色的丝状触须,在平时可以前后左右地摆动,犹如盲者探路的竹杖,异常敏锐。性格温和,适宜和小型鱼类混合饲养,它们不择食, 偏爱肉食性的饵料。属于简单易养的热带鱼种类,但是它们适合生活在弱酸性水质的环境中,所以在一些酸碱度偏高的环境里不能好好生活,以至于很难让它们显现 出美丽的色彩。雌雄很容易区别:雄鱼背鳍、腹鳍均长而飘逸,鳍边末端较尖;雌鱼的各鳍边则相对显得圆滑。性成熟阶段,雄鱼的眼部以下直至腹部区域,呈现出 艳丽的桔黄或火红的“婚姻色”,而雌鱼仅仅是腹部显得比较膨胀,身体色彩均不及雄鱼美艳。
PH:7.0 H:8 T:26℃ L:10cm V:100L
杂食性,卵生,适合饲养在密植的水草缸中,可于中小型鱼混养。
- 31 -
14、红尾黑鲨
红尾黑鲨,原产地泰国。德国人把红尾黑鲨鱼称为“火尾鱼“,因为红尾黑鲨鱼遍体漆黑,只有尾鳍约的好象一团燃烧的烈火,当红尾黑鲨鱼为幼时,身体各鳍呈黑色 长到8cm左右,尾鳍变为金黄色,长到10cm时即达到性成熟时尾鳍才会变成鲜红色。水温过低时尾鳍的颜色便会退为橙黄色甚至会变成纯黑色。饲养缸可以铺上暗色的砂石,这样红尾黑鲨鱼的尾鳍会变得更红,缸中应多种水草,这种鱼的胆子小,在缸中放入两面个花盆供它们藏匿之用,不要放在光线太强的地方。红尾黑 鲨鱼爱的水的下层游动,但是常常可以看到它们在不中上下游动,追逐嬉戏。它对水质要求不严格,在22~30度水温下生长良好,可以和体形较大的热带鱼混养,红尾黑鲨鱼爱吃动物性饵料。但是经常吸吮鱼缸上的青苔经常喂给一些切碎焯过的波菜会使其身上的颜色更加明丽。
PH:7.5 H:10 T:26℃ L:12cm V:200L
- 32 -
杂食性,卵生,适合水草和沉木的水族箱,可以和中型与混养(建议只养一只)。
15、熊猫鼠
熊猫鼠,原产於秘鲁境内,现已有人工培育种。属于小型且知名度很高的鼠鱼品种,在眼睛部位有黑带横过,尾柄及背鳍上亦有黑色斑点,就像是小熊猫一般,十分逗趣可爱。熊猫鼠是属于活泼好动的品种,可在水族箱中铺满小石子,犹如原始栖息地一般。
PH:7.0 H:10 T:24℃ L:4.5cm V:50L
杂食(更喜欢活饵),卵生,可与小型鱼混养,适合水草和沉木的水族箱,底层鱼。建议铺上细的暗色底砂以保护他们的触须。
- 33 -
16、红头鼠
红头鼠,原产地巴西境内尼格罗河上游的圣加布里耶鲁水域。有着横贯眼睛的黑带,背部自背鳍基部至尾柄有着既黑又亮的黑带,最特别的是其肩部有着亮橘色,十分耀眼美丽。红头鼠若能将水质维持至弱酸性,其橘色会更明显!
PH:7.0 H:9 T:25℃ L:6cm V:60L
活饵,卵生,适合有水草和沉木的水族箱,可以还小型与混养。
- 34 -
17、黑线飞狐
黑线飞狐,可称为食藻鱼之王。如果他没有被人工饲料宠坏的话,对于那些令人非常畏惧的须状藻和丝藻是有特别偏好的。最好不要单独饲养,它很容易躲起来不敢出来。非常喜欢密植的草缸。
PH:7.0 H:10 T:25℃ L:12cm V:100L
杂食性(藻类),卵生,适合有水草和沉木的水族箱,可以与小型鱼混养。
- 35 -
18、清苔鼠
清苔鼠,原名泰国食苔鱼,多年来始终是食藻鱼名单里不可或缺的一员。但近年来却被发现逐渐改吃其他食物,而且当他长大之后,会变得很懒散,并可能转而攻击水族系统中其他生物。
但在小的时候还是很勤快的~ PH:7.3 H:11 T:25℃ L:13cm V:150L
杂食性(藻类),卵生,适合有水草和沉木的水族箱,小的时候可以与小型鱼混养。
- 36 -
19、玻璃猫
玻璃猫,原产地泰国、爪哇、苏门答腊、马来西亚、婆罗洲及印尼一带。又叫猫头水晶鱼,非常好看,最大的特点就是鱼体是透明的,骨骼清晰看见,内脏只占全身的 5%不到。嘴部有两条长须,用于感觉和搜寻食物,在水草中游弋,若隐若现,所以有人又叫“幽灵鱼”。性情平和,不应单养,但也不可与行动快速且有攻击性的鱼混养。喜偏碱性的水,有一定的硬度,但不应超过10°dH。适宜水温22~26℃。活饵料,如水蚯蚓、枝角类、卤虫等。在自然水域可达10cm。
PH:7.1 H:8 T:24℃ L:10cm V:100L
活饵,卵生,适合养在水草和沉木的水族箱中,可以和小型鱼混养。
- 37 -
20、三间鼠
三间鼠,又名皇冠泥锹、小丑泥鳅。原产印尼苏门答腊、加里曼丹岛。野生种体长可达30cm,饲养于水族箱内的仅有10余cm,但是,小的比大的差。体形简式,背部窄,尾部侧扁,下颌及胸腹部较平直。头吻尖小,触须粗短。尾鳍深叉形。全身颜色为桔黄色,有3条黑宽带,分别横贯于眼、背鳍前至胸、腹鳍间和背鳍 后至臀鳍,胸鳍和尾鳍呈红色。三间鼠鱼喜溶氧量丰富的水质,最适温度为23~28℃。常活动觅食于水的底层,爱吃动物性活饲料。性情温和,胆小怕人。水族 箱内宜多植水划,设置假山,保持安静,以使它进入新的环境后,能有个安全适应的过程,如果同种数量比较多,它们适应习惯的过程短,很快消除恐怯。不宜与凶 猛鱼混养,也不要与有挑衅行为的鱼类混养。三间鼠鱼眼下有棘,受到攻击时,能弹出此棘,但根本不足以自卫。
PH:7.0 H:8 T:24℃ L:30cm V:200L
喜欢活食,卵生,适合有水草和沉木的水族箱,可以与中小型鱼
- 38 -
混养。
21、神仙鱼
- 39 -
神仙鱼简介:
原地产南美的亚马逊河。鱼体呈菱形,极侧扁,尾鳍后缘平直,背鳍、臀鳍鳍条向后延长,上下对称,似张开的帆。腹鳍特长,呈丝状。从侧面看像空中飞翔的燕子,故又称其为燕鱼、神仙鱼没有艳丽的色彩,原种鱼体基色是银白色,背部为金黄色,体侧有四条黑色横向条纹,第一条穿过眼眶,第二条在背鳍和臀鳍基部前缘,第三条从背鳍未端至臀鳍未端,第四条在尾柄基部。其背鳍和臀鳍为浅黄色,尾鳍透明,布满黑色纵向条纹,眼眶为红色。体长可达150mm,体高可达200mm。神仙鱼性情温和,举止文雅,爱在水的中层游动,常停在水中不动,习性好静,最好单缸饲养。对水质没有严格的要求,喜
- 40 -
欢弱酸性的软水,神仙鱼可 在20℃的水温中生活,但水温长期偏低,生长不好且易病,以26℃左右最适宜。经常换以经晾晒的新水,可减少患病机会,喜食细小的动物性饵料。要求水体宽大,水质清洁,氢离子浓度39.81~316.3nmol/L(PH6. 5~7.4),有阔叶类水草和光线照射(但阳光不能直射)的环境。喜食丝蚯蚓等大个新鲜活饵料。性格文殂,游动轻盈潇洒,常忽升忽降,忽进忽退,忽隐忽现,出没于绿草丛中。以同种、少养为好。
目前一般人所说的“神仙鱼”,包括四个原种,即神仙鱼(P. s℃℃alare)、阴阳神仙鱼(P. eimekei)、长吻神仙鱼(P. dumerilii)和埃及神仙鱼(P. altum),其中神仙鱼和阴阳神仙鱼两种可以杂交繁殖,而长吻神仙鱼的体型和阴阳神仙鱼非常类似,故在此四个原种中,只有埃及神仙鱼一种已在生物学上确立了它的地位,而其他三种仍有待详细的调查研究才能确定。至今,神仙鱼的改良品种相当繁多,原种神仙鱼对水质较敏感,繁殖不易,而改良品种并无此现象,一 般人也可以容易地进行人工交配。
神仙鱼的种类:
神仙鱼经人工一代代的筛选、杂交定向培育以后,现在除黑神仙外,还产生了很多不同花色和体态的神仙鱼,如:灰神仙、云石神仙、长鳍或短鳍神仙鱼、黑白神仙鱼、斑马燕、钻石燕、金头燕、熊猫燕、红眼白燕以及黑金丝(金丝黑燕),等等。
- 41 -
埃及神仙鱼,又称大神仙鱼。原产地为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境内的欧利那可河和哥伦比亚的Rio Orino℃o流域及其上游的支流Rio Atabapo均有发现。外形与神仙鱼相似,但体形较大,长可达15cm,体色银灰中带浅黄,背部黄色较深,腹部较浅,且在背部有小的棕色班点。体侧也有 4条垂直黑条纹。黑眼珠红眼圈。额头的角度较一般普通的神仙鱼高,因此显得嘴巴看起来略为似乎往上翘起。它们的背鳍和臀鳍的高度相较一般普通的神仙鱼而言,也显得额外高而修长,当其鱼鰭完全伸展的时候,整体的感觉就会显得分外雍容高贵,而且野性的味道十足!具有令人无法抗拒的魅力。埃及神仙鱼的最适生长 水温24~28℃,喜弱酸性软水,溶氧量丰富,水域宽阔,有阔叶水草和较好的光照条件,饵料鲜活,也吞食鱼苗。大神仙鱼爱静,易受惊,受惊以后,对侵犯干扰能迅速作出愤怒抗争的反应。有时爱欺侮不同种类的神仙鱼、小鱼等,故不宜混养。
PH:5.9 H:8 T:25℃ L:13cm V:100L
- 42 -
杂食性,卵生,适合在有水草和沉木的水族箱中,适合单养或与同类鱼混养。
- 43 -
- 44 -
22、泰国斗鱼
泰国斗鱼,分布于泰国、马来西亚等地。体长,侧扁;头背部浅弧形,背部与腹缘均平直。背鳍位置较后,鳍条较长;腹鳍位于胸鳍的下方;臀鳍基甚长,鳍发达,前部鳍条短,向后逐渐延长;尾鳍扇形。野生的鱼体色较暗淡,各鳍也较短。经人工长期培育,形成目前饲养的众多品种,其体色五彩缤纷。有红、白、青、蓝、黄色等,还有的间杂的品种,鳍颜色也有红、蓝、紫、白色等。自于背鳍、臀鳍、尾鳍甚发达,尤其是雄鱼的各鳍长垂,显得非常潇洒,加上体色艳美,极具观赏价值。 体长50~80mm。五彩搏鱼类均具鳃上副呼吸器官,能呼吸空气,故离水不易死亡。能栖息于池沼、沟渠中,以孑孓等水生昆虫为食。伺养水温为 24~30℃。水质以中性或微酸性为宜。
PH:7.0 H:8 T:26℃ L:6cm V:40L
杂食性,卵生,适合在水草密植的水族箱中,可以与小型与混养(但同类鱼不可混养)。
- 45 -
23、画眉鲷
画眉鲷,原产地在亚马逊盆地到圭亚那西部水草茂密的地区。 能够适应多种水质,但如欲饲养得好最好给予其PH6.5、DH5的弱酸性软水。而且由于此鱼产于水草茂密的自然水域,因此饲养它们的时候。也需要密植水草。植入水草要求强健茂盛,比方说:大水兰、扭叶兰、椒草、皇冠草等等。 本种鱼和菠萝鱼从外形上有相似之处。划过眼睛的一条黑纹,是它被命名为画眉的原因。尾柄处的伪眼是它们防卫的一种策略。由于是亚马逊河的慈鲷品种。它拥有所有南美亚马逊慈鲷的习性和特点。画眉鲷的领地观念很强,但和其它慈鲷鱼不同,它们和水草有良好的共生关系。所以一般不会破坏它们。而且它们属于胆小的鱼类。极易受到惊吓。本种鱼的雌雄鉴 别颇为不便。和神仙、七彩的鉴别方法基本一样,从配对鱼中的鳍肢长度,以及泻殖孔突起的形状来鉴别。一般来说,雄鱼的各鳍较长,泻殖孔突起较尖长。雌鱼的 鳍肢较短。泻殖孔突起较圆钝。
PH:7.2 H:10 T:24℃ L:15cm V:150L
- 46 -
活食,卵生,适合在有水草和沉木的水族箱,最好单独饲养。
24、金菠萝
金菠萝又名西付罗鱼,属丽科鱼。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主要分布于巴西、圭亚那境内。金菠萝体长可达到18~20cm。椭圆形,体色金黄,头部有红色花纹。眼大,口小,眼虹膜呈金红色。幼鱼呈黄白色,并不起眼,但随着成长过程逐渐呈现金黄的色彩及红色的圆珠点和斑纹煞是迷人,深深吸引鱼迷。
雄鱼体侧有红色小点组成的纵条纹,呈菠萝纹状排列;雌鱼体形略小于雄鱼,色彩稍呈淡白色。金菠萝对水质的要求不是很严,最适合生长于水温为20~25摄氏 度,PH 7~7.2。爱在水族箱中底部活动。平时性情安静温和,但在发情期和极度饥饿时性情变得暴躁,具有攻击性。喜好吃红线虫、水蚯蚓。成鱼最好以血虫或水蚯蚓 喂养。如只喂水蚤等小型鱼虫,会使其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导致成为僵鱼。所以,一旦长至4cm以上,一定要喂以大型鱼虫。
- 47 -
PH:7.3 H:12 T:25℃ L:20cm V:200L
杂食性,卵生,适合在有水草和沉木的水族箱中,可以和同样大小温和的鱼混养。
25、黑魔鬼
黑魔鬼,原产地为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盖亚那。黑而迟钝的鱼体,的确是名符其实的“黑鬼鱼”。外型是令人不愉快的黑色,尾柄突出如棒状而有白色线条,真可说是奇形怪状。游泳的方式是用长长的尾鳍波浪状摆动而前进后退,有时会横卧而睡。眼睛已退化,几乎看不见东西,只能感觉到明暗。由于身体会发出微弱的电 流具有雷达的功能,因而擅于游泳。 适水温为24~26℃,喜好弱酸性的软水。鱼性非常温和,但成鱼会吃小鱼,须特别注意。
PH:6.6 H:7 T:26℃ L:47cm V:500L
活食,卵生,喜欢黑暗的环境,适合在水草密植的水族箱中,长成成鱼后最好单养。
- 48 -
26、银鲨
银鲨,原产地泰国,印尼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岛。身长可达30余cm,亚纺锤形。各鳍端均呈尖形,背鳍、腹鳍、臀鳍三角形,尾鳍深叉形。体色银色,腹部泛白,各鳍微泛黄,明显特征是:背鳍、腹鳍、臀鳍和尾鳍外缘均有黑色宽边,黑边内侧为淡灰色宽带,十分醒目。银鲨对水质要求不苛刻,最宜水温22~26℃, 也能适应较低温度。摄食量比较大,生长快,体格健壮,容易饲养,要用大型水族箱,加盖防跳。性情温和活泼,喜欢集群游动。幼鱼时期可和它种鱼混养,长大后单养或者和体格相当的鱼混养。
PH:7.1 H:8 T:26℃ L:36cm V:500L
杂食性,卵生,适合在水草和沉木的水族箱中,性情温和,可以和同体型的鱼混养。
- 49 -
27、黄鳍鲳
黄鳍鲳,原产地东南亚沿海到南非洲沿海。身长10~23cm,菱形,侧扁,背鳍与臀鳍形状、大小相近,臀鳍前端后弯如手指状。体色银白,背鳍和尾部呈金黄色,头部有2条黑色横条纹贯通眼和鳃盖后缘。因祖先生活在沿海,喜弱碱性和含些盐分的水质,最适宜水温22~28℃。饲养中要常换新水,保持弱碱性质,氢离子浓度10~31.63nmol/L(PH7.5)如长期不换水,水质变酸,便会衰弱生病,甚至死亡。当见到黄鳍鲳的体色灰暗,表明水质酸化,应及时换水,并适量加些盐。受惊后体色也会变,呈灰黑,但干扰过后,原体色则会恢复。黄鳍鲳游泳活泼轻快,宜用大型水箱饲养。喜食动物性饵料及活饵料,幼鱼也可用切碎的新鲜鱼虾肉喂养。同种间有时出现相斗,对外族 鱼类不然,会欺侮弱小者。
PH:7.2 H:10 T:25℃ L:23cm V:250L
喜欢活食,卵生,适合水草和沉木的水族箱,可以和同体型的鱼混养。
- 50 -
28、叶形鱼
叶形鱼,又名枯叶鱼、叶鱼、多棘叶形鲈。原产地亚马逊河、圭亚那。体长10cm,体高,侧扁,酷似一张树叶。头吻部尖。口大,口裂下斜。下颌突出,上有一 硬触须。眼上位及顶。背鳍、臀鳍鳍基很长直至尾柄,硬棘数多于软鳍条数。胸鳍小,腹鳍位于胸鳍以下稍前。尾柄短小,尾鳍圆形不发达。体色随环境光线而变化,有绿色,也有枯黄色,伪装成一张落叶飘落于水,既躲壁强敌,又易获得猎物棗小鱼、昆虫,是具伪装能力的珍贵鱼种。叶鱼适宜温度25~28℃。常活动于 水的上层和水面,长时间地不动声色,缓缓地接近目标,尔后来个突然袭击。不宜与小鱼混养。
PH:6.5 H:7 T:26℃ L:10cm V:100L
喜欢活食,卵生,适合在有水草和沉木的水族箱中,建议单独饲养。
- 51 -
29、红宝石
红宝石,又名红花鲈、宝石鱼。原产地从加纳到多哥的刚果河、尼罗河流域的森林溪流中。属于非三湖慈鲷类的非洲慈鲷。体形较短鲷大。应该可以属于短鲷的一种吧。本种鱼的特点就在于全身靓丽的蓝色斑点和尾柄前面的大型黑斑。红宝石的名字来源于在它们繁殖期间会出现艳丽的红色。但是实际上本种鱼有一些全身永远艳红的个体,但是在市场上很难看到。本种有挖掘的习惯,应该是来源于其在原产地会挖掘底砂以铺着砂中的食物。所以饲养这种鱼的时候要有专门的底砂,且种植水草的时候要非常注意,避免种植密度过低被它们钻空子挖掉那些可怜的草。对水质的要求并不高。比较合适中性的水质。弱酸性和弱碱性水质并不太合适。肉食性且 有鱼食性会食小鱼。凶暴且地域性强。
PH:7.5 H:12 T:26℃ L:15cm V:200L
杂食性(喜欢活食),卵生,适合岩石造景缸,建议单独饲养。
- 52 -
30、蓝宝石
蓝宝石,又名兰玉鲷、兰玉凤凰、蓝口孵鱼。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干圭亚那、巴西、乌拉圭。鱼体呈纺锤形,稍们扁,尾鳍扇形,背鳍平直。体色浅灰蓝色,幼鱼有花纹,成熟时全身布满艳蓝色小斑点,特别是其头部,在光线照射下闪闪发光,十分美丽、体格健壮, 体长可达20cm以上。大型鱼,头部隆起,有挖掘底沙的习性。繁殖期较凶暴,有领地观念。性情粗暴,不宜和小型鱼同箱饲养。食性很杂,喜食蚯蚓,但不食活鱼活虾等。容易饲养,对水质要求不严格,喜欢弱酸性或中性水,水温20℃以上;喜食动物性饵料。
PH:7.0 H:10 T:24℃ L:20cm V:150L
喜欢活食,卵生,适合在岩石造景缸,建议单独饲养。
- 53 -
31、德州豹
德州豹,源产地墨西哥。体长20~30cm。体格强壮。体幅宽阔,背部稍高。体橘黄色,体表有灰白色、青色小点和斑纹。成鱼体表斑点呈珍珠色,十分耀眼。 性情凶暴,不可与其他品种鱼混养。饲养水温22~26℃,对水质要求不严。属肉食性鱼类,喜吃红虫、水蚯蚓、面包虫、小鱼和小虾等活食。 亲鱼性成熟年龄为12个月。雄鱼体较大,头部有独特的“脂肪隆起”,背鳍、臀鳍末梢尖长,体色鲜艳;雌鱼体色较淡,腹部隆起,头部无“脂肪隆起”。
PH:7.0 H:10 T:25℃ L:20cm V:200L
活食,卵生,适合水草和沉木造景,单独饲养。
- 54 -
32、血鹦鹉
血鹦鹉,十四年前,中国的台湾岛,随着小型鱼逐步的流行,市场上的大型慈鲷鱼的市场日渐萎缩。一个名叫蔡建发的人将自己鱼场里的红魔鬼和紫红火口养在一起,结果无意中的阴错阳差之下,雄红魔鬼居然和同居雌紫红火口产下一群稀奇古怪的新的鱼种出来,这就是血鹦鹉了。
刚刚上市时,由于业者将血鹦鹉的来源当作商业机密看待,保密措施极为出色。一时间关于血鹦鹉的身世的谣言四处流传开来。其实呢,血鹦鹉并不是一个自然的物种。它是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一次偶然的机遇,偶然的被人为的创造了出来,并且一下子成为极为抢手的鱼种。
血鹦鹉强健状硕,几乎什么都吃,象人工饵料、薄片、颗粒、红虫、丰年虾、水虱等等。它就象一个垃圾桶一样,什么都来者不拒,
- 55 -
照单全收。而且总是整天的吃个不停。加上它们对水质的适应力极强从弱酸性到中性的水质都可良好的存活。所以要养活它们很容易。
由于血鹦鹉是两种不同物种杂交所产生的新物种,所以它们自身是无法繁殖后代的,大家就不要枉费心机了,要得到血鹦鹉只能买进红魔鬼和紫红火口来了。这一点我们可以用来确定两个物种是否为亲缘的种与亚种的关系。
由于这样的特性,血鹦鹉也表现出极强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于是就出现了血鹦鹉、紫鹦鹉、金刚鹦鹉、罗汉鹦鹉、红白鹦鹉、斑马鹦鹉、花鹦鹉等等好多种品种。
33、红魔鬼
红魔鬼,原產地中美哥斯達黎加、尼加拉瓜。魚體亞紡錘形,長可達38cm,家養較小。鰭形一般。唯體色多變,由灰白變黃褐、橙
- 56 -
紅到鮮紅色,成魚有的有大黑 斑點,有的頭部隆起成瘤狀。遊泳活潑敏捷。成魚兇惡,不宜混養。喜弱酸性軟水、老水,適宜水溫26℃左右。愛食動物性餌料。
PH:6.8 H:8 T:26℃ L:30cm V:400L
34、古战舰
古战舰,原产地东南亚大巽他群岛的河流湖泊中。但由于本种鱼在东南亚是极为重要的食用鱼种,被广泛养殖。所以目前在东南亚几乎到处都有它们的影子。本种鱼的饲养可以说极为容易。几乎没什么难的地方。弱酸性、中性、弱碱性的水质都能适应。但是更喜欢弱酸性到中性水质一些。所需要的温度是23~28℃。 种鱼曾经被分到丝足鲈属当中。如今被划归嗅腺鲈属。以前嗅腺鲈属被认为只有一属一
- 57 -
种。但近年人们发现这一属的鱼种当中还包括有另外两种新的品种。 它们在原产地是一种极为重要的食用鱼。很多鱼场都在饲养它们。所以几乎我们可以不必要担心其来源。
本种鱼属于体格超级强壮的鱼种。而且生长极为迅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长得极为巨大。所以应该注意千万不要将它们养到较小的水族箱里,水族箱应不小于120cm。不然会对它们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战舰是杂食动物。它们对绿色食物很为偏爱。但这并不影响它们吞食小型的鱼类和小虾。它们很喜欢吃活的小鱼和小虾。这些高蛋白的食物对它们的生长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喂养古代战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植物性饲料的投喂并且不能少了动物性饲料的投喂。
古代战舰一般是不可能在水族箱里繁殖的。但是如果你有大型的水池倒是可以试一试。它们属于典型的泡巢繁殖的攀鲈品种。雄性战舰的头部有象鹅一样的隆起。雌性战舰的头部较为平顺。所以雌雄的鉴别一般不会很难。
战舰的繁殖方式和暹罗斗鱼一样。同样是泡巢产卵。雄鱼负责卵和幼鱼的保护。刚开始游动的幼鱼,由于体形较大所以可以立刻摄食水虱、丝蚯蚓等较大型饵料。饲 养应该不难。幼鱼很有一点攻击性。大约2年龄,古代战舰就达到成熟并且可以繁殖下一代了。 这种鱼由于具有一定的攻击型,且体形太大。所以只能和大型鱼类混养。 古代战舰在人们的饲养过程中出现了一种白化品种就是黄金战舰。又叫招财。另外近年科学界披露了古代战舰的两个亚种:红翅战舰和七间
- 58 -
战舰。
35、地图鱼
地图鱼,原产地亚马逊河流域。鱼体呈椭圆形,头大,嘴大。按体色有红花地图和白地图之分。红花地图体色主基调黑褐色,体表有不规则的橙黄色斑块和红色条纹,尾柄有橙经色边缘的圆斑点;白地图体色主基调淡黄色,体表在醒目的红色斑块和条纹。性情凶猛,只能单独饲养。当饱食后或处在拥挤的不良环境时,它便懒洋洋地侧卧在水底,但游速很快,反应敏捷,捕食灵活,深受人们的喜爱。
PH:7.2 H:10 T:26℃ L:35cm v:200L卵生,适合裸缸饲养可以和大型鱼混养 。
- 59 -
36、胭脂鱼
胭脂鱼,也称为一帆风顺等,原产地我国长江。成鱼最大个体重达30kg,长可达1m。体色和色彩随生长而变。仔鱼体细长。幼鱼体高近似三角形,背鳍起自背部最高处,鳍基很长,前 1/2~1/3鳍条高耸,常后倾与头背部成斜线。下颌至胸腹壁较平直。头小,吻钝圆,眼上位。口小下位,马蹄形,唇厚外翻,上有乳突,无须。仔鱼期体色灰 白色;3~10cm幼鱼体色淡灰褐色,3条宽窄不一的黑色横带前倾,第一条始于头后背部至胸鳍,第二条始于背鳍顶端至腹鳍,第三条始于背鳍至臀鳍和尾鳍下叶,尾鳍上叶为淡灰白色;仔幼鱼期体色深浅清晰,线条分明,形态美观;成长到12~13cm以上时,体色变浅,黑色横带逐渐散乱如麻点,而后遍及全身,体形也变长,失去观赏价值。成鱼长梭形,雄鱼粉红色并有1条胭脂红色纵带,从吻至尾柄末。雌鱼暗红色,纵带色更深暗呈紫红色。胭脂鱼喜栖息于水的中
- 60 -
下层,以 底栖生物、硅藻、有机碎屑等为食,比较爱吃丝蚯蚓等活饵料。适宜高氧清洁水质,能耐低温。生长快,个体大,抗病力强,容易容易饲养。幼鱼作为观赏,成鱼可以食用,肉味很鲜美。当其体上的黑色横带消失时,应送到天然水域中去放生。
37、射水鱼
射水鱼,原产地从东非到澳大利亚沿海地区的碱性河流都有分布。大多生活在印度洋到太平洋一带的热带沿海以及江河中,所以实际上射水鱼是一种半咸水鱼类。水族箱里需要加盐,是一种中小型的观赏鱼类。它们身体侧扁,嘴比较大,可以伸缩。下颌突出,眼睛也非常大,在头的前半部,它们身体颜色搭配非常美丽,身体呈橄榄绿色,有几条粗的石青色条纹横在背部,尾部淡黄色,是一种欣赏价值很高的鱼类。肉食性、吃大型饵料、喜昆虫活动水层,温和。射水鱼是一种很有趣的家伙。大家都知道,这个家伙会从管状的下颚喷出一股水柱,将水面枯枝、草叶上的昆虫打落水中然后吃掉。这种特别的
- 61 -
习性,在水族世界中是绝无仅有的。其实这种鱼还会跳出水面,直接将昆虫的吞入腹中。所以在饲养时要注意加盖。射水鱼喷射的水柱可达1m射程,而且几乎百发百中,跳出水面时它可以跳到水面30cm 高。所以喂养射水鱼要注意避免损失。从它们巨大的嘴可以看出它们需要大型的食物。饵料方面虽然它们不挑,但适口度一定要好。射水鱼雌雄鉴别困难,人工饲养环境下繁殖也很困难。现知道其产卵为浮性卵,且射水鱼会吃掉自己的卵。
PH:7.5 H:12 T:28℃ L:15cm V:200L
活食,卵生,适合在水草密植的水族箱中,上层鱼,可以同等大小的鱼混养。
38、泰国虎
泰国虎,原产地为东南亚地区的泰国、婆罗洲及苏门答腊。幼鱼体色为5~6条黑色和白色的带纹参差相间,随着成长,白色渐渐转变乳黄形似“虎纹”,加上原产泰国,故称之为“泰国老虎鱼”,色
- 62 -
彩非常鲜明。在原产地的泰国,是属高级之食用鱼,因数量不多,故捕到此鱼时,渔民都舍不得出售留着自己食用。适水温为23~26℃,喜好弱酸性到中性的水质。突出的大嘴可将小鱼一口吞入,但对同体型的鱼即温和可亲。在原产地是栖息于多洞口的岩石地带,并喜爱在洞内打滚玩耍如同 顽童穿洞,真讨人喜爱。其身上的体色是此鱼健康状态的指示器,在情绪不佳,或身体健康有缺陷时,其体色都会变得无光彩。
PH:7.0 H:8 T:26℃ L:38cm V:400L
活食,卵生,适合在水草和沉木的水族箱中,适合单独饲养。
39、七星刀鱼
七星刀鱼,又名鲍孔驼背鱼、弓背鱼、花刀鱼、东洋刀、七星飞刀。原产地泰国、缅甸、印度。鱼体最长可达90cm,头部尖小,口角无须。背似弓形隆起,前半身体幅很宽,背鳍之后变窄,至尾鳍呈尖刀形,微凹上翘。背鳍、腹鳍很短小,臀鳍很长,并与尾鳍相连,
- 63 -
长度约占体长的4/5,整齐的一条薄边似刀刃。全身灰黑色,但有较浅,在臀鳍上方的鱼体上有3~10个镶白边的黑色大圆斑,基本上呈一字形纵向排列,圆斑数和排列不尽相同,偶尔也有1~2个圆斑,两侧的圆斑数有的也不同。七星刀鱼的适应性很强,在一般水质中都能成长,适宜水温24℃以上。生长快,容易饲养。属夜行性鱼类,白天慢悠悠地来回游荡,或潜伏不动,到了夜间翻腾似飞刀。食肉为主,碎肉、鱼块均可投喂,也会食掉在水底的剩饵,但最喜欢吃活鱼虾。不能与小鱼混养,可以和大型鱼混养。
40、红尾鲶
红尾鲶,又名红尾猫、狗仔鲸。原产地亚马逊河。鱼体长达1m,头、背、胸、腹部扁平且阔,臀、尾部较侧扁且窄。小眼睛,大阔嘴,口周还有3对长须。头背颜色为淡黑色,并有黑斑,腹部乳黄色,在黑色和乳黄色之间,从吻部至尾柄,有白色带纵贯其间,十分鲜明。
- 64 -
尾鳍和背鳍有红色,但不艳丽,其余鳍黑色。红尾鲶适 宜弱酸性水,也能适应中性弱碱性水质,水温22~26℃。喜食动物性饵料,如小鱼、肉块,鲜活冷冻均食,食量惊人,生长快速。应放于大型水族箱中饲养。能与人亲近,饱食后摇头摆尾,很温顺。
此物最能吞。一定不要和比他体形小的鱼混养,清道夫也难幸免 。
41、火鹤鱼
火鹤鱼,有名寿星头、寿星鱼,原产中美洲的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等地,属慈鲷科,体长20~30cm,体形类似金鱼。头大,头顶上方生有一个明显的圆形肉瘤,与众不同。体色粉红,幼鱼体色灰黑,成鱼变成火红色,体色多变,有时体色橘红或黄色。饲养水温22~28℃,饵料有鱼虫、水蚯蚓、小活鱼等。繁殖水温 27~29℃,水质是弱酸性软水,亲鱼性成熟6~8个月,雄鱼头顶肉瘤较大,体色鲜红似火,雌鱼体色较淡,每次产卵200~500粒,以平滑岩石或大理
- 65 -
石板作产巢。
PH:7.2 H:12 T:25℃ L:20cm V:200L
喜欢活食,卵生,适合裸缸,可以与同体形的慈鲷鱼混养。
42、棘鳅
鳅,原产于印度以东的东南亚之广大区域,台湾亦产,分布于台北桃园一带。本鱼的体形极长,颇似鳗鱼,又因眼前下方有小棘,背鳍前部亦有许多分离的小棘,故英文名之为“棘鳗”。咖啡色的身体上,有3~10个不规则的圆形黑斑,口小吻长,且可自由扭转,用此口吻在砂中挖采食物。适水温为24~28℃,喜好弱酸性的软水,是属夜行性的,故白天均潜伏砂中,只留鼻与口在外,或隐藏于暗处,静待夜晚的来临,始出来活动觅食。虽性温和不会伤害他鱼,但 因个体大,时亦有追逐小鱼的行为,故最好不要与小型鱼混养。又因常在砂中穿梭,水草常会被连根挖出,所以水草的种植需用石块压住保护。水箱必须密盖,以防止其爬出箱外。
PH:6.7 H:7 T:28℃ L:25cm V:200L
- 66 -
喜欢活食,卵生,适合有水草和沉木的水族箱,可以与同体形鱼混养。
43、三角鲷
三角鲷,俗名黑云。体长20~25cm的中型鱼,原产地为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及圭亚那。本种是因成鱼的体侧从中央到尾柄,具有三角形的黑带而称之为“三角鲷”,又因此黑带形似天空中的云彩,故一般水族业者俗称为“黑云”。但在幼鱼时,体侧仅是不规则的斑纹。体色为暗蓝色,到了繁殖期时背鳍会略带青色,非常的性格。适水温为24~28℃,喜好弱酸性的清洁软水。在慈鲷科鱼类中,性情算是较为温和的鱼种,可以和其他的鱼种混合饲养。但对水质稍微敏感,也嗜食水草,须特别注意。雄鱼的背鳍、臀鳍会稍微伸长,到繁
- 67 -
殖期时,会有婚姻色出现,容易辨别雌雄。
PH:7.0 H:10 T:26℃ L:26cm V:200L
喜欢活食,卵生,适合有水草和沉木的水族箱,可以和体形相当的鱼混养。
44、眼斑鲷
眼斑鲷,俗名皇冠三间、眼斑丽鱼。在原产地可长至90cm,是属大型的肉食性慈鲷科鱼。广泛地分布于南美洲的热带地区。体色为黄色底,而有暗带,虽然此鱼 的体型可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相同的是尾鳍部都有一个镶有黄边大而黑的眼斑,故称之为“眼斑鲷”。适水温为25~左右,喜好弱酸性到弱碱性的水质。此鱼的 口奇大,食欲贪婪,会捕食体型比它小的鱼儿,是南美洲慈鲷科鱼中食量最惊人,且最凶猛的鱼种,所以绝对不可勉强地与其他鱼种混合饲养。
PH:7.0 H:10 T:25℃ L:75cm V:400L 以和同体型的慈鲷类混养。
- 68 -
45、虎鲶
俗名虎皮鸭嘴,鸭嘴鲨体长70cm至1m左右,原产地为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体呈优雅的流线形,体上有十几条横纹,头稍呈扁平,吻大而扁平似圆锹,什么东西都吃,是标准的大食客。经常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水中遨游。因地域的不同或变换,鱼身的斑纹亦会为之改变,并且会随着蜕皮而成长,脱下的皮也会被其吃掉,为其最大的 特征。是大型鲶鱼中最受喜爱的鱼种之一。适水温为22~28℃,喜好弱酸性的软水,若喂以充分的饵食,可与大型鱼混合饲养。因鱼身大,须备有至少120cm的大型水族箱。夜行性,喜欢微暗的环境,可布置岩洞、流木等掩蔽物。在巴西被视为重要的食用鱼,而禁止输出。
- 69 -
46、长鼻小丑
长鼻小丑,俗名长鼻六间小丑、长鼻皇冠六间。体长可达70~80cm,在脂鲤科中属大型鱼。原产地为非洲的刚果河流域。体色由粉红至白色,并有六条深色横纹,乍看之下,会被认为是六间小丑(Disti℃hodus***fas℃iatus),便长鼻小丑之吻部比六间小丑长,也因此而得名。是非常有人缘的鱼种,价钱不低。适水温为24~27℃,喜好弱酸性至中性的软水。此鱼性情凶暴,同种间常发生争斗,不宜与同种鱼一起饲养,更应避免与小型鱼混合饲养。此鱼嗜吃水草,如水槽内种有水草应 加以注意。对活饵或冷冻饵也来者不拒,但别忘了补充植物性饵料。
- 70 -
47、玛丽
玛丽鱼别名摩利鱼。原产于墨西哥及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得克萨斯州沿海一带,属于浅海鱼类。经过人工不断培养驯化,使它基本适应了淡水环境,但在饲养水中须经常放入一些盐,否则容易生白霉病。
玛丽鱼体长一般8cm左右,胎生,适宜饲养水温24℃~26℃,水质略呈碱性,pH值7.2~7.4。
玛丽鱼类食性较杂,除动物性饵料外,还喜欢吃植物性饵料,它们会不停地啃食水草和缸壁上的青苔,所以又有鱼缸清洁夫的美称。
玛丽鱼2月龄可分出雌雄,4~6月龄性成熟后即可繁殖。玛丽鱼类的品种较多,主要有羹匙翅玛丽、鸳鸯玛丽、红翅玛丽、黄翅玛丽、银珍珠玛丽、燕尾玛丽、帆翅玛丽和皮球玛丽等。纯色品种又有银玛丽、金玛丽、红玛丽、黑玛丽之分。
珍珠玛丽是热带鱼爱好者广泛饲养的一种,其中又可分为4个品
- 71 -
种:燕尾珍珠玛丽、高鳍珍珠玛丽、高鳍燕尾珍珠玛丽及普通羹匙翅珍珠玛丽。这类玛丽身体细长,体型较大,体色呈银灰色或青蓝色,有金黄色珍珠点分布在背胸及全身各部,在阳光或日光灯照射下,格外艳丽。高鳍帆翅类雄性鱼的背鳍在游动及求偶交配时,高竖如帆,姿态美妙绝伦。
鸳鸯玛丽是这类鱼中较容易饲养的一种。雄鱼体色多变,华丽多彩,鳍可分红、黄两种,黄鳍者为黄翅鸳鸯玛丽,红鳍者为红翅鸳鸯玛丽,雌性身体肥大,肛鳍呈扇状,体色略显灰暗,与华丽的雄鱼相衬托,恰似鸳鸯鸟一般,因此得鸳鸯玛丽之美称。
黑玛丽最佳者的体色一片漆黑,养于水族箱中别有一番情趣。目前的黑玛丽品种有皮球黑玛丽,高翅黑玛丽,高翅燕尾黑玛丽,燕尾黑玛丽,羹匙翅黑玛丽等。
- 7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