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教案设计

来源:小奈知识网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 面向学生:高中 2. 学科:生物 2. 课时:1 3.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好实验材料、用具及用于探究的问题,分好实验小组。 (2) 学生复习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有哪些变化,预习课本相关内容,了解该实验的实验原理、目的要求及实验操作的步骤,提出与本课内容有关的问题。 (3)复习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临时装片的制作。 【】http://wenku.baidu.com/view/68bc03781711cc7931b716ae.html 二、教学课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 2、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学习使用高倍显微镜和绘生物图的基本技能。 2、通过以观察有丝分裂为目标的实验设计,帮助学生培养推理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理解科学实验的素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制作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 2、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教学难点】 1、实验设计中实验材料的选择和解离。 2、根尖临时装片的制作和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材料用具】 蒜。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剪子,镊子,滴管、烧杯、试剂瓶。 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质量浓度为0.01g/ml的龙胆紫溶液,清水,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固定装片,蛙卵裂期固定装片。 三、教材分析 本实验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教材中重要的实验之一。本实验通过学生动手制作细胞分裂装片标本,围绕染色体的存在状态进行观察、分析,进而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实验涉及实验材料的准备和培养、装片的制作、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数据的处理以及数学模型的构建等知识和技能。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培养,装片制作的各个环节将直接影响实验成功与否。 四、教学方法 按照学为主体,师为主导的思想进行教学,教师就要设计出一些能引起学生思考和探究的问题,使学生多途径多方式的参与到学习中,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边操作边思考。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同一实验组的同学共同讨论解决,得出答案。教师在某些较难理解的问题上适时点拨,以减少课堂时间的浪费,提高课堂效率。 五、教学过程 【】http://wenku.baidu.com/view/77b7c491dd88d0d233d46a67.html?st=1 思考: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特点。 导入:今天我们在前面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来观察蒜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课本上用的是洋葱,但洋葱不易生根)。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师强调实验目的。 探究点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学生回答师作进一步强调。 引言:通过实验原理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进行本实验的指导方法和思想,下面我们结合讲义上提出的探究问题,依据课本所列的方法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展示材料用具。 一、蒜根尖的培养 探究点2:怎样培养洋葱根尖?在培养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师作相应点拨:在实验课前3~4天,取洋葱一个,放在广口瓶上,装满清水,让洋葱的底部接触瓶内的水面。把广口瓶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待根长约5 cm时,取健壮的根尖制成临时装片。 注意的问题:应选择底盘大的洋葱做生根材料;剥去外层老皮,用刀削去老根,注意不要削掉四周的根芽;培养时注意每天换水1~2次,防止烂根。 强调:在这里老师培养的实验材料是蒜(展示),培养方法同洋葱。 二、装片的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结合着教师的提问,边回答边操作,从而知道在进行该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如何进行该操作,以及实验过程中的协调配合。解离、漂洗、染色三个步骤中,都有一段等待时间,教师应利用这些空隙,要求学生讨论在进行该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师强调或讲解有关问题,以保证该操作的顺利进行,也可做一些相关的题目,来巩固该部分的内容。 探究点3:该实验的实验流程是什么? 学生回答师作进一步强调:取材→装片的制作(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绘图。 (一)、取材与解离 探究点4:取材的时间最好在什么时候进行?解离的目的是什么?解离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解离后细胞是否仍保持活性? 学生讨论回答,师作相应点拨:在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剪取蒜根尖2~3 mm,立即放入盛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至根酥软为止。目的是用药液是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即溶解细胞间的果胶质使根尖细胞间变得松散,便于压片,否则根尖细胞很难压散,不利于在镜下观察。 解离中,应注意时间的把握,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时间太长使细胞的结构破坏,影响制片的效果,太短则不易使细胞分离,观察时细胞容易重叠。解离后细胞已被盐酸杀死,不具备活性。 师做演示实验,强调相关注意事项以及解离成功的标志是根尖酥软。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注意相互配合,师答疑。等待过程中请同学们讨论注意事项,做巩固练习1。 【】http://wenku.baidu.com/view/77b7c491dd88d0d233d46a67.html?st=1 打开链接,做巩固练习1。 (二)、漂洗 探究点5:为什么要进行漂洗?怎样进行漂洗? 学生讨论回答,师作相应点拨:由于染色剂是碱性染液,如不漂洗,酸碱发生反应,不利于着色;同时也是为了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用镊子把酥软的根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 min。 师做演示实验,强调相关注意事项。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学生自己掌握时间,师答疑。等待过程中师讲解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学生练习使用,师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三)、染色 探究点6:在细胞中,能被碱性染液染成深色的物质是什么?染色中,为什么要把握好染色的浓度和时间? 学生回答师作进一步强调:能被碱性染液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即染色后增大了细胞核与周围部分的反差,便于观察染色体分布和变化。染色时,染液的浓度和时间的把握要好,否则染色过深,不易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时间3~5min。 师做演示实验,强调相关注意事项。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用镊子将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min,,师答疑。等待过程中请同学们讨论注意事项,做巩固练习2、3。 【】http://wenku.baidu.com/view/77b7c491dd88d0d233d46a67.html?st=1 打开链接,做巩固练习2、3。 (四)、制片 探究点7:实验中,要使细胞分离和分散开,需采取哪些措施? 学生讨论回答,师作相应点拨:先用镊子将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加一片载玻片,用拇指轻压载玻片。 强调并作相应的演示实验: 1、盖盖玻片时,注意防止气泡产生,具体操作:用镊子夹住盖玻片的一端,另一端接触水面缓缓放下。 2、加清水是起润滑剂和利于细胞分散的作用,压片时,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的目的是防止手指与盖玻片直接触压,将极薄的盖玻片压碎(在镜下观察前应将载玻片取下,并注意不要让盖玻片移位)。 3、压片的方法还有用镊子的后端或铅笔带橡皮的一端轻轻按压盖玻片。 4、压片时用力要适当,过重会将组织压烂,过轻则细胞不易分散。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师答疑。 三、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一)、观察 探究点8:显微镜的观察原则是什么?显微镜下怎样找到分生区细胞?有什么样的的形态特点。 学生回答师作进一步强调:由低到高原则,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正在分裂,再用高倍镜观察。 探究点9:在一个视野中能不能观察到一个细胞有丝分裂的连续过程?能不能找全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如何操作才能找全各个时期的细胞? 学生讨论回答,师作相应点拨:在一个视野中不能观察到一个细胞有丝分裂的连续过程,因细胞在解离时已经被杀死,不再进行细胞分裂了。不能,因在一个视野中,我们只能找到某一时期的细胞图像,要想看全各时期的细胞,应移动装片,在不同的视野中寻找。 强调:观察时注意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首先找出分裂中期的细胞,然后再找前期、后期、末期的细胞,最后观察间期的细胞。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观察,师答疑。如果自制装片不理想,可以观察洋葱根尖固定装片。各实验小组交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学生做巩固练习4、5。 【】http://wenku.baidu.com/view/77b7c491dd88d0d233d46a67.html?st=1 打开链接,做巩固练习4、5。 (二)、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使你能够在视野里同时看到约50个细胞,仔细统计视野中处于各时期的细胞数,记录在记录表“样本1”中。把视野移动到分生区一个新的区域再统计,然后记录在“样本2”中。对数据进行整理,填入表中。 探究点10:在你的观察结果中,处于哪一时期的细胞最多?怎样确认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的长短? 学生回答师作进一步强调:处于间期的细胞最多,因间期持续的时间最长。确认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长短,就看在这一时期中观察到的细胞的多少。 四、绘图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实验中观察到的各时期的细胞特点,绘制有丝分裂中期、后期的简图,并能区分各时期细胞的特点。 展示优秀的绘图。 五、观察蛙卵裂期固定装片。 注意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交流观察结果。 【布置作业】填好实验报告册。 实验结束要求学生整理仪器,清洗载玻片、盖玻片和玻璃皿,还显微镜。 【随堂检测】 【】http://wenku.baidu.com/view/77b7c491dd88d0d233d46a67.html?st=1 打开链接,完成随堂检测 六、 教学反思 1、本实验课本采用的生物材料是紫色洋葱,但通过实验课前的培养,我发现生根效果不很理想,数量较少,分组实验根本不够用。通过探索和查阅资料,我用蒜做实验材料,生根效果很好。 2、该实验的每个步骤都需等待一段时间,所以应打破常规教法,采用边做边练的方法,减少课堂时间的浪费,提高课堂效率。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打破思维定势,推陈出新,注意加强教材和教法研究,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