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文言文短篇及译文精选【5篇】

来源:小奈知识网
【 导语】学习⽂⾔⽂可以了解历史,学习古代⽂化,欣赏古代⽂学,研究古代⽂明。下⾯是分享的⽂⾔⽂短篇及译⽂精选【5篇】。欢迎阅读参考!

1.⽂⾔⽂短篇及译⽂精选  孙权劝学  司马光撰〔宋代〕

  初,权谓吕蒙⽈:“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孤岂欲卿治经为博⼠邪!但当涉猎,见往事⽿。卿⾔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以为⼤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惊⽈:“卿今者才略,⾮复吴下阿蒙!”蒙⽈:“⼠别三⽇,即更刮⽬相待,⼤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别。  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起谈论议事,鲁肃⼗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和政治⽅⾯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分别⼏天,就应当⽤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2.⽂⾔⽂短篇及译⽂精选  祖逖闻鸡起舞

  范阳祖逖,少有⼤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此⾮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纠合骁健,⾔于睿⽈:“晋室之乱,⾮上⽆道⽽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相鱼⾁,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今遗民既遭残贼,⼈思⾃奋,⼤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

矣!”睿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誓⽈:“祖逖不能清中原⽽复济者,有如⼤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千余⼈⽽后进。  译⽂

  当初,范阳⼈祖逖,年轻时就有⼤志向,曾与刘琨⼀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厌恶的声⾳。”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道⽽使⾂下怨恨叛乱,⽽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钻了空⼦,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家都想着⾃强奋发,⼤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样的⼈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定会有闻风响应的⼈!”司马睿⼀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的⼝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私家的军队共⼀百多户⼈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光复成功,就像⼤江⼀样有去⽆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招募了⼆千多⼈然后继续前进。3.⽂⾔⽂短篇及译⽂精选  五柳先⽣传  陶渊明〔魏晋〕

  先⽣不知何许⼈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章⾃娱,颇⽰⼰志。忘怀得失,以此⾃终。

  赞⽈:黔娄之妻有⾔:“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兹若⼈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怀⽒之民欤?葛天⽒之民欤?  译⽂

  五柳先⽣不知道是哪⾥的⼈,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因为他的住宅旁边种着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在⼀字⼀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性喜爱喝酒,家⾥贫穷常常不能得到满⾜。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

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就⾛。简陋的居室⾥空空荡荡,遮挡不住风⾬和烈⽇,粗布短⾐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和饮⽔的⽔瓢⾥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得。常常写⽂章来⾃娱⾃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上,就这样过完⾃⼰的⼀⽣。

  赞语说:黔娄的妻⼦曾经说过:“不为贫贱⽽忧虑悲伤,不为富贵⽽匆忙追求。”这话⼤概说的就是五柳先⽣这⼀类的⼈吧?⼀边喝酒⼀边作诗,为⾃⼰抱定的志向⽽感到快乐。不知道他是⽆怀⽒时代的⼈呢?还是葛天⽒时代的⼈呢?4.⽂⾔⽂短篇及译⽂精选  黄⾹温席

  昔汉时黄⾹,江夏⼈也。年⽅九岁,知事亲之理。每当夏⽇炎热,则扇⽗母之帷帐,令枕席清凉,蚊蚋远避,以待亲之安寝;⾄于冬⽇严寒,则以⾝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于是名播京师,号⽈:“天下⽆双,江夏黄⾹”。  译⽂

  汉朝的时候,有⼀个叫黄⾹的⼈,是江夏⼈。年纪才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每当炎炎的夏⽇到来时,黄⾹就⽤扇⼦对着⽗母的帐⼦扇风,让枕头和席⼦更清凉,并使蚊⾍远远地避开黄⾹双亲的帐⼦,让⽗母可以更舒服的睡觉;到了寒冷的冬天,黄⾹就⽤⾃⼰的⾝体让⽗母的被⼦变得温暖,好让⽗母睡起来时觉得暖和。因此,黄⾹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双,江夏黄⾹”。  启⽰

  黄⾹侍奉⽗母亲的故事反映出⼀个孩⼦细致、纯真的孝⼼,是⼀个孩⼦从内⼼深处发⾃内⼼⾃然萌发、激发出来的孝,⼜是出于天性的、并尽⾃⼰的能⼒所能做到的孝⾏,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从⾝边⼀点⼀滴的⼩事做起,孝敬⽗母、关⼼他们。要知道,他们把我们照料成⼤⼈时有多么⾟苦。5.⽂⾔⽂短篇及译⽂精选  马说

  朝代:唐朝|作者: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马。千⾥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称也。

  马之千⾥者,⼀⾷(shí)或尽粟(sù)⼀⽯(dàn)。⾷(sì)马者,不知其能千⾥⽽⾷(sì)也。是马也,虽有千⾥之能,⾷(shí)不饱,⼒不⾜,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也?

  策之不以其道,⾷(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临之,⽈:“天下⽆马!”呜呼!其真⽆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翻译/译⽂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马。千⾥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千⾥马,也只能在仆役的⼿⾥受屈辱,和普通的马并列死在马厩⾥,不能以千⾥马著称。

  ⼀匹⽇⾏千⾥的马,⼀顿有时能吃⼀⽯⾷。喂马的⼈不懂得要根据它的⾷量多加饲料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千⾥的能⼒,却吃不饱,⼒⽓不⾜,它的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般的马⼀样尚且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千⾥呢?

  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法,喂养它,⼜不⾜以使它充分发挥⾃⼰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拿着鞭⼦⾛到它跟前时,说:“天下没有千⾥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马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