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摘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数学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的培养。小学数学中关于辩证关系的知识是非运算中的辩证常丰富的,如数的辩证法、几何知识中的辩法、应用题中的辩证法、而不能机械证法。在教学中要有机渗透,灌输。
关键词:小学机渗透
小学数学知识中包含了丰富的辩证在小学数学教关系。按照《课标》的要求,当然,这种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而不是培养是有机渗透,是润物细无声,机械地灌输。下面笔者仅从横向探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特点。
一、关于数的辩证法
数的概念和发展,在小学数学中是一项重要内容,学生首先认识10以内的数,随后学逐步认识多位数,这是量的积累;生认识分数、小数,这是质的变化。这样,分数是用两个整数与分数成了一对矛盾。
整数(分母不为0)表示,但它所表示的已经不是整数。学生从分“1”开始,认识1/2,1/3……随后认识2/3,3/4……1/2是由整数l和2在比较中规定的一个新数,我们可以找到无限为了表示这个数的值,
如2和4,多对数列,3和6,4和8……来代替1和2,可是在这个关系之外,1就是1,2就是2,3不等于1,6不等于2,但1/2却等于3/6。整数与分数有了质的区别,但也要看到它们的联系,分数是两个整数的商,能整除时,分数化成了整数。在在联系质的区别中,各自有各自的作用,也就是说,中,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整数和分数,它们在产生和发展之间充满着辩证关系。
同样,分数与小数之间也充满着辩证教材系。为了说明二者之间的转化关系,包括循环小数中增加了分数和小数互化,
看起来是本质不同化分数。质数与合数,
几个的东西,但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转化,一个合数可以用质数连乘得到一个合数,
数学
辩证思维
有
是不同形式和质数的积表示。这种转化,不同内容的转化。
二、关于运算中的辩证法
如运算同数的概念,也充满着矛盾,逆运算就是加与减、乘与除互为逆运算,矛盾的运算,既互相对立又可互相转化。最明显的例子是分数除法,除数颠倒分子、分母的位置后,除法变成乘法。除了教教材从整体考虑它们的辩证关系外,材也注意在每个细节上,培养学生的辩在练习中证思维。例如,从一年级开始,如□+5=11,安排了大量的填空题,学生当然会想到“11-5=6,□内填6”,这里加、减法处在同一式子中,学生从正面看是一个加法算式,而要从反面用减法求它的结果。这样,互相联系和变化的观点就显示了出来。又如等式与不等式是一对教材矛盾,互相对立,而又处于运算之中,提前出现不等式,让学生认识相等以后,“<”就认识“>”,尽量让他们提前接触这对教材向学生矛盾。□+5>7,根据这个式子,提出两个问题:□里最小能填几(整数)?学生□里都可以填几?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想到等式7-5=2,由相等再转化为不在相等,□里不能填2,要填大于2的数,现阶段使学生了解到,比2小的最小整数是3,所以□里可以填3;最后又想到大于2的数无限多,从发展观点看,□里反映可以填大于2的任意数。这些矛盾,在学生头脑中,就会使学生的辩证思维得到发展。
三、关于应用题中的辩证关系同处在一道条件和问题是一对矛盾,
另一方也就不存应用题之中,失掉一方,条件变在了;条件和问题是互相制约的,在了,或是问题变了,解答方法也要改变;一定条件下,条件和问题也可以转化。基教材在编写过程于对应用题的这一认识,
编排了中,特别强调条件与问题的关系,教材给出一组条多种形式的练习,例如,指件,给出一组问题,让学生选两个条件,不仅能出一个问题,在编写习题过程中,
朱大勇
也能看到问题与看到问题与条件的联系,
条件之间的变化。教材又编排了扩题与缩题的练习,让学生看到一个题目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
四、关于几何知识中的辩证法相互间学生在认识图形的形状大小、的位置时,也会接触到辩证法的内容。笔者在这里仅探讨形与数之间的关系。
对人们认识形与数的对立统一观点,
本来形和数是两客观世界有着重要意义。
个性质不同的概念,它们各自反映了事物不同的属性,但由于它们都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都反映着物质世界运动的规律,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形和数是不可分离的,这就使它们成为对立的双方。例如,每一个几何图形都可以用数量来限定,每一种数量关系都可以找到相应必的几何模型,这就提示在编排教材时,从一年级开须重视形与数的结合。所以,
然后渗始,教材就结合几何图形认识数,透数轴的知识,并形象直观地引入坐标求面积也是形数的知识。当然,求周长、结合的典型例子。在这段教材的编排中,编者把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建立在更广让学生看到:任何泛、更抽象的基础上,封闭图形(直线图形或曲线图形)都有它的周长;任何物体(平面或立体的)都有表面;任何物体(规则的或不规则的)都有体编者更积。在抽象与具体的对立关系中,强调了它们的转化(由具体到抽象,再回到具体)。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小学数学中充满了丰富的辩证关系。辩证思维是判断、推理中客观对象的反映,并在概念、表现出来。辩证思维面对着一个非常丰富而具体的数学世界,数学中每一个具体对象都包含着差别和矛盾。教材编者设想通过教材的编排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树尽可能地让学生理解这种辩证关系,立辩证思想,为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而努力。
2019·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