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带】Exploration Zone 2015年I1月刊(总第513期) 投资者融资融券风险管理 肖喜云曾梅 (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鞍山114048) 摘要:我国于2010年3月31日正式启动融资融券业务,标志着我国的资本市场正趋于成熟。虽然融资融券业务 给证券公司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也丰富了投资者的选择。但融资融券业务可能给金融体系造成的潜在风险也是不容 忽视的。本文主要是分析我国股票市场融资融券潜在风险,研究融资融券风险的规避办法,促进股市健康平稳发展。 关键词:融资融券;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31—0259—01 、 融资融券交易又被称之为证券信用交易或保证金交易,由 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组成。融资交易即借入资金买进证券,并在 约定的期限内偿还借款本金和利息,融券交易即借人证券卖出, 在约定的期限内,买入相同数量和品种的证券归还券商并支付 相应的融券费用。无论是融资交易还是融券交易都需投资者以 定比例的资金或证券作为质押,即交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 我们大家都熟知“股市有风险”,但具体是什么风险却不是 人人都知道的,尤其是面对“融资融券”这一我国股市新生物, 相信会有更多人不知道其潜在的风险是什么。 一6月下旬沪深两市大幅跳水,仅在半个月内市值蒸发15万亿。 各大指数连续大幅度单边下跌,并伴随着流动性的丧失。股市 本身的系统风险是存在的。 5、投资者自身风险 据西南财经大学教授甘力的调查显示,在新开户的股民 中,有67.6%的股民没有读完高中,其中文盲占5.8%,小学生 占了25.1%,初中生占36.7%,仅有12%的股民拥有高校文凭。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我国股民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股票的相 关知识储备不足,风险管理意识淡薄,且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易 于盲目从众。 二、措施 1、自我评价 定期对融资融券交易计划进行自我风险的评价,并时刻关 一、风险 1、杠杆效应风险 融资融券交易像期货一样,利用交易杠杆,投资者可以利 用少量资金进而操作更多资金,扩大交易筹码,争取用少量的 资金获取较大的利润。“杠杆原理”就像一把双刃剑。随着信用 交易增大了杠杆效应,风险也将成倍增加。 2、做空机制风险 不同于普通证券交易的先买后卖,在融资融券交易中,投 资者可以先借人证券卖出,一旦价格下降,投资者再买入相同 的证券归还证券公司,这样当价格下降时也能够获利,这就引 入了做空机制,使投资者能够双边交易。但双边交易不仅增加 了交易费用,而且对信息的流动性要求更高,一旦决策失误,其 损失将会及其惨重。 3、强制平仓风险 证券公司会实时计算投资者维持担保比例。融资融券的投 资者通常在流动性上都相对欠缺,一旦投资者信用账户维持担 保比例低于130%,且投资者未按照要求补足保证金,证券公司 将会立即按照合同约定强制平仓。强制平仓的过程不受投资者 的控制,因为保证金追缴的主动权被证券公司所掌控,所以投 资者必须无条件地接受平仓结果,自行承担平仓结果。强制平 仓还可能会使市场朝着不利于投资者的方向运行,进一步加剧 强制平仓的不利风险。 4、合同期限风险 根据CAPM定价理论,由于存在风险溢价因素,所以融资 融券业务规定单笔交易最长期限为180天,合同一旦到期,交 易双方都必须要进行清算交割。所以,融资融券成本和收益率 的计算,必须要考虑合同期限的限制情况,因此,融资融券的投 资者会面临合同期限风险。 4、股市风险 我国股市在这一年经历了振奋人心的疯牛时期,6月12日 上证综指创下5178.19的新高,年内最高涨幅69.83%,然而在 收稿日期:2015—09—28 注维持担保比例的变化及影响维持担保比例变化因素的信息。 并针对评价现状制定改善计划。 2、树立正确投资观 投资和投机是完全不同的行为。投资的收益是来自于投资 物所造的财富,而投机的收益是来自于另一个投机者的亏损。 投资行为可创造财富,而投机行为只是对财富的重新分配和转 移而已。树立正确投资观,实现稳健的投资计划。 3、提高心理素质 客观评价自我的风险承受能力,坚决祛除赌徒心态,严格 控制仓位,养成止损的习惯,不贪图短期利益,不急功近利,始 终以一种平和心态来面对股市,宠辱不惊 三、总结 综上所述,融资融券交易在增加获利可能的同时,也放大 了与此相关的各项风险可能性,比如杠杆风险和强制平仓风 险。一旦杠杆原理应用不当,将会给投资者造不可弥补的损失。 建议投资者认真了解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选择恰当的理 财产品,从而获得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投资收益。理 性投资,共创优良投资环境。 参考文献: [1】彭泽烨,融资融券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时代金融. [2]谷文林,孔祥忠,融资融券业务对市场资本流动性的短期影 响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7月号. [3】韩端,融资融券业务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计量研究硕士论文. f41陈思进,专家抛“卖房炒股”论令人匪夷所思 中国经济周 刊,2015.4. (责任编辑:赵媛) 作者简介:肖喜云(1992一),汉族,河南省菏泽市人,辽宁科技大学,学生。曾梅(1974一),汉族,辽宁省辽阳县人,研究生,辽宁科 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