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钻孔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坍孔
原因:泥浆质量不合格、孔内水头不够、砂层钻进过快、护筒埋设质量不合格、 碰撞孔壁 措施:配置合格泥浆、根据地下水位变化提高护筒及孔内水头高度、砂层中钻进控制速度、按要求埋设
护筒、吊装钢筋笼严防撞壁。 钻孔偏斜
原因:钻孔中遇到孤石或探头石、钻头受力不均、钻机不水平或产生沉陷、位移
措施:钻机要安装水平;起重滑轮缘、护筒中心三者应在一条竖直线上,并经常检查校正;地基处理牢
固防止沉陷;倾斜的软、硬地层钻进时,应控制进尺,低速钻进,或回填片石冲平后再钻进。 掉钻落物
原因:卡钻时强提强扭使钢丝绳;冲击钻头合金套灌注质量差致使钢丝绳拔出;钢丝绳、转向套等焊接
处断开;钢丝绳与钻头连接处的绳卡数量不足或松弛;钢丝绳过度陈旧,断丝太多,未及时更换;操作不慎,落入扳手、撬棍等物。
措施:开钻前清除孔内落物,零星铁件可用电磁铁吸取,较大落物和钻具用冲抓锥打捞,然后在护筒口
加盖;经常检查钻具、钢丝绳和联结装置;在冲击锥或其它类型的钻头上预先焊打捞环、打捞杆,或在锥身上围捆几圈钢丝绳。 糊钻和埋钻
原因:冲击钻在粘土层冲击成孔时,由于冲程太大,泥浆粘度过高,钻碴量大,以至钻头被糊住或被埋
住。
措施:清除泥包;调节泥浆的相对密度和粘度;减小冲程适当控制进尺 扩孔和缩孔 原因:
扩孔:地下水呈运动状态,土质松散地层处或钻头摆动过大;
缩孔:钻头焊补不及时;地层中有软塑土),遇水膨胀后使孔径缩小。
措施:使用失水率小的优质泥浆护壁并须快速钻进并复钻;及时修补磨损的钻头;卷扬机吊住钻头上下、
左右反复扫孔。 梅花孔
原因:冲锥不转动,总在一个方向上下冲击;操作时钢丝绳太松或冲程太小,钻头刚提起又落下,钻头
转动时间不充分或转动很小,改换不了冲击位置;在非匀质地层出现探头石,造成局部孔壁凸进,
1
成孔不圆。
措施:经常检查转动装置的灵活性,及时修理或更换失灵的转向装置;选用适当粘度和相对密度的泥浆;
用低冲程时,每冲击一段换用高一些的冲程冲击,交替冲击修整孔形;出现梅花孔后,可用片、卵石混合粘土回填重钻。 卡锥
原因:钻孔形成梅花形;未及时焊补钻头,钻孔直径逐渐变小,而焊补后的钻头大了,又用高冲程猛击;
伸入孔内不大的探头石未被打碎,卡住锥脚或锥顶;孔口掉下石块或其它物件;在粘土层中冲程太高,泥浆太稠,钻头被吸住;大绳松放太多,钻头倾倒,顶住孔壁。
措施:钻头向下活动至孔径较大方向提起钻头;松钢丝绳,使钻头转动一个角度;上下、左右摆动钻头
使之松动;压缩空气管或高压水管下入孔内,对准钻头一侧或吸锥处适当冲射,使卡点松动后强行提出;专用工具将顶住孔壁的钻头拔正;爆破震松卡钻钻头后提出。 钻杆折端和钻孔漏浆 发生漏浆时调整护筒内外压力差,加大泥浆浓度,向孔内投入粘土块和小石冲击堵漏。 二、灌注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导管进水
原因:首批砼储量不足,或虽然砼储量已够,但导管底口距孔底的间距太大,砼下落后不能埋设导管底
口;导管提升过猛,或测深出错,导管底口超出原砼面;导管接头不严,接头间橡皮垫被导管高压气囊挤开,或焊缝破裂。
措施:立即将导管提出,将散落在孔底的砼拌和物通过泥石泵吸出或者用空气吸泥机吸出。必要时需将
钢筋笼提出采取复钻清除。然后重新下放钢筋骨架,导管并投入足够储量的首批砼,重新灌注。 卡管 原因:砼坍落度过小、流动性差、泌水、离析、水泥浆流失粗骨料集中;砼在导管内停留时间过久 措施:长杆冲捣管内砼,用吊绳抖动导管,或在导管上安装附着式振动器等使隔水栓下落;灌注前应仔细检修灌注机械,并备用机械,发生故障时立即调换备用机械;同时采取措施,加快灌注速度,必要时,可在首批砼中掺入缓凝剂,以延缓砼的初凝时间。 埋管
原因:导管埋入砼过深,或导管内外砼已初凝使导管与砼间摩阻力过大,或因提管过猛将导管拉断 措施:严格控制导管埋深一般不得超过2m~6m,在导管上端安装附着式振捣器,拔管前或停灌时间较
长时,均应适当振捣,使导管周围的砼不致过早初凝。 钢筋笼上浮
原因:导管上拔、导管钩挂钢筋;混凝土表面接近钢筋笼底口,导管底口在钢筋笼底口以下3m至以上
1m时,混凝土浇注的速度过快
措施:钢筋笼上端主钢筋焊固在钢护筒上或在钢筋笼上口增加压重;在孔底设置直径不小于主筋的1~
2
2道加强环形筋,并以适当数量的牵引筋牢固地焊接于钢筋笼底部。凝土到达钢筋笼底标高位置时的操作:可放慢浇注速度,当砼面超过钢筋笼底2m左右,应减少导管埋深,使导管底口处于钢筋笼底口附近,并加快浇注速度,以增加钢筋笼的埋深;当砼面高于钢筋笼底2~4m后即可正常浇注
灌注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灌短桩头 保护层不够 桩身夹泥断桩
原因:导管堵塞后疏通再灌;计算导管出错或盲目提升导管;浇注时间过长;导管接头渗漏;混凝土中
断时间过长;
措施:准确控制导管埋置深度;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控制混凝土指标;机械设备状况良好,要有备用设备;
检查处理导管缺陷;尽快提高混凝土灌注速度。
2008.4.12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