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综合

来源:小奈知识网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综

: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Company Document number

五、论述题

1.试述仓库规划目标以及合理布置的要求。 答:仓库规划目标:

①空间利用最大化。②设备利用最大化。③劳动力利用最大化。④所有物料最容易接近。⑤所有物料得到最好的保护。

仓库内合理布置的要求如下:

①应该按照仓库作业的顺序作出布置,便于提高作业效率。②缩短货物与人员移动距离,节约仓库空间,也便于提高生产效率。③应便于仓库各种设施、各种搬运和储存设备、各种机具都能充分发挥效率。④充分利用仓库的空间,提高仓库利用率。⑤保证仓库安全,要符合防火、防水、防盗和防爆的各种要求。 2.试论DRP和MRP的关系。

答:DRP和MRP一样都是需求管理的一部分,不同的是,DRP是由顾客的需求所决定,企业无法或者很少能加以控制;而MRP是生产计划所决定的,生产计划是由企业决定和控制的。从库存管理的角度来考虑,制造和装配之前的库存管理是由MRP进行的,而一旦制成品到了工厂的仓库,就由DRP来管理存货了。 3.试述SLP法中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的具体步骤。

答:1、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的绘制:首先对用对应的物流分析方法对实际设施间的物流量进行统计,然后根据划分的物流强度等级绘制出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

2、作业单位非物流关系相关表的构造:根据经验也就是定性分析确定作业单位非物流相互关系密切程度后,利用与物流相关表相似的表格形式,建立非物流相互关系表。

3、建立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首先是确定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的相对重要性(加权取值)。然后,根据作业单位对之间物流强度等级和非物流密切程度等级的高低进行量化,并对量化的结果加权求和,求出综合相互关系。最后对综合计算结果经过等级划分,建立与物流相互关系表相似的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 4.试从系统整合方面论述物料搬运系统的原则。

答:(1)指导原则:在进行计划之前,应对问题本质彻底研究,以便明了现有的解决方法为何在经济上和实务上有何限制,同时可建立未来的需求内容和设计目标。 (2)计划原则:制定一个整体计划,应包括基本需求内容、方案的选择范围,以及对所有物料搬运和储存活动的权宜考虑。

(3)系统原则:规划内容应整合实务上的所有搬运活动,包括从供应商、验收、储存、生产、检验、包装、仓储、送货、运输至客户等不同端点的搬运活动。 (4)流程原则:将搬运和储存作业中的实体物料流程与信息相互整合。 5.用流程图的形式叙述系统布置设计中总体区划的过程。

输入数据(P、Q、P—Q、R、S、T) 1、物流 3、物流—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图 2、作业单位的相互关系 分析

4、必要面积 6、面积相互关系 5、可用面积 7、修正条件 8、实际制约 寻优

9、拟定几种布置 选择

10、评价

6.试述场址选择的步骤及主要内容。

答:通常将大型工业设施的场址选择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地区选择阶段和具体地点的选择阶段。

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选址目标提出要求,并提出所需要的技术经济指标。 地区选择阶段主要为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对候选地区作分析比较,提出对地区选择的初步意见。

在具体地点选择阶段,要对地区内若干候选地址进行深入调查和勘测,查阅当地有关气象、地质等部门历史统计资料,收集当地的各种经济资料,经研究和比较后提出数个候选场址。

7.试用流程图的形式叙述物料搬运系统设计的过程。 8.试论供应链中物流管理的目标以及该目标要解决的问题。

答:在供应链中物流管理的目标是:及时在正确的地点按照客户合理的质量要求,交付客户满意的商品。

该目标要解决三个具体问题:客户需求的商品或服务的等级;提高运作效率和降低物流费用的程度;减少整个供应链的库存量和通过供应链管理可以将信息迅速从顾客需求一直传递到原材料供应商,因此可以很快作出计划付诸实施。 9.为什么说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答:物流被称为继劳动力、自然资源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而保证这一利润源泉实现的关键是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物流成本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物流企业运营成本在所统计的国家中最高,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为%、%、%、%,我国大陆地区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为%,香港为%,台湾为%。

导致我国物流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物流企业基础设施落后。宏观上,国家财政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不够,物流基础设施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交通运输矛盾日益突出,物流产业一直缺乏现代运输及物流配送的网络技术系统;与发达国家相比,货运的空载率高达60%,仓储量则是美国的5倍;现行国家增值税税收政策不允许企业抵扣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制约了物流企业固定资产更新需求,加大了物流企业税负;同时,物流基础建设布局不合理,54%分布在东部,30%分布在中部,16%分布在西部,这也是物流运输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微观上,我国物流行业内部设施落后,大多数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建或配置的,大部分已陈旧或老化,装卸搬运机械化水平低,难以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物流企业基础设施落后,导致物流行业运输效率低下,企业运输和仓储现代化水平不高,专业操作程度低。

10.你认为一个制造企业在什么时机需要用设施规划的技术 答:主要出于以下几种情况的需要:

(1)企业为发展生产经营需要形成新的生产能力而建设新的设施。

(2)企业由于改变产品结构或增加新的产品,在原有设施基础上进行扩建等。 (3)由于城乡规划,进行设施的搬迁。

(4)由于生产工艺落后,设备陈旧等原因,需要对现有设施进行技术改造。 (5)由于环境污染,需要对现有设施进行改造或搬迁。 11.搬运活动一览表包含哪些资料

答:(1)列出所有路线,并排出每条路线的方向、距离和具体情况; (2)列出所有的物料类别;

(3)列出各项移动(每类物料在每条路线上的移动),包括:物流量(每小时若干吨,每周若干件,等);运输工作量(每周若干吨,每天若干磅,每天英尺等);搬运活动的具体情况(编号说明);各项搬运活动相对重要性等级(用元音字母或颜色标定,或两者都用)。

(4)列出各条路线,包括:总的物流量及每类物料的物流量;总的运输工作量及每类物料的运输工作量;每条路线的相对重要性等级(用元音字母或颜色标定,或两者都用)。

(5)列出每类物料,包括:总的物流量及每条路线的物流量;总的运输工作量及每条路线的运输工作量;每类物料的相对重要性等级(用元音字母或颜色标定,或两者都用)。

(6)在整个搬运分析中,总的物流量和总的运输工作量填在右下角。 (7)其他资料,如每项搬运中的具体件数。

六、计算、案例分析题

1.某市要为废品处理总站选择一个最适用的地点,现有废品处理分站坐落在下列坐标(x,y)上:一分站(40,120),二分站(65,40),三分站(110,90),四分站(10,130)。每月从各分站运往总站的废品数量将为:一分站300车,二分站200车,三分站350车,四分站400车。试用重心法找出总站最好的坐落地点。 解:x=(40×300+65×200+110×350+10×400)/(300+200+350+400)=54,

y=(120×300+40×200+90×350+130×400)/(300+200+350+400)=102

所以处理总站最好的坐标位置应该在(54,102)。

2.某汽车公司,每年需要从A1地运来橡胶,从A2地运来玻璃,从A3地运来发动机,从A4地运来零配件,各地与某城市中心的距离和每年的材料运量如下表,假设城市的中心为原点,各种材料运输费率相同,用中心法确定该公司的合理位置(5分)

A1 A2 A3 A4 X1 Y1 X2 Y2 X3 Y3 X4 Y4 距市中心的坐标距离Km 30 50 80 60 30 20 40 70 2500 1400 1200 3000 年运输量吨 302500801400301200403000解:x=29km

2500140012003000502500601400201200703000Y=31.36km

2500140012003000原材料供应地及其坐标 所以该场址应该选在(29,)Km的位置

3.一台机器工具小制造商意欲迁址,并确定了两个地区以供选择。A地的年固定成本为800000元,可变成本为14000元/台;B地的年固定成本为920000元,可变成本为13000元/台,产品最后售价为17000元/台。 (1)当产量为多少时,两地的总成本相等

(2)当产量处于什么范围时,A地优于B地当产量处于什么范围时,B地优于A地 4.一家制造游艇的公司决定扩大其生产线,但目前的设备不足,不能满足荷载量的增加,公司正在考虑三种方案以解决这个问题:A(增加新地点)、B(转包)、C(扩大

现有工厂)。方法A的固定成本较高,但相应地可变成本较低:固定成本为250000美元/年,可变成本为500美元/艇,转包平均每船的成本是2500美元,扩大现有工厂则耗费50000美元的年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1000美元/艇。 (1)当产量处于什么范围时,设施方案的总成本最低 (2)年预期量为150艏艇时,实施哪种方案总成本最低

5.某鞋业公司有两个工厂F1及F2生产运动鞋供应四个销售点S1、S2、S3、S4四个销售点。由于需求量不断增加,必须另设一个工厂,可供选择的地点是F3、F4,产品的生产费用与运输费用如表所示,试在其中选择一个最佳厂址。

生产费用与运输费用表

至 从 S1 5 运输费用(万元) S2 3 5 5 S3 2 8 S4 3 年产量 (万箱) 生产成本 (万元) 75 70 70 67 F1 F2 F3 F4 年需求量(万箱) 解:由已知条件的表可以看出从F1运到S1的总费用(生产成本加运输费用)为

(75+5=80)万元。依次类推,可分别得到从F1-F4到销售点S1-S4的总费用,所以可以分别得到新厂设在F3和F4的两个运输总费用表。

至 从 F1 F2 F3 年需求

运输费用(万元) S1 80 S2 78 75 S3 77 S4 78 年产量 (万箱)

量(万箱) 至 从 F1 F2 F4 年需求量 Z3=×+×+×+× +77×+78×=(万元) Z4=×+×+72×+× +77×=(万元) Z3<Z4

S1 80 运输费用(万元) S2 78 75 72 S3 77 75 S4 78 年产量 (万箱) 6.某车间的四个备选布置方案评价如下,请选择最优方案。

各 方 案 的 等 级 及 分 数 B C A U O O O O O A I A I U E O O I E O I I I U E E O E E E O D 序号 考虑因素 权数 10 6 5 10 9 8 5 1 2 3 4 5 6 7 服务 管理 扩建可能性 物流 灵活性 投资 额外制造能力 解:

序号 1 2 3 权数 A 10 6 5 各 方 案 的 等 级 及 分 数 B C D 考虑因素 服务 管理 扩建可能U/0 O/1 O/1 I/2 A/4 I/2 I/2 E/3 O/1 E/3 E/3 O/1

4 5 6 7 性 物流 灵活性 投资 额外制造能力 合 计 10 9 8 5 O/1 O/1 O/1 A/4 9 U/0 E/3 O/1 O/1 13 I/2 I/2 I/2 U/0 12 E/3 E/3 E/3 O/1 17 所以,方案D最优。

7.已知某企业零件、重量及其加工工序如下表,加工数量相同,绘制从至表,并计算其效率。 零件 A B C D 解: 1 1 2 3 4 5 6 7 合计 1 1 2 3 4 5 6 7 合计 2 1 2 2 1 4 3 2+3+4 1 3 18 1 4 1+3+4 4 8 5 3+4 5 7 6 2 3 6 8 3 7 1 4 2+3 7 3 8 5 总1 10 3 10 8 7 5 43 总2 19 9 12 10 11 5 66 重量 1 2 3 4 加工工序 1-2-3-4-7 1-3-2-6-7 1-3-4-5-6-7 1-3-4-5-7 效率为:43/66=65%

8.有一机加工车间由车、钻、磨和抛光四个工段组成,各工段的距离从至表(以中心量度)如下表1。该车间主要加工P1、P2、P3、P4四种产品,这四种产品的工艺路线和

每周产量如下表2。假设各产品的加工批量均为25件,试完成以下各问:(1)算出每个工段的物流强度,做出从至表。(2)若每批量产品每米的搬运费用为元,做出物流成本从至表。(3)以物流成本从至表为基础,画出相关图。

表1 距离从至表 单位:米 至 从 A B C D A 9 19 12 23 9 20 B 14 C 19 8 D 10 14 20 表2 产品工艺路线和产量 单位:件 产品 P1 P2 P3 P4 解: (1) 至 从 A B C D (2) 至 从 A B C D (3)

A B 168 C 684 336 336 1560 D A B 2800 C D 工艺路线 ABCD ACD BD BCD 每周产量 200 600 400 500 11400 5600 5600 26000

9.某医院有七个部门,已经绘制了两个从至表,表1表示一般物品的物流量,表2表示药品的物流量,已经确定药品的重要性与一般物品的重要性的比为2:1,试将两个从至表综合为一个作业单位相关图。(物流量级别的分界点为10、20、30) 表1 一般物品的物流量 A B C D E F G A 6 B 36 2 6 C 9 21 2 D 9 6 E 18 F 18 G 30 表2 药品的物流量 A B C D E F G A 5 1 B 8 2 1 C 2 D 1 3 E 1 F 6 2 3 9 G 4 9 解:将药品的物流量乘2后加到一般物品的物流量上,得到总的物流量,将正向物流和反向物流相加,将作业单位对按物流量大小分级如下,最后转化为作业单位相关图。 A B C D E F G A B C D E

A 0 10 0 8 0 0 0 A B 36 0 16 4 4 0 6 B 46 C 0 9 0 0 21 6 0 C 0 25 D 9 2 6 0 0 6 0 D 17 6 6 E 18 0 0 0 0 0 2 E 18 4 21 0 F 12 0 22 6 18 0 0 F 12 0 28 12 18 G 0 38 0 0 0 18 0 G 0 44 0 0 2

F G 作业单位对 A-B B-G C-F B-C C-E A-E E-F F-G A-D A-F D-F B-D C-D B-E A A B C D E F G B A 物流强度 46 44 28 25 21 18 18 18 17 12 12 6 6 4 C U E D I O O 等级 A A E E E I I I I I I O O O E F I I O U E E U I I 18 G U A U U O I 10.某制造厂有7个部门(1、2、3、4、5、6、7)生产六种零件(A、B、C、D、E、F),给出生产路线和月产量如下表所示。(1)计算各作业单位间的物流量;(2)绘制作业单位物流相关图;(3)绘制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4)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部门用圆圈表示。

说明:物流关系等级划分A、E分界点为10,E、I分界点为,I、O分界点为。

生产路线和月产量 部件 A B C D E F

生产路线 1-2-6-7 1-4-3-7 1-3-5-6-7 1-2-4-5-7 1-2-4-3-7 1-3-5-6-7 月产量(t)

11.某零售商对特质绘图纸的需求为每年3000张,订购成本为2000元,存储成本为20%,其上游批发商采用如下表所示的折扣方案。请为该零售商选择经济订货批量。

折扣方案表

订购批量Q/张 0~499 500~1499 1500~10000 价格/元 100 96 解:根据EOQ模型,分别求解3个范围的EOQ值,并分别比较数量折扣范围的上、下限,确定范围内的实际订购量,计算出相应的库存总成本。见下表。 参数 下限 上限 价格/元 初始优化解 实际订购量选择 单位价格/元 库存总成本/元 范围1 0 499 500 312425 范围2 500 1499 310875 范围3 1500 10000 1500 306400 从表中可以看出,最终订购批量应该选择1500个,可以使库存总成本最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