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文言文短篇带翻译合集

来源:小奈知识网
【 导语】⽂⾔⽂是以古汉语⼝语为基础的书⾯语,在远古时代⽂⾔⽂与⼝语的差异微乎其微。现今⽂⾔⽂是中国古代的⼀种书⾯语⾔组成的⽂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语为基础⽽形成的书⾯语。下⾯是⽆忧考分享的⽂⾔⽂短篇带翻译合集。欢迎阅读参考!

1.⽂⾔⽂短篇带翻译合集  爱莲说

  周敦颐〔宋代〕

  ⽔陆草⽊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李唐来,世⼈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甚爱⼀作:盛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

  ⽔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本的花,值得喜爱的⾮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唐朝以来,世上的⼈⼗分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蔓不长枝,⾹⽓远播更加清⾹,笔直洁净地⽴在⽔中。⼈们只能远远地观赏⽽不能靠近赏玩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尚的君⼦。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样的还有什么⼈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了!2.⽂⾔⽂短篇带翻译合集  五柳先⽣传  陶渊明〔魏晋〕

  先⽣不知何许⼈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章⾃娱,颇⽰⼰志。忘怀得失,以此⾃终。

  赞⽈:黔娄之妻有⾔:“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兹若⼈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怀⽒之民欤?葛天⽒之民欤?  译⽂

  五柳先⽣不知道是哪⾥的⼈,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因为他的住宅旁边种着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在⼀字⼀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性喜爱喝酒,家⾥贫穷常常不能得到满⾜。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就⾛。简陋的居室⾥空空荡荡,遮挡不住风⾬和烈⽇,粗布短⾐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和饮⽔的⽔瓢⾥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得。常常写⽂章来⾃娱⾃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上,就这样过完⾃⼰的⼀⽣。

  赞语说:黔娄的妻⼦曾经说过:“不为贫贱⽽忧虑悲伤,不为富贵⽽匆忙追求。”这话⼤概说的就是五柳先⽣这⼀类的⼈吧?⼀边喝酒⼀边作诗,为⾃⼰抱定的志向⽽感到快乐。不知道他是⽆怀⽒时代的⼈呢?还是葛天⽒时代的⼈呢?3.⽂⾔⽂短篇带翻译合集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李⽩〔唐代〕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浮⽣若梦,为欢⼏何?古⼈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块假我以⽂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觞⽽醉⽉。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酒数。(桃花⼀作:桃李)  译⽂

  天地是万物的客舍,光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死⽣的差异,就好像梦与醒的不同,纷纭变换,不可究诘,得到的欢乐,⼜

能有多少呢?古⼈夜间执着⽕炬游玩,实在是有道理啊。况且温和的春天以秀美的景⾊来招引我们,⼤⾃然⼜给我们展现锦绣风光。相聚在桃花飘⾹的花园中,畅叙兄弟间快乐的往事。弟弟们英俊优秀,个个都有谢惠连那样的才情,⽽我作诗吟咏,却惭愧不如谢灵运。清雅的赏玩不曾停⽌,⾼谈阔论⼜转向清⾔雅语。摆开筵席来坐赏名花,快速地传递着酒杯醉倒在⽉光中。没有好诗,怎能抒发⾼雅的情怀?倘若有⼈作诗不成,就要按照当年⽯崇在⾦⾕园宴客赋诗的先例,谁咏不出诗来,罚酒三杯。

4.⽂⾔⽂短篇带翻译合集  诫兄⼦严敦书  马援〔两汉〕

  援兄⼦严、敦,并喜讥议,⽽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吾欲汝曹闻⼈过失,如闻⽗母之名:⽿可得闻,⼝不可得⾔也。好议论⼈长短,妄是⾮正法,此吾所⼤恶也:宁死,不愿闻⼦孙有此⾏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者,施衿结缡,申⽗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

  “龙伯⾼敦厚周慎,⼝⽆择⾔,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之忧,乐⼈之乐,清浊⽆所失。⽗丧致客,数郡毕⾄。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不得,犹为谨敕之⼠,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吾常为寒⼼,是以不愿⼦孙效也。”  译⽂

  我的兄长的⼉⼦马严和马敦,都喜欢讥讽议论别⼈的事,⽽且爱与侠⼠结交。我在前往交趾的途中,写信告诫他们:“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的过失,像听见了⽗母的名字:⽿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喜欢议论别⼈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深恶痛绝的。我宁可死,也不希望⾃⼰的⼦孙有这种⾏为。你们知道我⾮常厌恶这种⾏径,这是我⼀再强调的原因。就像⼥⼉在出嫁前,⽗母⼀再告诫的⼀样,我希望你们不要忘记啊。”

  “龙伯⾼这个⼈敦厚诚实,说的话没有什么可以让⼈指责的。谦约节俭,⼜不失威严。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杜季良这个⼈是个豪侠,很有正义感,把别⼈的忧愁作为⾃⼰的忧愁,把别⼈的快乐作为⾃⼰的快乐,⽆论好的⼈坏的⼈都结交。他的⽗亲去世时,来了很多⼈。我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因为)学习龙伯⾼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正所谓雕刻鸿鹄不成可以像⼀只鹜鸭。⼀旦你们学习杜季良不成功,那就成了纨绔⼦弟。正所谓“画虎不像反像狗了”。到现今杜季良还不知晓,郡⾥的将领们到任就咬⽛切齿地恨他,州郡内的百姓对他的意见很⼤。我时常替他寒⼼,这就是我不希望⼦孙向他学习的原因。”5.⽂⾔⽂短篇带翻译合集  黄⾹温席

  昔汉时黄⾹,江夏⼈也。年⽅九岁,知事亲之理。每当夏⽇炎热,则扇⽗母之帷帐,令枕席清凉,蚊蚋远避,以待亲之安寝;⾄于冬⽇严寒,则以⾝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于是名播京师,号⽈:“天下⽆双,江夏黄⾹”。  译⽂

  汉朝的时候,有⼀个叫黄⾹的⼈,是江夏⼈。年纪才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每当炎炎的夏⽇到来时,黄⾹就⽤扇⼦对着⽗母的帐⼦扇风,让枕头和席⼦更清凉,并使蚊⾍远远地避开黄⾹双亲的帐⼦,让⽗母可以更舒服的睡觉;到了寒冷的冬天,黄⾹就⽤⾃⼰的⾝体让⽗母的被⼦变得温暖,好让⽗母睡起来时觉得暖和。因此,黄⾹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双,江夏黄⾹”。  启⽰

  黄⾹侍奉⽗母亲的故事反映出⼀个孩⼦细致、纯真的孝⼼,是⼀个孩⼦从内⼼深处发⾃内⼼⾃然萌发、激发出来的孝,⼜是出于天性的、并尽⾃⼰的能⼒所能做到的孝⾏,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从⾝边⼀点⼀滴的⼩事做起,孝敬⽗母、关⼼他们。要知道,他们把我们照料成⼤⼈时有多么⾟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